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灾减灾不能忽视城市地下

“7·21”的一场特大暴雨,让北京很多小区的地下车库和地下室都变成了“水库”。相比路面上的“水淹万车”来讲,因地库进水使车辆遭到损坏,虽不像地上显得那么扎眼,却也不在少数。媒体报道:在“7·21”那场特大暴雨中,房山、海淀、朝阳等区,都有类似的险情发生;而究其原因,又大都由于防汛准备不足或常年漏水没有得到解决所致。因此,“天灾”在此说为“人祸”,并不为过。

北京多年缺水,令人们对这场大雨应对不足情有可原。但众多地库存在的各种防汛隐患却不可小觑。更有甚者,是北京几乎所有小区都普遍存在的、地下室出租乃至群租的现象,已经到了非集中治理不可的地步。且不说再有类似的险情容易造成人员伤亡,就是平日的消防、治安等问题,瞧着、想着也让人十分担心。对北京地下室的治理,但愿有关部门加强治理并持之以恒,别再像玩猴皮筋似的,松一阵紧一阵了。

没排烟道有毛病别赖农民工

丰台区一两限房被爆雨后室内墙面渗水,且部分户型的厨房没有排烟管道、非承重墙使用空心砖。按说这些质量问题,都应该在房屋验收之前就得到处理,但在首开同心家园小区那些业主那儿,直到自家的房子都开始装修了,一大堆的毛病仍然没有解决。

我真佩服开发商那张嘴,饶是房子的毛病明摆在那儿,居然还铁嘴钢牙不认账,声称“房屋均已验收成功,不存在任何质量问题”。等他好不容易“明白”且承认了房子有质量问题了吧,又一股脑把屎盆子都扣到农民工身上,说什么这可能是工人疏忽所致。我就纳闷,他那儿的农民工怎么就那么有创意,居然能疏忽到把厨房的排烟道都给整没了。

错了就是错了,人不能那么矫情。盖房子应该这样,做人也是如此。

' />
7月21日,北京暴雨成灾,密集的雨点把街道变成了“湖泊”。有家不能回的人们,挤在可以避雨的地方,不安弥漫,莫名恐惧,“城市病”发作,很多人被感染。

第二天,气象部门发出了暴雨蓝色预警,有媒体刊出当天下午空空荡荡的街道照片:宽阔的街道上,只有寥寥车辆疾驰,甚至比SARS时期还少。在这个时候,城市显示出另一幅面孔,它显得有些空荡寂寥。

在此之前,生活在北京的人们已经习惯了拥挤。地铁没有了上下班高峰,每个时刻都塞满了人。春运时众人挤乘火车的画面曾是典型的中国形象,但那种拥挤,在今天许多城市已司空见惯,城市公交可谓“天天是春运”。另外,在医院,在节假日的公园,在特定日期的广场,在每一个招聘会,在大型演出现场,在大多数展会……随处可见的拥挤,让人心浮气躁,争吵打骂天天在发生。

但更多时候,人们还是沉默前行,城市生活的巨大惯性裹挟了太多人。称自己有“密集恐惧症”的都市人越来越多,有隐居梦的人越来越多。看到人群聚集就头晕,成为都市人的逃离借口之一。但恐惧归恐惧,真正离开的人没有多少。相反的是,大城市人口增加的速度一点儿也没放缓。外面的人要进来,里面的人出不去——不是出不去,是没地方可去,离开城市,就意味着失去城市所能给予的机会和保障。

人为何要奔城市而来?因为城市有各种优质的资源,有相对公平的环境,有实现自身价值的条件,有追求梦想的机会……与这些相比,“密集恐惧症”似乎不算什么了。陈丹青曾说,中国人的信仰是“活下去最要紧”。

但是,在人们生发了不仅要活下去而且要活得有质量的念想的时候,对于“密集恐惧症”的抱怨与厌恶就会愈加强烈。

追寻“密集恐惧症”的形成基因,会发现生存本身所存在的一些悖论。我们需要信仰,但却急功近利,在拜佛的时候一拥而上,眼睛里看不到虔诚只有焦灼;我们需要理想,但却不懂得理想是什么,于是才有那么多人把国考和艺考当做出人头地的通道,万人争走独木桥;我们需要理性,但在许多围观事件中,却只有麻木的盲从,会被一个谣言搅得人心惶惶。

社会的畸形发展,为“密集恐惧症患者”群体化扩大提供了最好的温床。密集的劳动力在创造着城市文明,但在城市文明展示它魅力一面的时候,却无情地抛弃了为它输血的人群。制度的藩篱仍然在区分着人与人的差别,制造着种种不平等。但愈是如此,对对岸的渴慕,会让被歧视者愈发强烈地想要跨越障碍享受平等。“密集恐惧症”是人的群体属性的最好体现,有时,人真的宁愿承受群体的拥挤,也不愿忍受被抛弃的孤单。

和城市充满“密集恐惧症患者”相对应的是乡村的寂寥与空荡,这是另外一种性质的恐慌,让我们看到另外一个被“孤独恐惧症患者”所拥有的中国。如何让人与人保持密切的、合作的关系,同时又拥有彼此尊重、不至于冒犯的距离,成为一个像麻绳团一样越解越乱的社会难题。放弃对特权的守卫、人人可以平等对话、可以争取属于自身的生存权利,这才是消解“密集恐惧症”的方法。

