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问题奶粉的监管何以硬不起来?
www.fjnet.cn?2013-04-03 16:18? 树红霞?来源:东南网 我来说两句
这几天,洋奶粉“美素丽儿”搅动了不少人的神经。我们从中再次听到了家长的呐喊,再次见证了监管领域的“灯下黑”。 问题奶粉并未走远。由于城乡摊点商店旺销营养素低下的劣质奶粉,“大头娃娃”事件曾经震惊全国,家长开始格外重视奶粉的品牌;因有人往奶粉里掺加化工原料三聚氰胺,三鹿奶粉使6200多名婴幼儿患病,洋奶粉随即备受推崇。 如今,又有人打着“进口”奶粉的名义造假。这款号称荷兰原装进口的奶粉,居然是在苏州的工厂内,由过期奶粉和不知来源的奶粉混装而成……于是,家长们纷纷谴责不法商人利欲熏心,并发出“孩子吃什么奶粉才安全”的诘问。 一个有良知的企业,在考虑自身商业利益之外,更应考虑消费者的利益、公共影响和社会责任。“美素丽儿”奶粉对消费者不负责任,陷入信任危机,最终将为自己的行为埋单。 然而,这并不是问题的全部。 央视《每周质量报告》曝光后,“美素丽儿”奶粉迅速下架。按理说,我们应该感到欣慰,可当地通报的情况蹊跷迷离,不同监管部门的说法自相矛盾,更加耐人寻味。 其一,这家企业早在去年11月就因涉嫌非法生产奶粉,被质监部门查封并立案调查,可涉案奶粉非但没被要求召回,还大肆公开销售。这是谁之过?当地工业园区相关负责人解释称:首先,检测没有发现有害成分;其次,检测结果虽不符合中国标准,但符合欧洲标准。试问,奶粉不符合中国标准,凭啥卖给中国孩子? 其二,当地食安办官员称,在“美素丽儿”经销点销售的奶粉,送检的18个样品全都合格;当地质监部门则宣布,他们在非法生产点抽取了17个样品,经检测仅有3个合格。人们不禁再问,真相到底是什么? 其三,在生产地,如果这是家黑工厂,主管部门有没有接到举报,有没有实地调查?如果这是正规厂家,主管部门有没有进行质量和卫生抽查?而在销售地,市场监管部门又有何作为? 事实证明,监管领域之所以常常发生“灯下黑”,原因就在于监管之手不强硬,其背后往往是利益在作怪。 再好的制度都要由人来执行,再严密的监管网络都要由人来落实。如果监管部门存在形式主义,依旧是“马后炮”式的检查;如果监管部门出于地方保护考虑,淡化处置,制假售假者定会有恃无恐、变本加厉。因此,这类案件发现一起就应依法严处一起,让制假造假者心有畏惧。对于市场监管部门的失职,应分清责任,对相关责任人依法查处。只有处理及时到位,才能使问题得到彻底解决。 目前,对“美素丽儿”奶粉的调查刚刚开始,如何防止类似事件再次发生,如何让惨痛的代价变成改进工作的动力,如何重新赢得消费者的信赖?一些国家的经验不妨拿来一用:监管部门未雨绸缪,尤其重视奶粉安全的预见性与风险评估,对奶粉安全的标准,实施动态管理,经常增设项目,调整标准;下大力气清理监管空白,各相关部门信息共享,筑牢联防线;等等。(福建日报) |
- 心情版
-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
- [ 04-02]“苹果”与奶粉:媒体的责任
- [ 04-01]须查实坑儿奶粉的去向
- [ 03-29]“进口”奶粉也不安全了?
- [ 03-28]国产奶粉如何破解“反正我不信”
- [ 03-25]“假洋奶粉抢市场”暴露出真问题
- [ 03-11]消解公众奶粉焦虑一靠制度二靠良知
- [ 03-11]“多带奶粉就要坐牢”是误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