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华社专电 美国软件工程师约瑟夫·斯塔克以驾机撞楼方式发泄对现实、特别是对税收制度的不满。形式虽然极端,但事件的根源却在美国民众间引发思考和争论。斯塔克女儿萨曼莎·唐·贝尔22日接受采访时称理解父亲心情,但认为表达方式“不恰当”。

美国广播公司“早安美国”节目22日电话采访在挪威生活的贝尔。被问及是否认为父亲是英雄时,贝尔作出肯定回答。她说,父亲以这种方式让别人倾听他的想法。但贝尔强调,父亲的做法“不恰当”。

贝尔随后接受美联社采访时,改口说不认为父亲是英雄。她说,她理解父亲对税收制度“不健全”和“不平衡”的愤恨心情,但是应该“用完全不同的方式”表达,“写信才是他应该采取的做法,而不是像他实际做的那样”。

宾夕法尼亚州人拉肯·罗斯现年41岁,曾因逃税入狱一年。他说,斯塔克的遗言“清楚表明他不是疯子。他只是感到沮丧,因为一次又一次蒙冤”。

得克萨斯州共和党人德布拉·梅迪纳上周告诉圣安东尼奥一家广播电台,她不同情斯塔克,但觉得这件事反映了“美国社会中不少人的绝望”。

马里兰州保险行业分析师麦克纳布正撰写一本抗税者的书,他估计现阶段美国抗税者达50万人。麦克纳布告诉美联社记者,支持者们把斯塔克的行为看作“对政府的最后抗争”,斯塔克的反抗反映了他们的诉求。

美国一个名为“南方贫困法律中心”的法律咨询机构主任马克·波托克长期跟踪白人至上主义者和极端团体活动。他告诉美联社记者,极端主义者对斯塔克行为的支持呼声已超过他们对去年6月一名白人至上主义者在美国大屠杀纪念馆行凶事件的支持。

斯塔克53岁,曾陷入财务困境。斯塔克18日驾驶一架小型飞机撞入美国国内税收署位于得克萨斯州首府奥斯汀的一座办公楼,致使楼内1名工作人员死亡、2人受伤。斯塔克本人据信当场死亡。斯塔克走上绝路前留下3000字“宣言”,痛述人生种种挫折和对大企业的不满,用大篇幅抨击国内税收署。

' />
环球网2月21日报道,53岁的软件工程师斯塔克18日驾驶一辆小型飞机撞向得克萨斯州首府奥斯汀市的国内税收署办公大楼,这一“9.11”事件似的自杀式攻击令全美震惊。不过,美国网上却频现对斯塔克的赞叹声。美国媒体报道说,从美国社交网站Facebook到极端组织网站,不少人对他的“英雄壮举”钦佩不已。这种现象正反映出专家所称的“反政府爱国运动”的“爆炸式成长”。

美星岛日报网站转引美国广播公司(ABC)19日报道,专门研究美国民兵和仇恨组织的南方贫困者法律中心主管珀托克说:“极端组织已经列队支持斯塔克,开始将他誉为英雄。这些组织的增长势头令人震惊。”

斯塔克发动袭击前留下的谴责国税局和美国政府的长篇大论,事件发生后被刊登在网络上,其点击率高达2000万次,随后被美国联调局(FBI)勒令撤下。网站服务供应商T35的创办人、25岁的梅伦说,自杀留言刚撤下几分钟,该公司就接到3000封电邮“轰炸”,要求他重新刊登,其中一些电邮含针对梅伦本人的威胁内容,多数人对斯塔克赞不绝口。

一名Facebook用户写道:“他(斯塔克)牺牲自己的生命鼓舞人们寻求真理,他值得纪念,愿上帝保佑他。”白人极端组织网站Stormfront的一名成员则称:“他太英勇了,民众正在渐渐觉醒。”另一人则表示:“这只是开始,(让我们)准备战斗。”反美政府组织We the People Foundation的创办人舒尔兹则表示,虽然他只支持非暴力途径的抗议行为,但他能理解斯塔克的动机,该事件反映出他从未见过的一种趋势。舒尔兹说:“那是一股庞大的爱国运动,我投身该项事业已有30年,但从未见过这种势头,真是可喜。”反政府运动在1990年代中期开始壮大,曾与联调局发生过多次高调对峙。这些反政府民兵在丛林中接受训练,时刻准备与美国政府对抗。当麦克维1995年在俄克拉荷马联邦大楼发动炸弹袭击屠杀168人时,运动达到巅峰。

