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现金赌场app下载:|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西岸时评> 最新原创 > 正文

勿让官员“失踪”遭遇信任危机

2014-12-09 09:56:03?杨花花?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林雯晶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如果算上12月5日的太原市学习讨论落实活动督导组工作会议,太原市委常委、组织部长李志江最近10天已连续缺席了7个重要会议。(央广网 2014年12月7日)

市组织部部长、失踪···几个敏感的词汇在一起就注定了其敏感、受关注的命运,若经过媒体以暴露,那吸引的就是更多的眼球。失踪虽然不像干部自杀般那样牵动人心,但其无理由的失踪,还是让人不自觉的联想到贪腐、畏罪潜逃等字眼。

众所周知,山西省官场遭遇了大地震,官员贪腐窝案的查处与曝光,让很多道岸貌然的官员都陷入了困境,甚至有些成了惊弓之鸟。在听闻纪委查案的风声后,早就想好办法做好潜逃工作,待时机成熟就准备携款逃之夭夭。这一逃不仅让国家损坏了一大笔的资金,更是给案件侦破带去了最大的阻力。

可以说,其产生的影响力也是极坏的。只要出现了成功潜逃的第一例,就会给后面无数的违法乱纪者幻想,而有了幻想,有了侥幸心理,他们就会更肆无忌惮,任意妄为。

而在山西省的官场内,官员无故失踪的现象已经不是第一例。山西省晋中市灵石县坛镇乡国土所所长曹方回县城途中小车小便后失踪,至今仍下落不明。本来官员下落不明,就很容易成为众矢之的,而这时,还以一句“不方便说”来回复众人的质疑,无疑是雪上加霜,严重影响公众对政府的信任。

这就是一种信用危机,要想做好公关,政府得用一个积极的态度来应对。毕竟,记者不能妄加推测,群众也是有知情权的。哪怕是“事情正在调查”的自动回复,也比这种七嘴八舌的猜测来得合理。若公众“不确定”的这种心理被好事者利用,难免会成了影响社会稳定的导火索。

所以,不管是山西组织部还是宣传部门,都该有个官方回复,以安慰公众焦躁的心。同时,部门应该高度重视,着手调查,若确实存在猫腻,就要严查到底,不姑息、不放任;若消息属“空穴来风”,那么就该让公众知道真相,因为这也是他们基本的权利。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