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世界读书日,三联书店在今天将举行24小时书店的开店仪式,而昨天李克强总理亲笔回信鼓励24小时书店成为城市精神地标,也让书店员工更加有干劲儿。(4月23日,《法制日报》)

阅读不是小事情。一个国家,一个城市,卖什么样的书,多少人在读书,平均每个人一段时间读多少本书,这些都不是小事,所以一个城市的图书馆如何使用,一个城市乃至国家的书店如何生存,这些当然是大事。

因为事关阅读,再加上某些历史原因,三联书店被赋予太多意义和情怀。读书,生活,新知,邹韬奋先生当初开书店本是要改造国民的,在这一点上,邹先生和鲁迅先生目标是一致的。如今,在应试教育盛行、全民阅读滑坡的背景下,三联书店每天坚守24小时,俨然是一种宣誓,誓要举起全民阅读大旗,虽有总理力挺,只是这面大旗能扯得多久?

肯德基24小时营业,屈臣氏24小时开门,加油站24小时服务,书店24小时开放。速食店零售店加油站24小时营业,因为众多消费者需要,书店24小时开放,读者是否会像某些热爱西餐的小孩凌晨突然想吃肯德基一样光顾书店?书店24小时开放,连白天都无人问津夜里更是冷清凄冷怎么办?市民不懂此间情怀恨不得嘲笑“做做姿态纯粹是浪费人力电力”怎么办?

互联网时代,什么书网上找不到不能读?可书店图书馆还是要存在,阅读不是有没有书的问题,而是想不想读,在什么环境什么氛围下读的问题。所以图书馆阅读更多是一种仪式,一种氛围,或如李克强总理而言,是城市精神地标,这东西,没了它,这个城市的精神灯塔就没了,说什么城市文明,那都是扯淡。

可是,互联网时代长大的孩子们,在书店图书馆阅读的情怀从哪里来?从书店购买带着书香的新书的习惯从哪里来?靠父母老师培养,可父母老师们还常光顾书店图书馆吗?所以说,24小时书店有了,一拿到新书就恨不得彻夜阅读的小读者在哪里?在墙角静静阅读忘记时间流转的小读者在哪里?把光顾书店当成向知识致敬的00后读者在哪里?

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他(她)的阅读史,一个民族的文明程度就是它的阅读史,书店24小时开放,我们还要从基础教育家庭教育入手,为书店图书馆培养配得上24小时开放的阅读者。

读了贵报4月23日社评《世界读书日,如何遇到更好的自己》,我又想起一个老话题:我国的国民阅读率一直不怎么高,甚至可以说是太多的大学生都不爱读书,根本就是没有兴趣读书,这的确有点令人感到悲哀。读书兴趣是需要培养的,大学生不喜欢读书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他们在中小学时期没有多少读书的时间,在他们最应该培养读书习惯的时候,都被沉重的课业负担压得无法从题海深渊里探出头,而且经常被各种各样的试卷裹挟得喘不过气。没有进过图书馆,进书店只是买枯燥无聊的教辅书,这就是学生们的“读书”生活!在很多人——包括很多教师以及各级教育部门的领导眼里,课外阅读就是浪费中小学生的珍贵光阴,读书就是为了升学,如果一本书不能直接帮助学生考取更多的分数,那就毫无价值,所以教辅书比任何图书卖得都火。

很多人嘴里“读书”二字的意思往往只是“上学”的代名词,不上学好像也就用不着读书,所以,很多家长都不读书,不进图书馆,当然更不会买书。即便很多教师对读书也缺乏足够的热情,案头上除了教参教辅教科书,就没有书了。我们常说家长和老师对孩子们有“潜移默化”的影响,读书显然也是这样,本该做榜样的成人没有为孩子们创造出读书的良好氛围,孩子们也就“潜移默化”地忽略了读书。等到上了大学,就没怎么摸过书的学生会突然爱上读书吗?当他们未来走出校门踏入更广阔的社会,读书恐怕仍然难以融入他们的生活,何况他们面对的仍然将是和他们上学时一样让人无法乐观的读书环境。

读书是一个系统工程,如果不改造弥漫在整个社会的功利主义或者实用主义读书观念,不增加对读书环境的硬件建设投入,不重视改善阅读条件,不把孩子们从沉重的课业负担下解放出来,不帮助孩子们尽早养成阅读的生活习惯,读书也许会变得越来越奢侈。

马长军(河南 教师)

2013年国民阅读调查数据新鲜出炉:2013年我国成年国民人均纸质图书阅读量为4.77本,人均每天读书13.43分钟,仅有21%的国民对个人阅读情况表示满意。有人调侃,我们今天的阅读困境,已经不是一年读几本书,而是几年都没读一本书。

当然,纯粹从阅读角度看,今天我们的阅读数量是很可观的。我们每天看微博,看新闻客户端,看微信朋友圈,看QQ日志,这最终都能累积为每天的阅读量。碎片化的阅读,确实便利了信息获取,但若是从人文涵养的角度看,碎片化本身意味着不全面,再加上网络阅读的简化,人们由此实现的认知和理解,很容易导致片面。更不用说,博人眼球的“标题党”以及对阅读主题的扭曲,比比皆是。这种人文环境里,人们浏览多、阅读少,接触信息多、沉静思考少。注意目标的不断更替,更带来心智结构的极简和麻木。如果单纯依赖这种文化土壤的滋养,人类理性思维恐怕会越来越少,独立思考、辨别真伪、理性行动的能力也会趋于匮乏。