有这样一个故事:把斗鱼放到一个鱼缸里,它们会相互厮杀,直到全部死亡;而将它们放养于江河湖海中,每条鱼才会繁衍并拥有自己的家族和幸福的生活。此刻,我们就是被放置到鱼缸中的斗鱼,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冲出鱼缸、跃身投入自己的江河湖海。

回想起7月21日夜,人们开车上街打开双闪,帮助滞留机场的乘客;有人打开家门或经营场所的大门,让陌生人得以休憩,这是城市里少见的一次不设防。当大雨远去,繁忙重现,一切又回到了原来的样子。城市这口沸腾的大锅,一如既往地蒸煮着我们火热的生活,接受在密集的空间里生存,还是大多数人的命运。

' />
北京“7·21暴雨”灾害使数千辆小汽车因为水淹而发动机受损,但当车们主就此向保险公司索赔时,却遭遇拒绝。车主亚明就是其中的一个。(央视网7月29日)

亚明的小汽车购买了“车损险”,但保险公司工作人员讲了两点拒赔原因:一者,保险公司也是要挣钱的;二者,亚明的车只买了“车损险”,没买“涉水险”,而对于这类发动机受损,保险公司是不赔的。记者调查发现,在北京保险市场占有较大份额的人保、平安、太平洋、国寿、阳光、中华、大地等7家都是同一口径。

其实,就在保险合同的格式条款“保险责任”一章中,明确写着赔偿项目包括“暴雨”损失。所谓“车损险”,岂能不包含最严重、最关键的发动机损害的赔偿?可是,众保险公司立刻以合同的“免责条款”予以否决,原来“保险车辆因遭水淹,或涉水行驶,造成发动机损害的”,属于免责范围。

于是,同一家保险公司的格式条款,在“保障责任”条款里规定“车损险”赔偿包括“暴雨”损失,而在“免责范围”中又规定,涉水行驶造成发动机损坏不予赔偿。这简直涉嫌欺诈消费者。

不过,保险公司这种自欺欺人的伎俩肯定难以得逞,因为《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二十四条就明确规定:“经营者不得以格式合同、通知、声明、店堂告示等方式作出对消费者不公平、不合理的规定,或者减轻、免除其损害消费者合法权益应当承担的民事责任”,“格式合同、通知、声明、店堂告示等含有前款所列内容的,其内容无效。”

《合同法》第四十一条更是规定,“对格式条款的理解发生争议的,应当按照通常理解予以解释。对格式条款有两种以上解释的,应当作出不利于提供格式条款一方的解释。”事实上,对格式条款有两种以上的解释,应当优先尊重消费者的解释,此乃各国立法通例。那么,当保险公司的格式条款前后矛盾,按照法律规定,哪种解释对保险公司不利,就应该选择哪一种。因此,保险公司的“解释权”就成一堆垃圾了。

事实上,关于“车损险”拒绝赔偿暴雨损失的官司,全国已发生多起,它们无一不是以保险公司的败诉而告终。昆明的张先生就因为暴雨损坏汽车发动机,修车花去40万元,保险公司拒绝赔偿。经过两审法院判决,保险公司还是承担了40万元的赔偿责任。所以,针对北京“7·21暴雨”灾害,专家建议车主向法院起诉保险公司。

对于上述这种明显违法又普遍存在的车险霸王条款,应该从源头上取缔,消费者协会、国家工商总局特别是保监会,都应该有所作为。

' />
日前,湖南卫视减压励志节目《完美释放》的官方微博中爆出北京暴雨期间“广渠门事件”中遇难者丁志健的妻子邱燕参加节目录制的消息,随后在微博上遭遇了铺天盖地的质疑。有人称,刚刚参加完丈夫的遗体告别式的妻子邱燕到电视上述说不幸,“那她的丈夫也太不幸了”;有人则认为湖南卫视这个以娱乐为主的电视媒体,不应该邀请一个刚刚失去丈夫的女人参加节目录制,为了博得收视率不惜消费苦难太不人道。(《沈阳晚报》7月28日)

“消费苦难”其实一点都不新鲜,比如泰坦尼克号的沉没,百年来一直在被消费。近有好莱坞著名导演卡梅隆的3D《泰坦尼克号》票房大卖,事实上从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到现在,把泰坦尼克号沉没作为主题或者背景的电影就有十几部,有一部《冰海沉船》的黑白片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也曾在我国热映一时。不仅电影关注泰坦尼克号那场灾难,多年来,人们从各个方面都对泰坦尼克号有着特别的兴趣。有开发泰坦尼克号残骸深海游览的,还有建立泰坦尼克号遗物博物馆和制造纪念品的,等等。“消费”苦难的时候,我们也记住了历史。

所以,电视节目邀请遇难者的家属录制节目,我认为本也无可厚非,只要当事人邱燕自己愿意出现在电视节目现场面对聚光灯,大家不妨尊重她的决定。突然遭遇横祸而失去亲人,的确令人痛苦,甚至痛不欲生,这时却突然出现在娱乐化的节目中,也的确叫人感到有点不合时宜。但是,谁也不能要求承受着痛苦的人到哪里都是哭天抢地的样子,我们甚至也不能想当然地认为人家可以把悲伤埋在心底。当我们知道身边有人失去亲人的时候,很多人不仅会给予深切的同情,任他们释放情绪,往往也会给予安慰和鼓励,希望失去亲人的人能够坚强一点。

