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联书店24小时试营业六天,销售额已经达到17万,平均每天将近三万,这远远超过我们的预期。”日前,三联韬奋书店总编辑李昕介绍24小时营业书店运营情况时说,“实际情况出乎意料的好。”

三联书店开夜场,不但没有亏,反而赚得“没想到”,这给了互联网时代日渐式微的实体书店一剂醒药:书店一味地拼价格只能是以卵击石,而满足读书人的其他需求,才是实体书店的出路。

那么现在读书人的需求是什么?绝不仅仅是买一本书回家慢慢读那么简单。读者来到书店,可能是想找到一种在书海中徜徉的感觉,也可能是坐下来,捧上一本书小憩一下,更可能是想和作者交流或者是和别的读者交流,而这些,都是网络无法满足的。这些需求,恰恰是实体书店可以提供和满足的,那么,在这些方面动动脑筋,实体书店或可以另辟蹊径,走出一条新的发展之路。

看来,三联书店开夜场做对了。期待其他书店也可以探索和衍生出更多的书店模式,拯救自己,满足大家。

□朱宝康(媒体人)

近日,中纪委在官网上向公众敞开了其“书房”一角。他们“廉政论坛”栏目所设的“读书”子栏目,已经对外推荐了56本书籍,涉及国家治理、历史、人物传记、经济建设、法律等方面内容。其中数量最多的是政史类书籍,占总数的六成以上。在全面深化改革的背景下,党员干部不断吸纳知识,特别是对国家战略、全球视野内重大发展变化的理解与掌握,是领导干部的“必修课”,有效阅读将为其理性与科学决策提供必要的智力支持。

读书,读什么书,本是一件很私人的事,但如果关系到领导干部,由于其身份的特殊性和责任的重大性,问题就变得不那么隐私了。随着改革开放事业的不断向前推进,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传统的执政方式和执政经验不能适应新形势的要求,迫切需要领导干部多读书,提高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因此,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首先要提高领导干部的素质和能力,而读书是提高素质和能力的重要途径和手段之一。在全面深化改革的今日,官员知识汲取与能力培养的迫切性显得十分突出。申博体育:总书记曾指出,各级领导干部要深刻认识领导干部的读书学习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工作水平和领导水平,真正把读书学习当成一种生活态度、一种工作责任、一种精神追求,自觉做到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积极推动学习型政党、学习型社会建设。

56本推荐书目中,有29本聚焦政治问题,其中有26本书籍为历史书籍,除了这类书籍,中外经济发展与未来变化的著作也同样受到重视:11本经济类书目在推荐书单中数量靠前。这为各级领导干部所应努力目标指明了方向,为增强自身知识储备提供了有效养料。然而,此前就有调查显示,虽然高达80%的被访干部认为,阅读是“非常重要”或“比较重要”的,但仍有高达46%的干部在一年中没有接触过书籍,同时,58%的干部在一年内没有自费购买过一本图书。不读书或少读书的干部,自有各种理由:读书没有用,没有时间读书,已有知识够用了,有秘书代劳,读书太累。还有的干部认为,信息时代了,获得信息的渠道各种各样,何必拘泥于读书呢?书未读,心已远。

要使得领导干部真正把读书当作一种精神追求,首先是减负,把他们从迎来送往与文山会海中解放出来,让他们有更多的时间与空间关注自己的知识状态与执政能力。自从中央“八项规定”、“六项禁令”出台以来,中央政治局从自身做起、从细节抓起,点滴之间改作风、步步为营求落实;一批问题线索被纪检监察部门发现,一批顶风违规、影响恶劣的典型案件被查处通报;中央继续出台了一系列针对公款滥用的禁令,这些禁令无不切中时弊,令党风政风焕然一新。事实上,对于官员的“减负”承诺已经如约而至。其次是增压,改善和完善干部人事制度,为领导干部读书提供压力和动力;树立正确的用人导向,要让那些不读书、不学无术的人没有市场,让那些爱读书、善读书、有真才实学的干部得到重用。一个人有没有花时间读书,有没有认真读好书,其实蒙骗不了人,在解决实际困难、应对新形势变化过程中一目了然。领导干部首先需要不断吸纳知识,但光读书是远远不够的,要研究和解决中国问题,就要对中国民情、脉搏有把握,才能在解决问题时真正把知识转化成能力。