阅读质量的下降,助长了社会的浮躁心绪。很多矛盾激化的背后,都能看到极端思维的盛行:往往政策还没出台,民间的意见争论已打得不可开交;平和理性的探讨求之不得,撕破脸皮的人身攻击却落得遍地皆是;房价、医保、养老、教育、反腐、环保,事关国计民生,但发泄情绪骂娘的多,真正研究问题的少……这些都彰显了健康理性氛围在当今中国舆论环境中的缺失。而这种健康理性心态的涵养,最重要途径是教育,对成年国民而言,就是持续不断的深层次阅读。

我们不能说,只要多读了几本书,一个个现实问题就能迎刃而解。但起码可以说,一个民族,只有普遍性地尊重知识、尊重教育、崇尚阅读,这个民族才有可能涵养出理性健康心态,来面对现代化征程中一系列坎坷、曲折甚至冲突,才有可能静下心来、凝聚智慧,好好地思考解决问题的办法。

我们的国家领导人喜欢读书,申博体育:总书记在接受俄罗斯记者采访时,介绍了许多读过的俄罗斯文学名著。普通国民亦不可不读书,这是一个民族发展的长远而厚实的基础。当然,今天的阅读,形式多样,电子化阅读正在形成一股昂然态势。但无论如何,阅读的精神不应消亡。

(原文刊于4月23日《浙江日报》,有删节。原题为《阅读,涵养转型中国的平常心》)

  新京报漫画/师春雷

【事实上,如今的电子阅读、手机阅读,甚至网上来源不明的许多“碎片”,很多都是依靠吃纸质出版物的老本维持,也就是说,“免费阅读”在蹭“低价阅读”的饭。】

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组织实施的中国国民阅读调查结果4月21日公布。

报告显示,2013年中国成年国民纸质阅读时长减少,阅读报纸、期刊、书籍的人均日时长分别为15.50分钟、10.05分钟和13.43分钟,较2012年减少3.41分钟、3.14分钟和1.95分钟,而数字化阅读接触率却升至50.1%较2012年上升9.8%。在数字阅读形式中,上网和手机阅读比率大幅上升,电子阅读器阅读时长却有所下降。报告还显示,相当多的网民将“阅读新闻”和“查询各类信息”作为主要网上活动之一。

事实上这一趋势的出现非止一日,一些观察家认为,这种现象意味着中国人阅读习惯的改变,和手机阅读的升温,不少传统媒体、出版商和有心人也从中看到商机,在近一两年间加大了电子出版、发行和APP阅读等的资金、人力投入。

但耐人寻味的是,手机阅读的升温,似乎至少在暂时,并未同步体现在相关产业(如电子出版、在线期刊发行等)的经济效益上,纸媒、传统出版物的式微,并未如某些人所预言地,顺理成章地带来电子出版、发行的滚滚商机,许多趁时而起的电子出版物经营者在短暂兴奋后,或收缩战线,或索性偃旗息鼓。

究竟何以如此?

同一份调查显示,与2012年相比,能够接受付费下载阅读的受访者比率竟下降了1.4%,只有38.7%,也就是说,如今随处可见的、捧着手机在路上、在地铁车厢阅读的读者中,愿意为阅读“埋单”的比例,连四成都不到。从这个意义上讲,升温的并非手机阅读,而是免费阅读——说通俗点,就是“白看书”。

和世界各国相比,中国纸质书的价格并不高昂,甚至可以说很低廉,且和同期其他商品相比,价格的浮动相当平稳,这本已影响到书刊发行者和作者的收益和发行、创作积极性,并波及读物的数量、质量;如今以手机阅读为代表的电子阅读看似红极一时,但其背后,却是中国人的阅读习惯从纸质时代的“低价阅读”,变成电子读物时代的“免费阅读”,不能不让人产生一些担心。

如前所述,长期且顽固的“低价阅读”习惯,本已严重影响“内容商”和作者的收益和积极性,影响到读物的内容、质量和阅读信息的广度、深度。倘若手机阅读的普及,是以“免费阅读”时代的来临为代价,那么,当“内容商”和作者双双无利可图时,那些被人们在车中路上、茶余饭后,捧着手机、平板电脑阅读的东西,其品质甚至数量又如何保证?固然,段子是不需要投资的,但一国国民的阅读,总不能依靠段子来支撑吧?

事实上,如今的电子阅读、手机阅读,甚至网上来源不明的许多“碎片”,很多都是依靠吃纸质出版物的老本维持,也就是说,“免费阅读”在蹭“低价阅读”的饭。但原本就不丰盛的饭,总有蹭完的一天,倘国人始终不能修正“电子阅读等于不花钱白看书”的阅读定式,待“蹭饭”吃完,电子出版界又因有付出、无回报而始终“开不了火”,一切表面繁荣的阅读数据,恐都会无可奈何地变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陶短房(学者)

今天是“世界读书日”。昨天,国务院总理李克强给北京三联韬奋书店全体员工回信,赞赏该书店推出的“深夜书房”“很有创意”,希望把24小时不打烊书店打造成为城市的精神地标。李克强表示,阅读能使人常思常新。(2014年04月23日 新京报)

2013年某市在“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过程中,曾做过一个问卷调查,调查对象是辖区内的社区居民,调查内容为每个家庭每个月的阅读时间和阅读量,调查结果理所当然的不尽人意,但最让人瞠目的是,在接受调查的人群中,有40%左右的居民居然没有阅读量。《中国之声》的“世界读书日”有一篇报道说,“喜欢读书吗?不喜欢,更喜欢看微信上的段子;平常读书吗?没时间,还得玩游戏呢”,读书由丰富精神生活及娱乐,已渐渐成为个别人的一种负担。

笔者认为,在现代,人们接受各种信息的手段越来越多样化,传统媒体尤其是纸质媒体地位越来越弱化,但弱化并不代表可以忽略,有句话叫“存在即合理”,电子信息的杂乱广博始终不能取代书记的深邃和精华。“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我们可以通过多种媒介获取多种知识,但要想在某一个方面精一些专一些深一些,需要书的辅助。