我想,既然刚刚失去亲人的邱燕答应出现在电视节目的现场,尽管她还未必走出伤痛的阴影,但她勇敢地面对残酷的现实,站到我们面前,那就让我们和她一起“完美释放”吧。即便邱燕笑意灿烂,谁也没有权利给她扣什么道德帽子。遇难者的家属们已经失去了亲人,他们已经承受过无比巨大的痛苦,我们怎能眼睁睁地看着他们继续被压在悲伤之下沉重呻吟?难道有人不希望他们早点恢复幸福快乐的正常生活吗?

虽然悲伤未必会成为往事,但生活还得继续。我们应该尊重遇难者家属的意愿,这也是一种关心一种力量,就让他们“完美释放”一回吧,这可以使他们轻松一点,呼吸自由的空气,对未来的日子也许更有信心。

' />
必须让收费公路承担起最起码的社会责任。

新华社报道,交通运输部新闻发言人何建中26日表示,关于重大节假日期间收费公路免费通行的方案,目前有一些新的进展。据了解,有关部委已经协调一致,方案正按程序报批,批准后将尽快出台实施。

收费公路在节假日免费通行,相关政策的出台应该很快了,这当然是好事。只不过,收费公路拥堵的情况,又何止是节假日期间。比如修补道路,比如高峰时段,“高速公路不高速”几成家常便饭。公众的利益如何得到保障,现有的法律如何得到落实,这些依然都是问题。

特别是7月21日,当北京遭遇61年来最强暴雨时,在救援的紧急时刻,京港澳高速、机场高速等收费站仍继续拦车发卡或收费,引发外界广泛批评质疑。面对指责,高速路管理方却回应称,目前并没有高速路应急停止收费的规定。

且不说这两条高速公路的投资都早已收回,继续不合理收费本身就值得质疑;在极端天气条件下,仍然不愿免费放行,或者关闭分流,那就是置市民生命和财产安全于不顾。或许在一些人看来,暴雨永远大不过暴利。高速公路成为暴雨重灾区,责任固不在收费站;但是纵使水淹轮胎,收费仍旧必须一丝不苟,这样的冷漠最后都归于“没有规定”,当然是说不过去的。

因此,即将出台的收费公路免费通行方案,除了节假日之外,也应该包括极端天气等可能影响到民众生命财产安全的情况。此外,像修补道路、交通事故等影响通行速度的情况,同样应视情况免费通行。

必须让收费公路承担起最起码的社会责任,那就是,收费行为应该公平合理,而且不该危及公民安全和民生利益,不该对突发状况麻木不仁。

□舒圣祥(媒体人)

' />
提升社会整体的防灾能力,一方面需要每一个市民的自觉参与,另一方面,也需要政府更加完善防灾救灾体系。

昨日上午11时左右,北京市委书记郭金龙,市委副书记、代市长王安顺等市领导来到房山区十渡镇,看望受灾群众,部署救灾善后和防汛工作,并与当地群众一起向“7·21”特大自然灾害遇难者默哀1分钟。

在向灾害死难者默哀后,郭金龙说:“特大自然灾害给我们的教训异常深刻,在灾害面前,我们的规划建设、基础设施、应急管理都暴露出许多问题。我们必须深刻反思,永远铭记这个教训,不断地加强和改进我们的工作,使我们的规划建设更科学、更符合自然规律;使我们的各项工作更加以人为本,并确保这样的灾难不再重现。”

“7·21”暴雨给北京带来的伤害,超乎人们的想象。7月26日晚,北京公布了遇难者人数和名单,从名单中可以看出,遇难者主要集中在房山等郊区,大多数遇难者死于突如其来的洪灾。

诚如郭金龙书记所言,这场特大自然灾害的教训异常深刻,值得我们永远铭记。而将“7·21”的教训铭记于心,最好的体现就是,从政府到民间,尽快提升北京的防灾能力。

从目前情况看,这场特大自然灾害已暴露出了一系列问题。

首先是整体防灾意识的薄弱,近些年来,在房山等一些远郊区县,均有占用河道搞农家乐经济开发的现象;在永定河、温榆河,竟然出现多家高尔夫球场。

另外,快速的城市建设与防洪规划、排水设施落后之间的矛盾也比较突出。而灾害应对能力也存在“十根手指,不一般长短”的现象。这场暴雨也暴露出民众防灾自救意识的不足。很多民众不知道如何在车内自救逃生,有些民众甚至缺乏雨天不在大树下避雨、房屋浸水不使用电器等常识。

事实上,在这场61年以来最大的暴雨中,公众也看到,一些区县和镇村“零伤亡”。这当然不应仅仅归结于幸运,而是他们平时就有较强的防灾意识,并且针对可能发生的地质灾害进行了治理。

门头沟区的秋坡村就存在地质灾害威胁。今年6月,门头沟决定把秋坡村整体搬迁,彻底解决泥石流隐患。7月20日,该村刚刚整体搬迁完毕,就此躲过一劫。房山周口店镇黄山店村也是全村零伤亡,这得益于,该村一个月前刚刚举行过一场防汛演练。