面对全面深化改革的新形势和新局面,特别是在对领导干部减负基本实现的前提下,不读书似乎已找不到更多理由,自我增压、制度增压是提高执政能力的必然要求。

【各类文化企业或者文化机构,是不是能够提供更精细更周到的服务。不一定非得开夜店,但是类似某日闭馆或者周几检修之类的情况,可不可以少点?】

北京不乏夜店文化,但是鲜有文化夜店。

但昨天晚上,京城读书人心目中的胜地之一——三联书店开始试行二十四小时不打烊,这个消息迅速传遍各种“圈”,主流媒体也都给予了热情关注,这说明了文化之都的北京,对于文化方面的渴求是多么迫切,更说明了文化发展的空间仍然巨大。

一直以来,北京都不乏各种夜店,吃的,看的,玩的,能想出来的花样基本都有了,但是就缺文化夜店,稍微沾边一点的通宵电影院,也主要是针对恋爱中的青年男女。原来也有一些书吧之类的休闲场所,但是数量小、产品少,而且比较分散,有的消费也偏贵,不能完全起到文化服务和文化消费的主力功能,如今,三联试行不打烊虽然稍微晚了一点,但是以三联书店这样旗帜性企业的加入,使得这个空白终于被填补,这不论是在示范效应方面还是实际服务“贡献值”方面,都值得我们大声叫好!

过去读书迷们津津乐道的,往往都是台北的诚品书店。笔者当初也是特意挑的夜间去诚品。作为一家书店,诚品并没有把自己搞得多么惊艳,但是其温馨开放的态度,是非常符合阅读所需要的那种安宁平静的氛围的。我还特意计算了一下当天的人流,并且估算了一下销量,跟店员交流的结果是书店夜间的业绩很低。可以想象,同样的面积和人工,如果做其他的夜店,收入肯定不止于此。但是文化的意义就在于非金钱可衡量。作为一面旗帜,诚品的坚守提升了整个台北的文化品位。

北京原有的文化符号很多,这个远不是其他城市能比的,北京人得到的文化高端服务也很多,比如国际一流的演出展览,名人大师的讲座,读书方面也拥有多种消费方式,从买到借,应有尽有。但是这些都不意味着,我们的文化服务没有发展空间。目前各级文化机构一直不懈推动的各类文化下基层是一种空间上的推进思路,而三联夜店的出现是一种时间上的推进思路。这两者结合,是不是意味着北京的文化发展开始进入了四维时代?

说到文化发展,就不能不提到政府部门的扶植和引导作用,此次三联之所以能开夜店,其中得到政府资金支持很关键,由此也想到,在更广的范围上,各类文化企业或者文化机构,是不是能够提供更精细更周到的服务。不一定非得开夜店,但是类似某日闭馆或者周几检修之类的情况,可不可以少点?

三联韬奋书店自昨晚起试行24小时营业,并将于4月18日正式营业,成为北京首家真正意义上24小时全天候开放的书店。

三联韬奋书店并非国内首家24小时书店,深圳、上海等地早有这样的尝试,这是传统书店在经营困境下的一种突围,在网上很多网友为之点“赞”,说明这样的努力,受到了读者的认可。

这些年,传统书店面临经营困难,很多原本很受读者欢迎的书店,因为各种原因关门歇业。让所有爱书的人为之遗憾不已,传统书店遇到的困境,有网络的冲击、有阅读习惯的转变等因素,但也不能回避的是,一些传统书店抱残守缺,固守着老套的经营习惯,被淘汰也有自身原因。

很多去过台湾的人,都曾有过逛24小时书店的经历。那些书店所释放的魅力,曾让很多内地人羡慕。现在至少在营业时间上,内地有书店向台湾书店看齐。在时间拓展之外,书店还可以融合“咖啡厅+沙龙”等多种形式。对于不断奔忙的都市人来讲,这些24小时不休的传统书店,能满足人们的需求,但愿也能为实体书店走出一条新路。

□李瑶(大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