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西岸时评> 经济论衡 > 正文
保障房别忘一“高”一“低”
www.fjnet.cn?2011-02-23 10:42? 练洪洋?来源:广州日报    我来说两句

“高”,是指城市发展需要的人才。在整个保障房体系中,这是档次最高的一部分。“高不成,低不就”是人才在城市生活的真实写照——动辄数百万的房价,是一道难以跨越的坎,而现行的保障房制度又难以惠及他们,使得他们“居不易”。人才留不住,城市发展堪忧,这是高房价的后遗症之一。有鉴于此,杭州、深圳等一些高房价城市,都曾推出人才安居房。如深圳规定,在深圳工作居住满3年的深圳籍人才,可按规定申请购买安居型商品房。而租住公租房或领取房补的人才则不受户籍限制。

毋庸讳言,广州或多或少也受到人才短缺的困扰。广州市人大代表崔书中日前表示,在高级人才方面,广州与北京、上海有相当差距。主要表现在:人才结构和布局有待优化,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匮乏,人才竞争比较优势不明显,人才资源开发投入不足等等。广州要构筑国际人才高地,有诸多障碍需要清除,其中加大人才安居房的建设力度,为人才解决住房困难,让他们安居乐业,便是荦荦大者。

“低”,是指浮萍般寄居在城市、数量庞大的农民工群体。许多城市分配保障房时仍以户籍为壑,这样的分配方式照顾到了拥有城市户籍的“内夹心层”,而忽略了广大的“外夹心层”,哪怕他们在城市寄居再久。随着楼价节节攀升,房屋租金水涨船高,这一阶层的居住需求的紧迫感日益凸显——民工难以安居,何来乐业?民工荒也就顺理成章。全国总工会日前发布报告,就建议将农民工纳入城镇公租房体系。广州于去年9月公布的《广州市公共租赁住房制度实施办法(试行)(征求意见稿)》拟打破户籍界域,惠泽外来务工者。知易行难,实施过程仍有许多困惑有待化解。

总之,保障性住房既要数量,更要质量;既要建筑质量,更要管理质量,力臻物尽其用、用得其所之境界,实现社会效益最大化。

责任编辑:李艳
相关新闻
更多>>视频现场
更多>>囧视频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