这些经验值得好好总结推广。提升社会整体的防灾和应对能力,一方面需要每一个市民的自觉参与,平时就注重各种防灾、自救知识与能力的积累,另一方面,也需要政府更加完善防灾救灾体系。

在救灾、善后工作告一段落之后,有关方面,也应该对相关单位进行调查,该问责的就问责,该纠改的就纠改。灾后重建,也需要尊重自然规律,科学规划,解决发展旅游等与防汛的冲突。当然,更重要的是,进一步加大财政投入,提高城市基础设施水平,完善防灾救灾体系,提高全民防灾意识。

在时间的河流上,“7·21”正在远去,在这个城市的记忆里,“7·21”将会永远被铭记。希望,以“7·21”为鉴,从政府到民间,均有所行动,让这个城市的防灾能力全面升级。

' />
66个遇难者的名字,他们的身份年龄、遇难情形,被详细公布出来,被无数陌生人一一念出声来,此刻,我们所能感受到的,是生命的重量,是灾难的痛苦,也是一次极其可贵的进步。

尽管,对遇难者家属来说,名单的公布永远无法抹去他们的悲伤;对失踪者家属来说,他们最不愿看到亲友的名字出现在以后的名单里,但是,以怎样的方式纪念这些逝去的生命,既是对死者的祭悼,更是对生者的告慰,呈现人们对生命的态度。

那些逝去的生命,不再只是冷冰冰的符号,蜷缩在抽象的数字中。那些曾经鲜活的生命,像我你一样存在过、生活过,体验过生命的美好,也遭遇过生活的烦恼。他们就是我们的妻子、丈夫、父亲、儿子、同事、兄弟……但那么一个暴风雨,他们无辜而无助地离开了我们,因为大自然的无情,也因为我们一起栖息的这个地方,还存在这样那样的不完善与脆弱。

也因此,对遇难者的尊重,往往被视作衡量一个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尺。它不仅能够体现出政府的信息公开透明,有效阻止谣言的产生和危害,更重要的是,它使平凡而普通的个体,得到了生命中最后的、也是应有的尊重。这生命的代价警示我们:无论国家和个人,需要去做好我们必须做的,最大限度减少种种不幸。

虽然,我们还不习惯把那些遇难者的名单公布出来,那些在矿难中、火灾中、地震中、车祸中逝去的生命,还只能是数字。但汶川地震后,我们的国旗已经为遇难者而降;那么,北京“7·21”灾害的这份遇难者详细名单,能否也开启一个示范,让“公布遇难者名单”从此成为“以人为本”的实践典范,更成为政府的一种责任与义务。

' />
不发灾难财小伙好样的

发灾难财是不义的,是趁火打劫,是向受灾百姓的伤口上撒盐。而在受灾严重的野三坡,记者发现了这样一位厚道的年轻人,他在三坡镇下庄村卖米粥,一大碗一元钱,原价售卖。当记者问“东西这么缺,又不愁卖,怎么不考虑涨点?”小伙子说,“我可能不是个好人,做买卖也会坑人,但现在是遭灾时候,涨价那是发国难财!”

眼下有一档叫做《中国好声音》的节目很火,这位小伙子也许没有动听的歌喉,没有迷人的声音,但在我看来,“涨价那是发国难财!”就是中国好声音,它是那么悦耳,那么有分量。因为,这种声音里有道德、有责任、有坚守。平心而论,由于东西稀缺,适当地涨点价别人不会说三道四,而这个小伙子坚持原价售卖,体现了一种向上的力量,也称得上是用实际行动抗灾。

诗人说,“在自然界的力量面前,我们可恃的是人性的温暖。”天灾固然可怕,但人性葆有温度,多一些良知和坚守,我们就多了抗灾的勇气。

设立积水线守卫生命线

“宜未雨而绸缪,毋临渴而掘井”,这是说做事要有准备,早准备,准备好。正所谓有备才能无患,现在我们可以在现实中找到例证。25日下午4点开始,针对“7·21”暴雨中越野车主溺亡的广渠门桥,排水、市政、公安等上百名人员聚集桥下应对暴雨,桥下还设立了积水水位线。

小小的积水线,实际上就是责任线。因为责任,职能部门守在桥下待命;因为责任,工作人员设立了两种积水线,一是黄色警示线,一是红色警戒线。积水线也是生命线,无论是行人还是司机,把积水线当做不可触碰的红线,不涉险而过,才能确保生命无忧。

有学者认为,像北京这样的大城市,条件允许的话,应考虑极限压力下的城市排水系统设计,提高安全红线。无论设立积水线还是要提高安全红线,都是痛定思痛后的深刻认识,也是着力实现的制度性安排。天灾猛于虎,但早作准备、应对及时,就能最大程度减少损失。

洪水太无情有爱就有家

一场突如其来的洪灾,让几多房屋良田毁于一旦。对不少人来说,失去了家园,犹如失去了归宿。张坊镇南白岱村有位90岁的老人,非要回到被洪水冲倒的老房子里。因为她在那里度过了人生的70多个年头,结婚、生子、送走老伴儿。一场暴雨,让这个充满回忆的地方变成废墟。