珀托克说,反政府运动直到2000年中期才偃旗息鼓,但从奥巴马执政后,在反政府主义情怀鼓舞下,一股民兵和极端反政府运动正以排山倒海之势卷土重来。美国国安部2009年4月的报告发现,当前反美政府气氛足能与1990年代的相提并论。珀托克说,这次反美政府组织支持斯塔克,而不是与这种极端行为保持距离,一个原因在于他看起来并不疯狂。

' />
中新网2月20日电 据外电20日报道,因为没有将德州飞机撞楼事件归为恐怖袭击事件,美国一个主要的穆斯林组织谴责当局使用“双重标准”。

该穆斯林组织发言人称,许多组织和个人的暴力行为不会被贴上“恐怖主义”的标签,除非其中涉及到穆斯林人。

“恐怖主义就是恐怖主义,无论行凶者和受害者的宗教信仰、人种或者种族,如果是一名穆斯林人实施了对国税局的袭击,那肯定会被认为是恐怖主义行为。”

一架低空飞行的小型飞机18日撞入得克萨斯州奥斯汀市国税局的办公大楼,当地官员表示这可能是一件蓄谋事件。

' />

斯塔克遗像

一架低空飞行的小型飞机18日撞入美国德克萨斯州奥斯汀市国税局的办公大楼


一架小型飞机撞入德克萨斯州奥斯汀市国税局办公大楼

救援人员在现场检查。


被撞后的得克萨斯州国内税收署办公大楼。

人们都被这突发的灾难吓傻了。


救援人员迅速赶到现场。

望着现场,美国联邦调查局探员目瞪口呆。

初步认定为个人报复行为;已造成2人死亡,13人受伤

美国南部得克萨斯州首府奥斯汀市2月18日重演“9·11”一幕:一架小型飞机突然撞进国内税收署设在当地的一处办公楼,目前已造成2人死亡,13人受伤。不过此袭击并非外国恐怖分子所为。调查人员说,一名53岁的美国软件工程师实施了这场使人联想起“9·11”事件的袭击。美国国土安全部声明,眼下没有证据表明这是一起恐怖事件。美国媒体报道,这名男子蓄意撞击国内税收署大楼,意在发泄不满和报复,而他在驾机撞楼之前,已先纵火烧毁自己的住处,并在互联网上留言,宣泄对国内税收署的不满。

过程

飞机撞大楼引发剧烈爆炸

据美国媒体报道,这名美国人怀着对国内税收署的刻骨仇恨,发动自杀性袭击,驾驶自己的小型飞机撞进约有190名职员的国内税收署办公楼。18日上午9时45分,他驾驶一架单引擎4座小飞机低空穿过奥斯汀上空,然后一头撞进国内税收署那栋七层大楼。

据报道,小飞机撞入大楼二层,引发剧烈爆炸。二楼和三楼多处玻璃窗震得粉碎,二楼燃起大火,浓烟笼罩整座建筑。6小时后,这座位于奥斯汀繁华地段的建筑仍在燃烧,二楼和三楼损毁最重。撞机事件导致大楼一面的几十扇窗户粉碎,一些楼层天花板塌陷,黑烟中不时有窜出的火焰。数小时后,这座大楼仍有余烟冒出,大楼的一二层被撞出一个大洞,整栋楼损坏严重,小飞机等的碎片散落在四周。

不少人惊慌中从窗口跳下

国内税收署说,撞击发生时,楼内大约有190人。楼内工作人员惊慌逃离,一些人从窗口跳下。消防人员迅速赶往现场,消防员借助装备云梯的消防车向楼内喷水,逐渐控制住火势。

当时在二楼办公的雅各布森说,由于烟雾密布,到处是碎片,他们在一起的6人难以从楼梯下楼。他找到一个铁棍,砸开窗户,大家爬到外面的一个水泥台上,最后被消防员救出,他的手被划伤。