因此,三联书店推出“深夜书房”意义深远,总理提出“精神地标”更是委以重托。现如今,国人普遍缺乏精神食粮,精神空虚对整个民族的伤害远远大于物质空虚,当一个民族的精神和灵魂无处安放,处处充斥着浮躁和不安,社会经济再发达,也终有停滞不前的那一刻。所以,笔者认为,全国上下,仅此一个“深夜书店”是不够的,只有重新让书店活起来,让书充斥人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让读书成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用读书的力量去弥补经济飞速发展所带来的滥觞,才能达到平衡的状态。

社会如何创造条件,国民如何培养阅读习惯,形成双向互动,将读书重新拉回现实生活?这是值得探讨的话题。笔者认为,首先,我们要善于寻找传统阅读方式和信息化传播共存的平衡点,将各自的优势发挥到极致,吸引不同的群体;其次,要寻求国家的支持,近年来书店经营日趋冷淡,如何让读书这个传统行业起死回生,需要的是国家出台支持政策;最后,要善于利用媒体的引导,重新营造读书氛围。当人们的生活中离不开读书二字,人人都在读书,提升的不仅将是国民的素质,社会发展更会上一个台阶。

阅读,也是极好的2014-04-23 11:34

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21日公布了第十一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结果,数据显示,2013年我国成年国民图书阅读率为57.8%,国民人均纸质图书阅读量为4.77本,均较2012年有所上升。(4月22日《人民日报》)

某年夏天,我于峨眉山中一览着它的天下秀。结束当天游程进入到旅客大巴,恰好旁边也停了辆涉外的旅游大巴。我发现,那辆车上的老外们大部分都拿着kindle电子书进行阅读,都在遵守着互不打扰的书中漫游。而此时,笔者的大巴却早已经是大声谈笑,大家都在抱怨爬山太累,亦或是比较着纪念品的购买价格。

老外对于阅读的推崇,也就让他们能够在闹中取静里入定。而国人的习性则更愿意趋于群体性活动,譬如打麻将、跳广场舞。选择什么样的物质来填满自己的心,这一度成为国民大讨论的重点话题。之前,一名旅居上海的印度工程师所写出《令人忧虑,不阅读的中国人》红遍网络。其中,他摆出一组数据称,“中国人年均读书0.7本、日本的40本”,残酷的现实让人堪忧。

当然,今天“中国人年均读书0.7本”被权威发布更正成人均4.77本。但谁都知道,作为国民阅读调查的结果来说,还有更多的人群没被覆盖,这也只能作为一个抽象概念化的体现。

而由于网络的大行其道,电子阅读倒是成了这边风景独好。数字化阅读人数首次过半,而此消彼长的自然是接触纸质媒介时长有所下降。数据的背后,估计也是掺了半阅读半娱乐的水。春江水暖鸭先知,亚马逊就火急火燎地把kindle变成大陆行货。不过,能否给国人打一针阅读的鸡血,就见仁见智了。

国人不爱看书,似乎有历史渊源。但凡进入中国城市的中小学,都能看到“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理想的书籍是智慧的钥匙”等名人名言帖附墙上。不过,在应试教育的大山下,孩子们估计是没有时间和精力去咀嚼这其中的妙处。在他们看来,读书更多的是关乎于考试分数的直接行为。在这样的语境下,孩子们的阅读兴趣必然受到功利化的影响。经历过高考鏖战之后,很多高三学生会把书撕碎洒满整个教室,这种行为艺术不也是一种对立情绪的窥斑知豹?

当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之后,他的作品就成了各大书店的镇店之宝。好景不长,更多的人把目光放在了他在山东高密老家的旧居上。抠墙皮、挖砖块,参与者说这能给学子们带来“文气”。不愿意浸淫在作品阅读中,却迷信于某种物质的气场。即便成了国宝,莫言也难改某些国人的习性。

一个更有名的诺贝尔文学奖得主马尔克斯的离世,这当然不能让我们的眼皮抬起多少;今天是莎士比亚诞辰450周年,估计你说出来会得到“装”的回应。如果阅读深入人心,就本不应该有这样的“反馈”。我们已经太熟知阅读的好处,不过现在,更多的人或许还是更愿意与《里约大冒险2》的票房攀攀亲吧。

【市场经济的名利考验、网络时代的信息浪潮,让这一代读书人也面临“平静书桌”的问题,拷问的是怎样对待精神生活、如何安顿心灵家园。这一时代之问,需要我们用心去回答。】

暮春,子夜,北京一角。毗邻王府井大街、24小时营业的三联韬奋书店内,依然灯火通明。几张书桌,数盏灯光,秒针滴答有声,手指划过书页,颇有“夜深还照读书窗”的意境。一位学者感慨,“不打烊”书店的灯光,在城市夜空中格外明亮,它是对阅读价值的一种守望。

生活、读书、新知,不也是理想人生的轨迹?第十九个世界读书日到来之际,最新国民阅读调查结果显示,2013年我国人均纸质图书阅读量为4.77本,算上电子书阅读量的2.48本,一共不到8本,成年国民人均每日读书时间不足14分钟,相当于鲁迅所说“喝咖啡的工夫”。读书的时间哪去了?