我们很理解老人的心情,中国人安土重迁,特别是老人,对蘸满记忆的一草一木充满感情,何况这是盛满了70年芳华与沧桑的老屋?好在,已有人在帮老人修房,以平复她心中的伤痕。

值得一提的是,安置房山受灾百姓的临时板房,预计10天后即8月5日即可入住。这速度够快的!快的背后,是爱与责任,是为了让受灾百姓早日有个栖身之所、安心之地。

有爱就有家,有家就有希望。无论是修复老屋还是建设新房,都不只是单纯的修和建,更是慰藉百姓、安抚人心。

' />
我们也许无法消除灾害,但我们可以让灾害带来的损失尽可能降低,让灾害击破的防御漏洞彻底补上。

26日晚,北京通报了“7·21”特大自然灾害遇难人员情况,死亡人数由几天前的37人上升至77人,并公布了已确认身份的66名遇难者名单,其他11名遇难者身份仍在确认中。

这些冰冷的数字背后,都是鲜活的生命已然无可挽回的悲伤。每一位罹难者的背后,都是一个家庭的失爱。我们向罹难者致哀,祈愿他们在天堂里安息。我们向遇难者家属致意,唯愿他们节哀顺变,努力拨开心灵的阴霾让生活尽可能回温。

从遇难者遗体发现的地区分布看,五环路以内6人,其中核心城区1人,其余均集中在远郊乡镇,特别是山区,其中尤以房山区为最,达到38人。而房山区正是本次特大自然灾害的重灾区,局部降雨量接近500年一遇,造成积水、山洪和泥石流三种自然灾害。这一情况表明,暴雨袭击的灾情越大,带来的生命伤害就越大。

在大自然面前,生命往往是脆弱的。在特大灾难袭来时,生命往往不堪一击。然而,生命又是极其坚强的存在。灾难摧不垮生命的意志,也摧不毁血肉相连的生命共同体。暴雨袭来时,从城区的守望相助,到郊区的自救互救,从那些在抢险救援中因公殉职的遇难者,到那些尽可能帮他人一把的陌生人,再到灾区群众从头再建新家园,都莫不展现了灾难面前生命的韧力。

在此次发布会上,北京市防汛抗旱指挥部新闻发言人表示,要认真总结反思,汲取教训,全力做好善后工作,不断提高防灾抗灾水平。这展现的正是面对灾害时人的能动性和主动性,是人们在灾难教训中的一种价值坚守和智慧提升。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可以说,我们也许无法消除灾害,但我们可以让灾害带来的损失尽可能降低,让灾害击破的防御漏洞彻底补上。

我们决不热爱灾害,也决不热衷做错事。但是,如果汲取了灾害教训,我们就会更快进步。如果从错误中发现了原因,我们就能确定正确的边界。我们常说,在灾难中失去的,必将在进步中得到补偿。这个补偿的前提就是直面灾难和问题,这个补偿的关键就是“总结反思、汲取教训”,这个补偿的机能就是“自我审视、自我提升”的能力。

每一次灾害,都会带来悲伤,也都揭示了防灾的路径、开启着进步的曙光。“7·21”特大自然灾害让77条生命罹难,但我们深信,这些生命的代价,必将在北京的发展进步中得到补偿,必将在建设中国特色世界城市中浇灌出美丽的花朵。

' />
不抛弃、不放弃,这既是一个承诺,也是尊重生命原则的必然要求。无论是搜寻救援,还是善后重建,都有必要把这一理念摆在首位。

据最新通报,北京暴雨目前造成77人遇难。

在这悲痛时刻,必须清醒意识到,防汛抗灾工作仍未结束,相关善后任务仍非常艰巨。北京市防汛抗旱指挥部新闻发言人表示,目前对受灾现场的搜寻工作已基本完成,遇难者人数不会再有大的增加,“但我们不放弃搜寻”。这意味着,在接下来一段时间,搜寻幸存者与遇难人员仍是防汛抗灾的工作之一。

不抛弃、不放弃,这是抗灾救援的首要原则,也是尊重生命、关怀生命的必要手段。哪怕暴雨已经结束,哪怕一时没有接到失踪人员报告,也要坚持对受灾地区进行搜寻,决不让任何幸存者失去救助机会,决不让遇难者遗体流落荒郊野外。只有这样,才能让公众感到放心,让灾区人民感到安慰。

还记得去年“7·23”铁路交通事故中,在生命探测仪显示“没有生命迹象”的情况下,相关救援人员仍坚持原地清理车厢。这样的坚持,最终挽救了小伊伊。在以往大灾难中,超过72小时最佳救援时机仍发现幸存者的例子也不罕见。这场暴雨的重灾区之一在远郊山区,有的地方还发生山洪泥石流,这意味着要花更多时间、更大力气进行搜寻,才可能尽全力挽救生命,找到遇难者遗体。

尊重生命,永远把群众生命安全放在首位,这是政府工作的核心理念。这场暴雨给城市带来了灾害,给群众生命安全造成威胁和损失。只有把尊重生命的理念贯穿始终,才能更好地进行防汛抗灾工作,才能尽最大力量减少人员伤亡,也才能更有效率地展开善后与灾后重建。特别是,一些远郊区乡镇遭受严重破坏,在善后与重建过程中,还须坚持以人为本、生命至上的理念,以更好地防范灾害,保障生命安全。