目前已造成2死13伤

救援人员当晚已经在建筑内发现2具尸体,可能是袭击者和一名失踪的国税局工作人员,不过警方尚未公布两名死者的身份。另外,至少13人受伤,其中两人伤势严重。


目击

飞行员并没有失去控制

一些目击者回忆,大楼遭撞击后发生巨大爆炸,引发恐慌。

飞机撞入大楼时,国内税收署员工佩姬·沃克正坐在楼内办公桌前。“如同炸弹突然爆炸,天花板脱落,窗户碎片飞进室内。我们赶忙起来逃离。”

一位当时驾车经过附近的目击者说,他听到了巨大的爆炸声,看到一个大火球蹿起,景象十分骇人。

事件发生前,39岁的马特·法尼站在附近一处商店的停车场。他看到这架小飞机围着国内税收署大楼和附近一些建筑转圈。

他说:“我认为飞行员故意骚扰这些建筑,或者在炫耀。这太疯狂了……看起来飞行员并没有失去控制。”

目击者琼斯说,飞机飞得非常低,她甚至能够看到里面的飞行员,看到他非常清醒,似乎有意径直飞向大楼。

撞楼情景让人想起“9·11”

据报道,撞击引发剧烈爆炸,附近大楼的工作人员都感到了地震一般的震动。

坐在大约1公里外办公楼里的会计米歇尔·桑蒂瓦涅斯说,她感觉巨大震颤。通过所在建筑玻璃窗,桑蒂瓦涅斯看到爆炸后的恐怖场景。她说,这让人想起2001年“9·11”恐怖袭击。“到处是窗户、桌子碎片,纸屑四散飘落”。

反应

紧急出动两F-16战斗机

撞击发生后,北美防空司令部下令两架F-6战斗机紧急起飞,前往奥斯汀上空巡航。北美防空司令部发言人杰米·格雷比尔说,派遣战斗机是一种预防措施。近期美国一些客机因为炸弹威胁等原因紧急降落或者临时改变航线时,北美防空司令部也派出战斗机。

奥巴马听取事件汇报

美国国家运输安全委员会宣布,已经派出工作人员前往事发现场调查。

白宫发言人罗伯特·吉布斯告诉媒体记者,这起事件“看起来”和恐怖主义没有关联。他说,总统奥巴马已经听取这一事件的汇报。

在现场进行事故处理的奥斯汀市警察局局长说:“我需要指出的一点是,这是一个孤立事件,没必要发出警告,大家还应该继续像往常一样正常生活。”

共和党议员麦考尔说,国家运输安全委员会正在研究如何预防飞机撞击大楼。


调查

事先放火焚毁自家住宅

当地安全官员说,小型飞机驾驶员名为约瑟夫·斯塔克,53岁,是软件工程师。据推测,斯塔克在撞楼事件中当场死亡。

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报道,这名男子驾机撞入大楼前,放火烧掉自家房屋,“这是一起预谋撞击事件”。

邻居埃尔伯特说,9点15分左右,他看到斯塔克的家着火。在消防员赶到之前,一名妇女带着女儿驾车赶来,哭喊:“那是我们的房子,我们的房子。”

在网上留言抨击税收署

事发前,斯塔克在互联网上留言3000多字,表明自己已无法控制怒火,必须实施撞楼计划。

“什么也改变不了,除非有人作出牺牲,”斯塔克写道,“一旦破碎了,无论你怎么修补,也无济于事……我实在受不了了。”

斯塔克在留言中不仅抨击国内税收署,还控诉一些政治人士、大公司犯下的“无法想象的罪行”,批评美国政府的救市计划。最后,他下结论说:“暴力不仅仅是这些问题的解决办法,更是唯一办法。”

留言中,斯塔克还讲述了自己在奥斯汀辛苦找工作的经历。

在留言中,斯塔克称自己难以找到工作,没有收入,与税务机关两次发生冲突。他认为,“令人绝望的时代呼唤绝望的行动”,他所能做的只有以暴易暴。他说:“我实在是忍无可忍了,我不能看着‘老大’剥光我。”