一曰忙,二曰累,成了不少人对少读书、不读书的惯常回答。诚然,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但读书与其说是外假于物,不如说是内求于心。“苟能发愤读书,则家塾可以读书,即旷野之地,热闹之场亦可读书,负薪牧豕,均无不可读书。何必择地?何必择时?”我们早已告别了书荒年代,海量出版物、不断创新的阅读介质,为读者提供了无比丰富的阅读世界。相比以前“无书可读”的苦恼,今天则凸显“有书无心”的困扰。

吹去一堆堆泛黄书籍上的灰尘,“忙”与“累”也有另一番场景。一些干部沉迷于觥筹交错、迎来送往,满身烟酒味,毫无书卷气;不少人心为物役,铁了心做“物质的短暂情人”,一些地方的“读书无用论”则夺下了孩子手里的课本。从社会层面看,将人与读书世界隔离开来的,往往是浮躁之气、功利之心。这种病象,也侵袭到阅读内部。不少书店和书市,唱主角的是七拼八凑的成功学、致富术、官场秘笈,这些文化垃圾倾倒在心灵家园,非但不能长精神,还要“长疾瘤”。

宋人黄庭坚说:三日不读书,则义理不交于胸中,对镜觉面目可憎,向人亦语言无味。有人更是警告:当你半夜醒来,发现自己好长时间没读书了,而且没有任何负罪感的话,那你就已经堕落了。有研究表明,爱阅读的人常有判断能力和自控能力,语言丰富、思维缜密;不阅读的人往往想法简单、语言贫乏,甚至细胞的分裂都比前者要少。“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用知识祛除心中的黑暗,我们才能以更积极的姿态为人处世,涵养社会的底气和定力。因而,图书馆排队借书的队伍长了,信谣抢盐的人就会少些;平时科普工作深入细致了,市民们面对PX项目的心态就会平和些。

阅读是一种向上的力量。书本其实就是精神生活的入口,学史可以看成败、鉴得失、知兴替;学诗可以情飞扬、志高昂、人灵秀;学伦理可以知廉耻、懂荣辱、辨是非,都是对生命的熔炼和升华。古往今来,以沉潜之心坐得住冷板凳者,总能激发“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的思想活力,得到“夜来一笑寒灯下,始是金丹换骨时”的智慧启发,滋养“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浩然之气。读书,正是为了遇见更好的自己、更好的世界。

“华北之大,已经放不下一张平静的书桌了”,风雨如晦的岁月,学子们的呼喊曾经震撼世界。今天,市场经济的名利考验、网络时代的信息浪潮,让这一代读书人也面临“平静书桌”的问题。不同的是,它拷问的是怎样对待精神生活、如何安顿心灵家园。这一时代之问,需要我们用心去回答。

世界读书日即将到来之际,由中国出版研究院组织实施的第十一次全国国民调查结果正式对外公布。调查显示,2013年中国国民人均纸质书阅读量为4.77本,比上一年度增长0.38本。数字化阅读国民接触率首次超过半数,近五成国民认为自己阅读较少。(4月22日,新华网)

4.77本究竟在世界范围内处于怎样的状态?不妨拿其他国家的国民阅读数量来进行一下对比。2013年,韩国国民每年阅读纸质书数量为11本,法国为20本,日本为40本,以色列竟高达56本。在这些数据面前,中国国民的纸质书阅读量自然逊色太多。

然而,与人均阅读量持续低迷的境况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中国的图书出版量雄踞世界榜首,且仍以每年两位数的百分比高速增长。日益庞大的出版市场缘何无法培养喜爱阅读的国民,这里边的问题值得每一个国人反思。

阅读对于人的提升作用不言而喻,尤其是在信息量高速扩张的现代社会,只有在不断的阅读当中启发思想与灵感,才能更好的适应社会节奏,促进个人更全面的发展。阅读是人一生必须要始终进行的学习,它并不受时间和年龄的限制,在当下应当大力推广。

快节奏的社会与巨大的生活压力,使得不少国人特别是年轻人无法抽出时间来进行阅读。当然,现代网络的发达以及日常生活内容的不断丰富也在一定程度上挤压了国民的阅读时间。然而,这些并不能算是人们不去阅读的理由。“读书人”少有的根本原因还在于,不少人内心的功利和懒惰。

阅读量的持续低迷,却并不能使得出版社停下“涨价的脚步”。精致装帧,矫揉造作,过度追求设计和印刷,这些并不符合国情的“高端设计”都成为助推书价上涨的最直接因素。不少业内人士认为,国内不少书籍定价不高,涨价是为了向国际出版惯例靠拢,尚未形成读者群之时就盲目拔高,只能使得出版市场向更混乱的方向发展。况且,国内出版数量的快速发展并不能掩盖出版质量的低下,除了名著再版和经典重印,出版市场的火热多半是由“名人效应”聚集而来,许多人并非是真正的作者和学者。对于出版商而言,借助于名人的号召力可以在最短时间内聚集读者的眼球,而对于真正读书人而言,这样的书籍只能是“肤浅的消遣”。

值得肯定的是,数字化阅读的快速普及使得国民的阅读载体更为多元,阅读也开始摆脱时间与地域的局限,随时随地可以进行。然而,电子化阅读并不能取代纸质阅读,“碎片式记忆”对于个人思维的提升能力相对有限,反而会造成一些负面影响。至少从现在来看,还没有任何一种阅读方式能够替代纸质书,纸质书阅读在未来一段时间之内仍旧是“主力军”。

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京剧名伶顾正秋的女儿姚仁祥为了让远赴美国念书的子女不忘记中华悠久文化,虽发愿以创新的手法,怀着文化研究及保存的精神,编写了《传家——中国人的生活智慧》一书,并叮嘱孩子们“不可忘本”。

一本书,一本好书,凝聚着足以撼人的力量。阅读对人的进益潜移默化,然而正是这种涌动的潜流,能够激发个人灵感与创意,收获丰满与感动,能够将民族的精神和传统一代代传递下去。每个人都该做个“读书人”,让阅读成为习惯,成为一种再平常不过的生活方式。

  漫画:冷落 新华社发 徐骏 作

云南丽江古城木府附近有一座牌坊,行云流水般写着四个大字——“天雨流芳”,用纳西族语解释,就是“去读书吧”。在第十九个“世界读书日”到来之际,借用纳西族饱含禅意与智慧的话语道一声:天雨流芳,去读书吧!