这场暴雨给城市建设与管理带来了严峻考验。相关新闻发言人表示,要认真总结反思,汲取教训,全力做好善后工作,不断提高防灾抗灾水平。努力提高防灾抗灾水平,也要把生命放在首位,在城市规划建设与管理中更加注重人性化,更加关注每个细节。保障和改善民生是经济发展的根本目的,也是城市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这意味着,全力保障百姓生命安全乃一个城市的底线原则,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容忽视。

这场暴雨结束了,但搜寻工作还不到说结束的时候。不抛弃、不放弃,这既是一个承诺,也是尊重生命原则的必然要求。无论是搜寻救援,还是善后重建,都有必要把这一理念摆在首位。

' />
21日北京暴雨,使京港澳高速一路段成重灾区,多车被淹,多人生命受威胁。险情发生之后,附近工地的100多名农民工兄弟,立即奔到现场。大雨中,他们抛下救生圈,结起绳索,为被困的人们,搭起了一条生命线。那个雨夜,在积水中,浮起了一群可爱可敬的面孔。(7月26日中国广播网)

农民工兄弟见义勇为施以援手,让人感动,可更击中我们心底的,是他们的一句话。施工队长杜金荣说,这个里头我最感动的是什么事呢?被救的人呐,陆陆续续往桥上背的时候,有一个男的就说了一声“谢谢”,后面的人也跟着说“谢谢,谢谢”。他说声“谢谢”的时候,我们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感觉,好像我们这么做得到了别人的认同。

救了别人,别人说了一句“谢谢”,救人者却被这声“谢谢”深深地感动——多么纯朴的农民工兄弟!此情此景,这个简单的感动,在感动了我们的同时,也让我们的心有一种被牵动和撕扯的痛感,脸上火辣辣的,心里充满羞愧。

一声“谢谢”就感动了农民工,与另一条新闻联系起来看,更有一种直抵人心的力量。在京港澳高速受灾最严重的南岗洼路段,农民工兄弟用30个救生圈、麻绳救了上百名被困危在旦夕的游客,当获救者自发凑钱近万元向他们表示感谢时,他们拒收了。

他们救了被困者的命,被救者说一声“谢谢”,这是多么天经地义的事。这一声“谢谢”为什么感动了农民工兄弟呢?他们的感动是发自内心的,纯朴的,但其中却隐藏着很多让人心酸和羞愧的信息。

前段时间发生的一件事,让人心里堵得慌:某地一个年轻人,为救落水的一家人牺牲了自己的生命,可面对英雄冰冷的尸体,获救者上岸后一句“谢谢”没说就离开了,被指责后甚至甩下一句冷血的“关我屁事”。这种冷血的行为,也许只是极端个案,却也让当下某些人缺乏感恩之心的现实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出来。

西安一位见义勇为者,曾经固执地向冷漠的被救者讨一声“谢谢”。让人尴尬的“讨一声谢谢”,背后是感恩文明的缺失。面对一声少见的“谢谢”,农民工兄弟所以感动了。

当然,感动的背后,更暴露出这个群体在这座城市中缺乏认同和尊重,以至不经意间一句“谢谢”就让他们满足了。他们为这座城市盖了无数的房子,却享受不到保障房的资格;拿最低的工资、干最脏最累的活儿,承受日晒雨淋,却无法享受到市民待遇;他们总是蹲着吃完每一餐饭,这种姿势象征着他们卑微地生存在繁华的都市,顶着带有歧视意味的名字,承受着歧视的目光。这种隔膜下,一声“谢谢”,就让他们感动了,感受到了认同。

前段时间,搜狐网组织请农民工兄弟吃过一顿饭,在与他们聊天的过程中,我也感受到了这种割裂和隔膜——看着他们在席间局促和拘谨,那么惶恐不安,我很难受。“请农民工吃顿饭”只是一种形式,社会群体之间需要这种融合的方式。

这样的感动,并不是简单的,而是卑微的。这一声感动,让那些歧视过和正在歧视这个群体的人,羞愧得无地自容。“感动”留在农民工心中,耳光打在一些人脸上。很多人欠农民工兄弟的,不仅是一声“谢谢”,更是起码的尊重。而我们的国家、我们的城市,一直缺一声对农民工兄弟的“谢谢”。

' />
在自然灾害面前,生存的希望和机会,总是会青睐有准备的人。

北京暴雨重灾区之一的房山周口店镇黄山店村,7·21暴雨当天,由于预警及时、疏散有序,全村1500多人无一伤亡。奥妙在于,这个村子每年都会进行防汛演练,就在暴雨来袭前一个月刚刚举行过一次。(7月26日《新京报》)

尽管雨来得突然,但从村干部到村民都早有准备,前者知道怎样传达、组织、检查遗漏和安置,后者知道什么时候该撤,该怎么撤、往哪里撤,可想而知,倘事先没有这样的训练和安排,大难临头时会是怎样的一番光景。

在自然灾害面前,生存的希望和机会,总是会青睐有准备的人。客观地说,任何一个地方的政府,都不希望天灾降临时出现大量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的状况,也希望自己处变得宜,调度得法,避免大的损失。但应变所需要的冷静头脑、缜密思考和临机处置的判断力、魄力,都绝不是天生的,平时反复的演练,是提升上述必备能力的关键。2009年著名的纽约客机迫降河中、全体乘客生还的奇迹,机长拥有丰富经验并受过完整危机处理训练,被认为是最关键原因。“处突”演练之必要,由此可见一斑。

