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评论> 国是论 > 正文
告别农民工不是为了告别一个概念
www.fjnet.cn?2009-07-07 15:13? 华商报?来源:华商网-华商报    我来说两句

在深圳市日前召开的就业工作会议上,深圳市市长王荣表示,“农民工”的概念很快就要消失。他说,改革开放初期到城市打工的农民工的下一代再来到深圳,穿的是T恤、牛仔裤,留的是很时尚的发型,他们不能再被称为 “农民工”,他们不会像父辈们回到原来的土地,起码不会每年回去过年。(7月6日《广州日报》)

一提起“农民工”,人们的脑海中就会浮现出穿着过时、灰头土脸等形象。他们在城市里干着最苦最脏最累的活儿却拿着很低的工资,他们建了城里所有的高楼大厦自己却睡在简易房里甚至马路上,他们每年都要像候鸟一样往来于城乡之间……一句话,“农民工”是一个充满辛酸的词汇。如果这个概念真的从现实生活中消失,那将是一件多么令人欣慰的事情。

的确,很多二代农民工开始像城里人一样穿T恤、整发型,甚至逢年过节也不再回老家,但这意味着他们不再是“农民工”了吗?首先,这样的农民工在“二代农民工”中只占较少的一部分,即使是在深圳,肯定也还有很多二代农民工“继承”了上一代的境遇和形象。更重要的是,“穿T恤”等等都只是表面上的变化,并不意味着身份上的嬗变。他们享受不到市民都能享有的社会保障等福利待遇,他们的孩子要在城市上学要交所谓的“借读费”,甚至交钱也没有人收,他们可以在过年的时候不回家,但这并不意味着城市成了他们的家。身份证上的信息明明白白地显示,深圳与他们没有什么关系;而在户籍簿上,他们仍被归于“农业人口”之列……既然还是“农民”,而且还在“打工”,他们不是“农民工”是什么?

早就有人指出,“农民工”的称呼带有歧视的意味,应该废除这个概念。有些地方也早就在称谓上进行了 “革命”,以政府文件的形式明文规定将“农民工”改称“新市民”等等,但这些称呼并没有被社会所认同和接纳。这一方面是因为公众称呼的习惯,更重要的恐怕还是“农民工”的境遇没有得到根本性的改变。

我也希望“农民工”尽快成为历史名词。但这不是一句话的事儿,更不仅仅是一个称谓的问题。我们要告别“农民工”,不是为了告别一个概念,而是为了告别一种歧视,即城乡二元结构所带来的两种身份的制度性差别。如果城乡之间的“鸿沟”仍未被填平,即使户籍管理制度上没有了“城镇人口”与“农业人口”之分,“农民工”的概念也不可能消失。

社会的转型是“全国一盘棋”,并不是某一个城市的事。而以消除城乡二元结构为主要内容的社会转型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因此,现在就说“农民工概念将消失”为时尚早。


相关新闻
视频现场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