纳西族人口只有30多万,有自己的语言、文字、经书、绘画、医术等;新中国成立后,纳西子弟升入大学的比率历年都居56个民族前列,纳西族学者活跃在国内外著名大学。这些,应与纳西族人崇尚文化、“天雨流芳”的神圣使命感有关。

这些年,去云南丽江旅游的人越来越多,“天雨流芳”的牌匾逐渐传播开来,感染激励着各民族。这是对纳西族的尊重,更是反躬自省:在经济腾飞和互联网浪潮下,很多中国人忙于填充“钱包”丢掉了“书包”;沉迷碎片化的“浅阅读”,放下了纸墨飘香的古籍经典。

21日发布的第十一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数据显示,去年我国成年国民人均纸质图书阅读量为4.77本,远低于韩国的11本,日本的40本,以色列的64本;人均每天读书13.43分钟,每天上网则有50.78分钟。在广袤的农村,朗朗读书声正在被麻将声、黑网吧、六合彩和算命占卜的喧嚣吞噬,农村精神文化荒漠化现象愈演愈烈。

黑暗之中总有星火点点。在人们对阅读衰败、精神荒芜一片嗟叹焦虑之时,也有一些人在默默行动。北京三联韬奋书店试水24小时营业,引来线上线下热捧,北京万圣书园、南京先锋书店、武汉文华书城等成了一座城市的文化地标;在乡村,“耕读书屋”“家庭图书室”“立人乡村图书馆”等一批公益图书馆不遗余力推广乡村阅读;而政府巨资兴建的城市公共图书馆、“农家书屋”等,也尽可能让图书走进更多人的生活。

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读书是从智者那里获取精神的营养,“让灵魂里本有的种子发芽”;也是一个人的修行,在别人思想的帮助下,建立起自己的思想;更是一艘船,带领我们从狭獈的地方,驶向生活的无限广阔的海洋。忙碌的人们,请缓一缓疾行的脚步,时不时地拿起书本,并对身边的人说一句:“天雨流芳,去读书吧!”(作者系新华社记者)

无论你是年老还是年轻,无论你是贫穷还是富有,无论你是患病还是健康,都能享受阅读的乐趣,都能尊重和感谢为人类文明作出巨大贡献的文学、文化、科学思想大师们,都能保护现金赌场app下载。由此可判断,要读书,要读有意义的书,要保护现金赌场app下载,而前提是让所有的人都读到书,不论肤色,无论长幼。

在过去的一年中你摸过几页书,网络书又新下了几本?有哪些书你坚持看完了?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21日在北京公布了第十一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数据显示,去年我国成年人人均纸质书和电子书合计阅读量为7.25本,较2012年上升了0.51本。虽然有66%的成年人都向往“一本书、一杯茶”的阅读方式,但通过网络在线、手机、电子阅读器等方式看书的人数正在迅猛增加。

今天是第19个“世界读书日”,也是伟大文豪莎士比亚诞辰450周年。每逢这个日子,有识之士便是一次集体焦虑,然后便痛心疾首,感叹中国人读书太少,并不乏数据证明,比如人均读书才四五本,远低于韩国的11本,法国的8.4本,日本的8.5本,美国的7本……更有论者恨铁不成钢,千万别成为屏奴,要多读纸质图书。

其实,不必过于焦虑。中国人的阅读率正在上升,比如,去年我国成年人人均纸质书和电子书合计阅读量为7.25本,较2012年上升了0.51本。今天的阅读率一定超过古代,在遍地文盲的时代,特别是印刷技术落后的时代,阅读率怎么可能高?至于指责国人喜欢浅阅读,习惯用电子工具阅读,更是经不起推敲。时代在变,电子书也是书,不能因为读了纸质书就有了优越感。试想,那些喜欢龟壳书的人有理由嘲笑竹简书吗?而习惯于竹简书的读者又有理由嘲笑纸质书吗?载体变了,书犹在,喜欢阅读何必拘泥于载体不同?

如网友所言,过去一年没读纸质书,只在使用电子文档或在线文本,让世界少砍了几棵树,减轻了雾霾的产生,减少了泥石流等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可以预料,会有越来越多的人喜欢上电子书。而有朝一日,印刷的纸质书会走入历史,或者成为极其少见的礼品书进入人们的视野,这并不可惜。

国人的阅读量该关注,国人的阅读内容更值得关注。阅读量再多,如果只是教材,或有毒的成功学之类的书籍,有何益处呢?教人狡诈的厚黑学、苍白而浅薄的成功学之类的书籍销量最高,并不是好事。林语堂把书分为三类,一类是最上流的书,指的是经典;一类是中流书,多指从上流书抄袭的次流作品;还有一类是下流书,多指民间文学,“如小调童谣民歌盲词”。林语堂喜读上流书、下流书,自有其道理,在今天仍有借鉴意义。如果每年熟读几本经典,阅读量不大,但值得敬佩。

关注世界读书日,应弄明白它的含义。世界读书日的全称是“世界图书与版权日”,换言之,不仅要多阅读,还要保护版权。日前,哥伦比亚作家马尔克斯去世,媒体披露了一个细节,1990年,马尔克斯曾到北京和上海访问,钱钟书陪同。当马尔克斯看到书店随处可见各出版社擅自出版的他的《百年孤独》、《霍乱时期的爱情》,怒称“各位都是盗版贩子啊!”盗版书盛行,这不是假话,在世界读书日这个时节,该如何更好地保护版权?