不可否认,中国各城市的防汛设施、标准存在许多不足、隐患,类似黄山店这样的远郊山村问题就更多,加强“硬件”建设,提高防汛能力,固然是解决问题的根本途径,但一来需要时间和资金,二来百密终有一疏,即便再完善的设施也不可能没有漏洞。平时反复进行防灾演练,可以及时发现漏洞和隐患,调整应急处置的方法、思路,这总比灾害临头再匆匆“堵口子”要保险得多。

不仅如此,定期举行全民防灾演练,还能潜移默化地在民众中普及防灾避险知识,从而使公众具备一定的防灾、避险和自救常识,减少不必要的损失。

事实上,灾害中的许多生命损失,都可归咎于错误的应急选择,如汽车被淹没后不知如何打开门窗、高层建筑着火后选择跳楼或乘电梯逃生、在撤离、疏散时因不讲秩序而导致混乱,造成伤亡,等等。公众养成良好的“处突”习惯,也有利于救援行动更快更有效率的进行。

目前,我国的很多学校有一些演练的项目,类似的演练费时、费钱、费力,且容易流于形式,但即便如此也仍然是有效的。许多资料都显示,民航飞机空中出现异常状况时,乘务员、乘客是否系好安全带、能否在提示下及时戴上氧气面罩,应急离机时能否“守规矩”,人员损失情况会大相径庭,而在那些成功脱险的范例中,乘客、机组人员无不受益于看似“例行公事”的应急演练,包括起飞前短短几分钟的安全提示。

在防汛、防灾“硬件”提升需假以时日的情况下,定期组织、参加防灾演练可在很大程度上弥补其不足,即便日后“硬件”完善,这样的演练也能让城市的管理者和市民熟悉“硬件”功能,掌握更多逃生、自救知识,是有益的、必要的。

□陶短房(学者)

' />
几次预警失误所带来的不便,恰恰是保证人们生命财产绝对安全所必须付出的成本。

北京气象部门25日发布暴雨蓝色预警,称午后北京可能迎来新一轮强降雨,不排除个别区域出现暴雨。预警发出后,消防、排水部门等严阵待命,并堆积沙袋防汛减灾。由于此次暴雨蓝色预警首次通过短信向市民大范围发布,一时间,全城躲雨似“空城”,许多机构提前下班,让员工尽可能避开大雨,公交地铁高峰期间客流锐减,往日拥堵的街道车辆变得稀少,一些餐馆酒店门可罗雀。然而,这场强降雨并没有“如约而至”。

“全城躲雨”,结果却是虚惊一场,许多人对此难以接受,在网络上,一些对这次不成功预警的质疑、批评、调侃之声不绝于耳。这些态度很不可取。

在科技昌明的今天,尽管气象预报技术已经发展到一个很高的水平,但是,要做到百分之百地精准预报,事实上还没有哪个国家能做到。面对天灾的变化莫测,我们灾难的应急,有时必须付出审慎的代价。类似这种暴雨等极端天气的预警,在世界许多地方都存在,而预测不够精准,也是时有的事。

例如,在香港,天文台与传媒高度配合,每逢天气异常,电视台、广播、网站等,都会把最新的天气资讯摆放在显眼位置;地铁、商场、住宅小区、医院等公共场所,都会悬挂标准化的天气预警级别。尽管常有人抱怨天文台发布的预警是“虚惊一场”,但香港市民普遍把天文台的预警“当回事儿”。

很多地方的民众之所以对气象预警失误有颗平常心,显然是看到,与灾难带来的惨重代价相比,几次预警失误所带来的生活不便其实算不上什么,这样的失误,恰恰是保证人们生命财产绝对安全所必须付出的成本。

此次无论是气象部门通过短信大范围预警,还是消防、排水部门在预警并非最高级别下严阵以待,单位让员工提前下班避雨,都是尊重生命的进步。天灾,事前完全没有人可以说得准,“有备无患”总比“有患无备”好。

另外,也应看到,“全城躲雨”也说明,社会的防灾意识提高了。当天,很多企业表示只要不影响工作,员工可以回家办公,或者主动放假,让员工提前回家。很多市民也取消了晚上的社交活动,一些酒店门庭冷落。有这样的一种“全城戒备”状态,恐怕真的有大暴雨降临,也不会给大家带来多少影响。

不过,这次并不多见的“全城躲雨”,与大家刚刚经历了一场61年最大暴雨有关。当灾害记忆慢慢褪色,无论政府部门、企业单位,还是普通市民,是否还能这样谨慎应对?才是值得关注的事情。要保证“全城躲雨”成为常态,需要一整套完整的机制,什么级别的预警,处于社会不同位置的人该有怎样的应对,要有相对固定的预案。这有待政府和市民一起探索和完善,而不能每次都“跟着感觉走”。

□新京报评论员 于平

' />
每一个名字,都有生命的重量。最好的悼念方式,是在灾难中警醒。从一场防灾演练开始,从拓宽一条下水道开始,让生活更有保障,让生命更有尊严!