斯塔克在文章中称:“让我们尝试一些不一样的,接受我肉体的撞击,睡个好觉。”

美联社认为,从斯塔克留言中可以看出,斯塔克早已策划好这起撞楼事件。

据报道,斯塔克在留言最后还写下日期2月18日,签上自己的全名并加注1956年至2010年,这意味着自己的出生及死亡年份。显然,这是一封遗书,可见其早已破釜沉舟,抱定必死决心。

发帖和焚烧房屋之后,斯塔克驾驶一架四座单引擎小飞机,从距奥斯汀50公里外的乔治敦的一个机场起飞,事先未申报飞行计划。

被撞大楼曾遭抗议者袭击

这不是国内税收署奥斯汀办公楼首次遭到抗议者袭击。1995年,查尔斯·雷·波尔克企图对国内税收署位于奥斯汀的服务中心发动炸弹袭击,他直到去年才获释。


链接

美国暴力抗税事件

因对政府征收个人所得税不满,美国发生过多起暴力抗税事件。

1995年4月,纳税人蒂姆西·麦克维因不满税收制度而炸毁俄克拉何马州首府俄克拉何马城一幢联邦政府大楼,致使168人死亡,数百人受伤。

2007年,家住新罕布什尔州普兰菲尔德镇的爱德华·布朗和妻子累计偷逃税款超过70万美元。布朗在被法庭定罪后不仅拒不出庭,还在自家周围设置路障,与一伙支持者据守在自家高墙内,与当局武装对峙。

美国国内税收署隶属财政部,是联邦税务机构。

发现炸机字条 美航班紧急迫降

因受到恐怖威胁,一架从美国科罗拉多州丹佛市飞往加利福尼亚州旧金山市的航班18日被迫在犹他州的盐湖城降落。

盐湖城国际机场发言人巴巴拉·甘恩说,在飞机从丹佛市飞往旧金山市的途中,机上一名工作人员发现了一张威胁要炸机的字条,并将其交给驾驶员。为防止发生意外,驾驶员决定将飞机紧急降落在盐湖城机场。

甘恩说,美国联邦调查局正在对机上乘客进行询问,以确认威胁字条来自何人。 在这架属于美国联合航空公司的航班上,共有193名乘客和6名机组人员。

由于调查正在进行中, 美国联邦调查局拒绝提供任何细节。

他与美税收署抗争20多年

美国联邦调查局初步调查后认定驾驶员为软件工程师约瑟夫·斯塔克。后者发动袭击前曾在互联网上留言,悉数与国内税收署的两次“过节儿”,宣泄对这一联邦税务机构的不满。

人物

据美国媒体报道,在人们的眼中,斯塔克一方面脾气随和,多才多艺,一方面对税务部门极为不满。

小时候在孤儿院里长大

斯塔克妻子的继父库克称,斯塔克在宾夕法尼亚州一个孤儿院里长大。高中毕业后,他离开孤儿院去上大学。1975年至1977年,他在宾夕法尼亚州首府哈里斯堡社区学院读书,但没有毕业。

后来,他作为一名软件工程师在加州工作。他学会了驾驶飞机,业余时间弹弹吉他和钢琴。


创业之路屡遭坎坷

1985年,他在加州创办了一家公司。1986年,美国修改税收法案,加重了像他这样的人的税负。1987年,他花了将近5000美元和1000小时撰文投诉,邮寄给参议员、众议员、州长,但无人回应。他花了无数的时间驱车参加自由职业者的会议,企图反对这一税收政策,但最终发现几个叛徒轻易地破坏了他们的行动。而在他这样做的时候,他没有收入。

几个月的努力之后,国内税收署称他们不会实施新的规定,但这最终成为一句谎言,新规定开始实施。受此影响,他的退休方案化为泡影。他只好拼命工作,每周工作100个小时。

然后,接下来,他又遇到了90年代的洛杉矶经济衰退。美国政府削减加州南部的空军基地,引发当地经济衰退,他也被波及,退休储蓄再次打了水漂。

1999年,他妻子申请破产,同年两人离婚,斯塔克称无力支付1993年至1998年12万多美元的欠税。2000年,他的公司被税务机关以漏税为由停业。

经过努力,就在他的新企业刚有起色的时候,又发生了互联网经济泡沫破灭和“9·11”袭击。美国政府下令停飞所有航空器,旧金山等地数月处于安全警戒中,令他难以去见客户。美国政府拿着纳税人的金钱对航空公司补助几十亿美元,对他的损失却不管不问,任其自生自灭。2004年,他的另一家公司也被停业。