世界读书日,今年的主题是“地球与我”。释放的深层含义是,希望散居在全球各地的人们,无论你是年老还是年轻,无论你是贫穷还是富有,无论你是患病还是健康,都能享受阅读的乐趣,都能尊重和感谢为人类文明作出巨大贡献的文学、文化、科学思想大师们,都能保护现金赌场app下载。由此可判断,要读书,要读有意义的书,要保护现金赌场app下载,而前提是让所有的人都读到书,不论肤色,无论长幼。

苏辙说,“早岁读书无甚解,晚年省事有奇功。”好读书,读好书,书籍绝不会亏待我们。诚然,读书就是一次相遇,与美好的人相遇;读书,也是一次发现,发现另一个自己。在世界读书日到来之际,如何遇到更好的自己,值得思量。

由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组织实施的第十一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4月21日在北京发布。调查显示,国民人均纸质图书阅读量为4.77本,比上年增长0.38本,我国成年国民数字化阅读方式接触率首次超过半数,超五成的成年国民认为自己的阅读数量较少。2013年,人均报纸阅读量较2012年下降了6.35期(份),期刊的人均阅读量也比2012年下降了1.05期(份)。我们与法国、日本、韩国等国家的人均阅读量相比,有不小差距。(4月22日《广州日报》)

从调查数据来看,国民人均纸质图书阅读量比上年有所增长,这是一个比较积极的信号。但是,超五成的成年国民认为自己的阅读数量较少,人均报纸、期刊阅读量下降,特别是我们与法国、日本、韩国等国家的人均阅读量差距较大,这不是个轻松的话题。

在我看来,国民阅读量与阅读率徘徊不前,上网刷微博、玩微信盛行,实际上是现代人读书现状的真实写照。随着科技的发展,特别是电子技术的进步,传统阅读越来越成为人们生活的“奢侈品”。人们更多地通过互联网获取信息,查找资料,以至于慢慢遗忘了传统阅读。正如有图书馆工作人员所言,“网络本身就是一种很好的图书资源。现在大部分家庭都安装了宽带,人人都有手机,需要什么资料,上网一搜,应有尽有,根本没有必要跑到图书馆里东寻西找或者阅读书籍。”可见,网络对传统书籍的挤压已经是不争的事实。

再者,现代社会人们工作紧张,生活节奏很快,根本没有多少时间读书。在严峻的就业形势面前,学校的培养目标与学生的阅读观也充满功利主义、实用主义色彩,而不是把读书作为陶冶情操、增长才智的重要途径。

此外,在价值多元化、文化多元化的时代,图书市场也越来越花花绿绿。休闲类娱乐类报刊杂志受到热捧,传统书籍受到冷落。出版商为了利润,想方设法吸引读者的眼球,大家爱上了快餐杂志,读书心态自然变浮躁了。而且,如今的电视节目越来越丰富,肥皂剧与娱乐选秀节目也多了起来,自然也挤兑了人们的读书空间,降低了人们的读书欲望。

尽管刷微博、玩微信有传播快、更新快的优势,但是,网络仍然无法取代文化积淀厚重的传统书籍。没有时间读书也不是不读书的理由。如何改变国人阅读率不高的尴尬现象值得思考。令人略感欣慰的是,来自国家新闻广电总局的消息说,全民阅读立法已列入国家立法工作计划,《全民阅读促进条例》初稿已经拟定。但是,全民阅读立法需要一个过程,而促进全民阅读更是一个系统工程。

然而,在轻视传统阅读方式的大环境下,想一朝一夕改变读书时间少的现象不现实。全民阅读纳入立法计划,培育读书氛围,需要形成文化合力。比如,学校尽到自己的责任,创设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矫正功利读书观,营造人人爱读书的校园氛围,让学生养成读书的习惯。通过校园读书氛围引导社会氛围。比如,激活图书市场竞争、降低图书价格让利于民,也有利于激发公民的读书热情。比如,除了政府主管的图书馆对外开放以外,高校、科研院所与大型企事业单位图书馆也应对外开放,实现图书资源共享。再比如,加强社区图书馆、村民图书馆、职工书屋建设,等等。

要激发公众阅读热情,除了相关机构与媒体宣传造势,全民阅读立法,建设、开放更多图书馆以外,还要增强图书馆的吸引力。有的图书馆,图书种类单一、书籍陈旧、借书手续繁琐,需要支付借阅费用。这些已不能适应现代社会的需要。因此,完善书籍种类,更新图书资源,减免借阅费用,简化借阅手续,笔者认为,很有必要。总之,只有多管齐下,形成文化合力,才能逐步形成浓厚的书香氛围,让公众更惬意地享受阅读乐趣,喝到更多心灵鸡汤,告别人均阅读量不如与法、日、韩的尴尬。

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对于阅读的思考再次成为社会热议的话题。为推动阅读,我国已将全民阅读立法列入国家立法工作计划,但这并未改变我国公共阅读资源的稀缺现状。全民阅读,不能止步立法,只有为社会公众提供更多、更好的公共文化服务,才能真正发挥全民阅读的力量、推动社会进步。

大城市、市中心图书馆高端大气,小城镇难觅图书馆身影;人均图书拥有量不足一本,部分地级市没有市一级图书馆;农家书屋、留守儿童图书室难得开放,沦为摆设……虽然我国公共阅读资源总量不断加大,但人均稀缺、资源不均衡的现状仍十分明显,全民阅读基础薄弱引人忧。