昨晚,北京“7·21”特大自然灾害遇难者详情公布。灾害已造成77人死亡,其中66人已确认身份。已经确认身份的66名遇难者中,包括在抢险救援中因公殉职的5人。另61名遇难者的姓名、年龄、遇难地点和死亡原因等,也已经一并公布。

市防汛抗旱指挥部表示,之所以昨晚才公布遇难者人数,是由于暴雨引发山洪泥石流,给遇难者搜寻工作带来极大困难,遇难者身份确认也需要经过反复调查、核实。当然,有关部门还是“不放弃搜寻”。

所有的遇难者原本和你我一样,或平淡或精彩地生活在这个城市,但此刻他们已经永远离开。随着人数和姓名等情况的公布,他们的亲友会被再次唤醒沉痛的记忆,而人们也将从这些原本鲜活的名单中,感悟生命曾有过的温度和精彩,铭记灾难的无情。

这些遇难者名单中,有不幸蒙难的普通市民、外来务工者,也有在救援中牺牲的基层干部,但不论是谁,想必都曾有过疼痛与幸福,有过奋斗与彷徨,都是一个无价的生命。任何遇难者,都不可被简化为一串单薄数字,不可被掏空生命的印记,毕竟,生命远逝从不意味着尊严的夭折,生命的价值高于一切。

在此,让我们一起哀悼遇难者,共同敬畏生命!

敬畏生命既需要各种仪式和纪念,也需要今后更多制度的改进和行动的改变。

于行政而言,公布遇难者名单是因应民意的程式;于民心而言,名单则是抵达灵魂的仪式。将罹难者名单等信息庄重地发布在舆论场,是一个城市给予遇难者的基本礼遇。当这些名字撞疼了我们的眼球,我们记住的,才不会是一个模糊的暴雨的影子。

哀悼逝者,起于我们发自内心的悲悯。物伤其类,我们本就在命运共同体中,一起承载着现世的悲欢。只不过,灾难在我们之间划开一道沟壑,那边是罹难者,这边是幸存者。但这不能隔断我们的命运关联。他们的不幸,对这个社会也是一种唤醒。

雨灾过后善举喷涌,提升着公共生活的温度,也传达生命至上的意识,是灾难袭来时最牢固的心灵防线。当普罗大众为救灾、善后而奔走,死难者更应该被铭刻在有形或无形的纪念碑上,以此来见证人本的社会意义,也让民众的悼念找到出口。

值得注意的是,这次公布的信息包括了遇难者死亡原因。是的,我们不仅要记住遇难者的名字,更要吸取这以生命为代价换来的教训,弄清每一个生命的死亡原因,拿出具体措施补救那些沉痛的“意外”。比如,在高危路段做好警示,清理占据河道的民居,更新排水设施,提升个人的防灾意识……

昨晚,央视缓缓读出了每一个遇难者的名字。每一个名字,都有生命的重量。止歇欢娱,让我们记住这些遇难者。而最好的悼念方式,是在灾难中警醒,增强社会的防灾意识,在城市建设上和衷共济,补缺制度短板、重整防灾体系、集结自救能力。从一场防灾演练开始,从拓宽一条下水道开始,让生活更有保障,让生命更有尊严!

' />
城者,人之居也。顾名思义城市是人口稠密的居住之地。一个城市的文明、进步的程度不仅仅用摩天的高楼、经济发展水平、城市居住的舒适度来评判,人居安全感也同等重要。这里所说的安全感一方面来自社会治安,使居住者免于对同类的恐惧;另一方面也包含了居住城市抵御极端自然灾害下的防御能力,免除对于生命财产损失的恐惧。

但是北京的一场强暴雨让很多居住者感受到了自然灾害的恐惧以及对这个城市的失望。从地理位置上看,北京位隅北方,几乎没有水患的记录,更多的是自然干旱对于居住者的威胁。也正是因为这样,城市的排水系统一直都做得不够大气,一旦遇到强降雨就常常“歇菜”,在去年就出现过到xx来看海的笑话。

当然,这次媒体不是用“看海”的戏谑之词,而是沉痛哀吊这些共同居住在同一个城市的“长眠者”,暴雨掠夺走了他们身边的同事、朋友、亲人。也正在因为这样,同城的人们空前团结,奋力地自救和他救。

北京密云一镇长因暴雨殉职,北京燕山向阳路派出所所长李方洪等人也在救灾过程牺牲……诸如这样的新闻都在提示着我们,其实城市的管理者都有强烈守护一方平安的坚定信念,他们往往在最危难的时候挺身而出。无论是城市的管理者,还是贩夫走卒都自发地投身到这场人与自然灾害的惨烈的较量之中。灾害无情人有情,这是人类向前发展向善的力量。但是灾害毕竟是灾害,谁都不愿在这样的处境里去歌颂人性善的光芒。毕竟,逝者已去,对于生者而言要有更多的反省。

一个城市到底该有什么样的“良心”?是抵御50年一遇还是百年一遇?城市居民到底要具备怎样的自救与逃生的技能?在应对突发的自然灾害下一个城市该有怎样的动员能力?诸如此类的问题城市的建设的规划者和管理者不妨自己多问问自己,免得城市里的居民总是感受“泽国”之痛,听雨而心生戚戚。一定要痛定思痛,亡羊补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