后来他告别加利福尼亚,来到奥斯汀,希望能够有所转机,但却发现情况更糟,工作更难找,价格更低,因为当地几家大公司串通一气,压低项目费用和工资。而司法机构与这些公司狼狈为奸,只为富人服务。

接下来的一年,他开支不菲,却没有挣到钱。于是,他没有报税,但税务局却不干,在没有通知他的情况下将他告上法庭。当他准备向法庭提出抗诉的时候,却被告知已过了时效。这一次,他又损失了1万美元。

近几周怒气冲天

在奥斯汀,斯塔克业余时间还加入了当地民间摇滚乐队“比利·埃利乐队”,担任吉他手。

通过朋友介绍,他认识了库克的继女——一名钢琴师。共同的爱好让他们走到一起。2006年,他们结为夫妇。此前,他们都曾经有过婚姻。2007年,他花了23万多美元在当地买了房。

库克说,斯塔克并未向他谈过关于国内税收署的问题,是他的妻子说的。圣诞节聚会的时候,斯塔克看起来还好。

但是,近几周来,斯塔克的妻子对父母说,斯塔克越来越怒气冲天,夫妻关系也大受影响。2月18日晚上,为了躲开丈夫,斯塔克的妻子带着12岁的女儿住进宾馆。

但次日上午回来,她们却发现房子已经起火,她们的财产被付之一炬。库克说:“他这样做令我很吃惊,但当人愤怒的时候,就会这样做。”斯塔克的前妻对《洛杉矶时报》说:“他是个好人,虽然与国内税收署有矛盾,但是个好人。我现在非常震惊。”


自述

18日,美国人斯塔克在驾飞机撞楼前在网上发帖,内容摘译如下:

如果你读到这篇文章,你无疑会问:“为什么会这样?”这事情很复杂,由来已久。我从几个月前就开始写……

我们从儿时起就被教育没有法律就没有社会,只能是无政府状态。悲哀的是,我们在这个国家从小时候就被洗脑,相信政府为大家维护正义,作为我们贡献和服务的回报。我们被进一步洗脑,相信这个地方有自由,我们应当准备为国父们提出的崇高原则奉献生命。记得吗,其中之一就是“没有代表就不纳税”。我成年后的岁月就是忘记这一废话。

……我从上世纪80年代初开始陷入真正的美国噩梦……一些朋友向我引见了一些研究税法,特别是研究免税的人。正是这些美妙的免税让那些诸如腐败的教会那么难以置信的富裕。我们小心翼翼地研究法律(在这些高薪、资深律师的帮助下),然后开始做那些“大亨们”正在做的事(除了我们不向政府隐瞒我们的巨大利润之外)。

……正是这样,我明白每条法律都有两种解释,对超富阶层一种解释,对我们这些人另一种解释。作怪的正是那些制定和执行法律的人。

评价

一些斯塔克的朋友对撞楼事件感到震惊。在他们眼中,斯塔克只是一个普通人,从未听到斯塔克谈论政治、税收或政府。

他是一个安静的父亲

帕姆·帕克是奥斯汀民间摇滚乐队“比利·埃利乐队”一名乐手的妻子,她说,大家只知道斯塔克是一个安静的父亲,每年都要去挪威一次,探望女儿和孙子孙女。“我读了斯塔克的网上留言,那似乎是他说话的语气,但我从没听他说过类似事情,”帕克说,“他从来没对任何事情表示过不满,也从未因政府而烦恼……他不是一个孤僻的人,有自己的朋友,和大家谈论的也只是一些普通事。”乐队键盘师兼鼓手切尔扎说:“斯塔克为人正直,不抽烟,不喝酒。他有才华,关心一些正常人关心的事情。我从不知道他处于某种崩溃的边缘。在人群中,他是那种不爱说话的人。”

