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西岸时评> 最新原创 > 正文
计划5年“半数市民会讲英语”是大跃进思维
www.fjnet.cn?2010-06-22 18:50? 赵光瑞?来源:东南网    我来说两句

从今年起,西安计划用10年时间初步建成国际化大都市,城市人口达1000万以上。计划到2015年,一半市民能认500个繁体汉字和会说900句英语,既要诵读唐诗、宋词,也要诵读歌德、普希金,弘扬西安伟大的城市精神。(6月22日《华商报》)

10年建成国际化大都市,这类豪言壮语我们见多了,如过去的20年赶英超美,可是在人们的印象中,最终能够实现的并不多。只用5年时间,就能够让1000万人口的城市,有一半人会讲英语,不说是呓语,恐怕也有大话空话之嫌。

我不知道,非英语国家建设国际化大都市,有没有过类似经验?如果没有,那么西安人也太敢想了。笔者觉得这是非常困难的事,靠大跃进思维是不可能实现的。

50年前,中国进行的全民大跃进运动,喊出了“人有多大胆,地有多高产”,认为只有想不到的,没有做不到的,亩产万斤粮也敢想,并向世界宣布实现了这样的“奇迹”,结果证明全是欺世盗名。文化事业发展,不是可以急就的事业,需要许多条件合力作为,其中支付相当的时间成本,是必不可少的。5年时间一半市民会说英语,不是又在明显的放卫星吗?

目前,中国的教育,只是普及到初中,还有很大一部分人上不了高中、大学。这些人的英语基础,靠什么来提高呢?总不能搞全民英语速成班,强制进行英语普及吧?

虽然,我们承认,作为世界应用最广泛的语言种类,英语的国际化程度很高,英语在国际交流活动中的作用确实很大。可是,因此就认为,建设国际化大都市,就必须普及英语,这样的认识也未免过于牵强生硬。那些目前世界公认的非英语国家国际化大都市,普通民众的英语普及率都很高吗?

笔者以为,所谓国际化大都市,并不是一个静止概念,不是你盖多少高楼大厦,模仿别人开展一些活动,搞一搞面子工程,就能够实现的。其中,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法律等,都应该融入大量国际化元素。墨守成规,只强调个性,是不可能建成国际化大都市。就算你穿着名牌西服、说一口流利英语、举止文质彬彬,如果满脑子封建意识,也不可能给别人留下国际化印象。

我想,建设国际化大都市,是极其复杂的社会工程,必须靠长期艰苦地努力才可能实现。靠突击计划,靠行政强制,都不可能建成正在的国际化大都市。而相应的文化建设,更不可能依靠大跃进思维来完成。与其搞这些不切合实际的计划,不如政府和官员先做好示范,扎扎实实做好工作,创造宽松文明法治的社会环境,积极营造建设国际化大都市氛围,或许更加实际一些。


责任编辑:李艳
相关新闻
更多>>视频现场
相关评论>> 
 赶集网  火车票  福州分类信息  福州租房  福州二手房  福州招聘  福州兼职  福州二手  福州二手车  福州公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