“读书可以让人保持思想活力,让人得到智慧启发,让人滋养浩然之气。”申博体育:将阅读的重要性总结为“三让”。阅读是人们求知、立身的基本途径,是进步的阶梯,是个人发展的精神源泉。不阅读、不学习,则难以思想进步、启发智慧,更何谈个人的进步、社会的发展和国家的持续繁荣。

推动全民阅读,已经被列入国家立法工作计划,但立法之外更需思考,如何让更多人将阅读作为一种生活方式。事实上,人们对公共阅读资源的需求,反映出的是人们对文化服务需求的增长和公共文化现有服务能力不足之间的矛盾,人们期盼的是人人都能享受均衡、丰富的公共文化资源。

推动公共文化服务,应当加大投入,满足城市、乡村的基本阅读需求;推动公共文化服务,应当转变思路,从传统的管理思维转为现代的服务思维,主动积极地为社会公众的阅读需求提供必要的、多元的服务;推动公共文化服务,还应当营造全民阅读氛围,以行动带阅读,通过多样的阅读活动激发民众阅读兴趣。

摘编自新华社4月22日电文/周畅 詹婷婷

【慢下来,读读书,不仅仅以阅读的名义进行,而应该站在保护一颗健全心灵的高度,站在人文危机的高度来看待。】

培根曾经说,阅读主要是一种消遣。简·奥斯汀笔下那些英国乡村的先生小姐,往往会在无所事事的烦闷午后展卷捧读。那是一个充满闲暇和草木气息的时代,工业化的钢铁脚步尚未踏碎悠闲的田园旧梦。在没有光电的日子,不读书,又能找点什么乐子呢?

如果在大众文化的层面上理解,以前大部分普通中国人也是为了消遣才读书。在被称为“文化热”的上世纪80年代,人们印象最深的就是门庭若市的新华书店和各类书摊,阅读是那个相对匮乏同时也相对悠闲时代的精神消遣。当然,这一时期的全民阅读热潮有着特殊的时代背景,即中国人此前刚刚经历了一个文化上的贫瘠时期,人们在读书时大都带着一股生吞活剥“捞回本”的狠劲儿,据说像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这样艰涩的哲学著作都能引起抢购。但这种热情并不专属于阅读,而是一种对精神生活丰富性的渴求,随后以《渴望》为代表的电视连续剧就以新的形式抢占了人们晚饭后的时光。

因此,信息时代所谓的阅读危机多少被夸大了,只不过是新的文化形式和消遣方式取代了传统的读书而已。从整体上看,人们的精神生活更丰富了而不是更贫瘠了,获取知识的渠道更方便了而不是更封闭了。书籍的内容是否必须以纸质的形态呈现,抑或是可以多种手段承载和表达,并不需要那么原教旨主义,关键是要有多样化的选择。对此,我们要有一颗开放的心灵。100多年前,尼采也曾对报纸的出现忧心忡忡,认为这种快速折损的消耗品将会干扰人们对经典阅读的兴趣,后来证明他多虑了。

这么说并不意味着阅读危机不存在,而是说它需要被更清晰地表达。当我们说自己不读书时,意思常常是没有读书的时间或心情,而不是说无书可读,这背后是一种时间焦虑。我们说一个人“有书卷气”,表达的其实是“沉静专注”的意思,这需要时间来涵养,阅读也并非唯一的形式,琴棋书画都有这种功能。而中国社会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就逐渐进入了一个加速奔跑的时代,时间成了稀缺资源。尤其到了信息和时间都碎片化的网络时代,“沉静专注”气质类型的人已经如大熊猫般稀缺,人们在不停的快速切换中,表现得像某种焦虑症患者。

因此,阅读危机的实质是,人们由于缺乏以专注阅读为主要形式的精神深呼吸,而陷入被大量信息垃圾围困的心灵缺氧状态。刚看了五分钟电子书,就被弹出的新闻链接吸引了注意力;这一分钟还在为某一公共事件激愤不已,下一分钟可能就因为某个段子开怀大笑。照这个趋势,未来人类的心智结构或将改变,变得像金鱼一样只有7秒钟的记忆。同时,由于缺乏深度的内心体验,网络时代人们的精神气质开始变得雷同。如果说在传统的阅读模式下,一千个人心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那么在网络阅读模式下,一个段子在一千个人口中只有一个讲法。

慢下来,读读书,不仅仅以阅读的名义进行,更应该站在保护一颗健全心灵的高度,站在人文危机的高度来看待。如果说社会发展是一匹骏马,阅读及其代表的人文精神就应该是驾驭它的缰绳,不应该任由它在我们手上滑落。

【阅读是一项和心灵塑造、人文培育有关的活动,本版昨日刊发《回归阅读是自我救赎》,从世界各国普遍存在的传统阅读危机透视社会人文精神的消解,引起不少读者关注和议论。世界阅读日前夕,我们继续聚焦这一问题。今天刊发的两篇文章,希望能为读者带来多个层面的阅读思考。】

——编 者

2013年,我国的全民阅读工程有了里程碑意义的突破:《全民阅读促进条例》列入国家立法计划,条例初稿已经拟定,正在逐步细化和完善。法律的介入和引导,有利于改善阅读条件和环境,保障民众的阅读需求,意义重大。

我们的国家领导人酷爱阅读,并亲自推广阅读。申博体育:总书记说:“现在,我经常能做到的是读书,读书已成了我的一种生活方式。”他在接受俄罗斯记者采访时,介绍了许多读过的俄罗斯文学名著。李克强总理说:“无论工作多忙,都要抽出时间读书。”领导人的言行经由媒体传播,对全民阅读的推动作用不容小觑。

积极的信息,无不说明推动全民阅读的意愿和力量,正在百川成海、捏沙成团。当然,我们不能忽略一个令人尴尬的现实:我国的全民阅读现状,仍然不容乐观,每年人均纸质图书阅读量不足5本。

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他的阅读史。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取决于这个民族的阅读水平。因此,阅读既是个人的事,也是国家的事。没有全民阅读作为根基,全民素养的提高就是句空话。我们不仅要把全民阅读作为国家战略去宣讲,更要动员所有力量、尽最大努力,推动全民阅读的深入开展。从这个意义出发,如果能设立“国家阅读节”,将有助于推动全民阅读作为国家战略。

节日有着特殊的意义与作用,本身就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说法律是“硬文化”,文化就是“软法律”。为阅读立法为“硬”,为阅读设节为“软”。软硬相济,才能够从多角度、多侧面,强化公众对阅读的认可,在全社会营造更好的阅读氛围。

我国素有推崇阅读的传统,以至于民间流传着“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俗语。但是,正是这种狭义的阅读,使得公众更多将其几乎等同于应试。从国家层面将阅读设立为节日,以此反映我们对“阅读”认知的进步,可将“阅读”这一理念溯本求源,让公众得知它在提升综合素质、实现终身学习、建设和谐社会等方面的意义,从而更加自觉自愿地阅读,甚至参与到阅读推广中来。

阅读是最根本的教育手段。让阅读成为国家的节日,借助这个表达个体心灵体验的仪式,搭建起全国范围内的沟通交流平台,有助于推动共读活动的落实,从而更快更好地传承优秀中华文明。对于我们这个多民族国家来说,通过共读、共写,促进精神交流,就能实现真正的共同生活。进而言之,我们才能在传统文化远去、外来文化冲击的不利局面下,强化文化认同,凝聚国家民心,振奋民族精神,提高公民素质,淳化社会风气,建构核心价值,建设和谐社会。

(作者为全国政协常委、民进中央副主席。“设立国家阅读节”为其提案观点。)

“感谢顾客过去20年的光临。”前不久,洛杉矶华人区最后一家巴诺书店贴出了一张终结营业的海报。作为美国最大的连锁实体书店,巴诺书店正逐年减少店面数量,计划在2014年关闭1/3的门店。像是某种隐喻,如今的书店老板不论多爱书,都可能直面生存还是关张的难题。

传统印刷业向网络零售转型,可说是锐不可当的浪潮,也体现了时代的进步。然而,以中国图书市场为例,《2013年中国图书零售报告》显示,尽管网络书店销量仍在增长,但势头已经减慢,整体图书市场的蛋糕正在变小,多少预示着行业性危机。信息时代的人们,为什么不像以往那样爱读书了?

近年来,有关“阅读率”的调查不时见诸报端,“阅读危机”可谓老生常谈。据英国《镜报》刊载的一项调查发现,25%的英国成人以为超人故事出自圣经,同时却不知亚当夏娃的故事出自何处——这似乎成为“不读书没文化”的又一佐证。当然,也有观点认为,现代人只是阅读方式发生变化,不用杞人忧天。电子终端简易便携、网络传播无远弗届,极大延伸了阅读,个体每天接受的信息量远非昔日可比。那么,仅仅是不“读书”而已,并不意味着阅读量下降。

媒介形态日益丰富,从时空上极大拓展了个人视野,理固宜然。但在传播快时代,资讯从不足变得过剩,公众所缺的不再是内容资源,而是阅读的一份宁静与耐心。人们的浏览行为越来越多,真正的阅读却越来越少。但接触信息无法替代沉静思考,毕竟,在触摸屏滑动指尖,与手抚简篇、感受墨香,是截然不同的两种体验。传统阅读的过程,既是追随作者的笔触,其实也是在思索中与另一个自己对话。

有鉴于此,加拿大学者约翰·米德专门出书倡导“慢阅读”,强调拉近读者和所读信息之间的距离。美国篮网队后卫肖恩·利文斯顿接受采访时就曾谈到,他通过阅读赫尔曼·黑塞的名著《席特哈尔塔》激励自己找回了状态。巴克莱中心球馆更衣室的一本蓝色小书,蕴含着让人度过危机的精神动能,这正是书籍的魅力。

去年,旅居上海的印度工程师孟莎美的文章《不阅读的中国人》在网络热传,并被一些报刊转载。这位印度人观察发现,中国人空闲时间爱玩iPad,却很少安静看书,不免担心“如果就此疏远了灵魂,未来可能会为此付出代价”。尽管观点存在争议,但由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发布的第十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结果显示,2012年中国18—70周岁国民人均纸质图书阅读量为4.39本,同期韩国、美国、法国国民年人均阅读量都在8本以上。从数据上看,中国人确实落后了。

高尔基“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的名言家喻户晓,中国人笃信“腹有诗书气自华”。梁启超读书,分“鸟瞰”“解剖”“会通”三遍;冯友兰则把“精其选”“解其言”“知其意”和“明其理”奉为读书经验。然而,不论秉持何种读书观,倘若止步于浏览速读,不能做到在书海沉潜,也就谈不上体悟文字真谛,又遑论采撷智慧精华?索契冬奥会开幕之际,国家主席申博体育:接受俄电视台专访时表示,读书已成为一种生活方式,“可以让人保持思想活力,让人得到智慧启发,让人滋养浩然之气”。国家领导人日理万机尚能做到经常读书,言如黄钟大吕,催人省思。

“世界读书日”自1995年设立以来,每逢“4·23”就成了人们反思缘何不读书的节日。透过阅读危机表象,不难窥见社会人文精神消解,也折射出现代文明面临的文化困境。当传统阅读由大众趋向小众,人类离精神危机也就相距不远了。从这个意义出发,“阅读危机”并非是个噱头,回归阅读也是一种自我救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