“他撞大楼不是为了杀人”

“我知道他与税收署有麻烦,因为他们让他的储蓄打了水漂。这正是他驾驶飞机撞那栋大楼的原因,不是为了杀人,而是为了摧毁税收署大楼,”斯塔克妻子的继父库克在俄克拉何马州的家中接受电话采访时说。

反思

美高收入者中出现不满

一位美国记者说:“他在网上说,现政府只救助大企业,像他这样的小业主难以生存,只能用暴力回答税务署。总之,他恨政府。”不过,该记者强调说,他毕竟拥有自己的飞机和房产,未必真的像他自己说得那样无法生存下去。还有人认为,斯塔克拥有私人飞机,应当是现政府认定的高收入人士。政府实施的对高收入者增税,以部分补贴中低收入人群医疗保险等的做法,激起了部分高收入人士的不满。这个事件显示,这种不满开始表面化。专题供稿 新华社 中国日报 杨宗

' />

撞楼事件同型号小飞机。

斯塔克在驾机撞楼前放火烧了自己的房屋。

斯塔克

驾机工程师曾两次开办公司、两次遭国内税收署“阻挠”

美国联邦调查局初步调查后认定驾驶员为软件工程师约瑟夫·斯塔克。后者发动袭击前曾在互联网上留言,悉数与国内税收署的两次“过节儿”,宣泄对这一联邦税务机构的不满。

人物

据美国媒体报道,在人们的眼中,斯塔克一方面脾气随和,多才多艺,一方面对税务部门极为不满。

小时候在孤儿院里长大

斯塔克妻子的继父库克称,斯塔克在宾夕法尼亚州一个孤儿院里长大。高中毕业后,他离开孤儿院去上大学。1975年至1977年,他在宾夕法尼亚州首府哈里斯堡社区学院读书,但没有毕业。

后来,他作为一名软件工程师在加州工作。他学会了驾驶飞机,业余时间弹弹吉他和钢琴。

创业之路屡遭坎坷

1985年,他在加州创办了一家公司。1986年,美国修改税收法案,加重了像他这样的人的税负。1987年,他花了将近5000美元和1000小时撰文投诉,邮寄给参议员、众议员、州长,但无人回应。他花了无数的时间驱车参加自由职业者的会议,企图反对这一税收政策,但最终发现几个叛徒轻易地破坏了他们的行动。而在他这样做的时候,他没有收入。

几个月的努力之后,国内税收署称他们不会实施新的规定,但这最终成为一句谎言,新规定开始实施。受此影响,他的退休方案化为泡影。他只好拼命工作,每周工作100个小时。

然后,接下来,他又遇到了90年代的洛杉矶经济衰退。美国政府削减加州南部的空军基地,引发当地经济衰退,他也被波及,退休储蓄再次打了水漂。

1999年,他妻子申请破产,同年两人离婚,斯塔克称无力支付1993年至1998年12万多美元的欠税。2000年,他的公司被税务机关以漏税为由停业。

经过努力,就在他的新企业刚有起色的时候,又发生了互联网经济泡沫破灭和“9·11”袭击。美国政府下令停飞所有航空器,旧金山等地数月处于安全警戒中,令他难以去见客户。美国政府拿着纳税人的金钱对航空公司补助几十亿美元,对他的损失却不管不问,任其自生自灭。2004年,他的另一家公司也被停业。

后来他告别加利福尼亚,来到奥斯汀,希望能够有所转机,但却发现情况更糟,工作更难找,价格更低,因为当地几家大公司串通一气,压低项目费用和工资。而司法机构与这些公司狼狈为奸,只为富人服务。

接下来的一年,他开支不菲,却没有挣到钱。于是,他没有报税,但税务局却不干,在没有通知他的情况下将他告上法庭。当他准备向法庭提出抗诉的时候,却被告知已过了时效。这一次,他又损失了1万美元。


近几周怒气冲天

在奥斯汀,斯塔克业余时间还加入了当地民间摇滚乐队“比利·埃利乐队”,担任吉他手。

通过朋友介绍,他认识了库克的继女——一名钢琴师。共同的爱好让他们走到一起。2006年,他们结为夫妇。此前,他们都曾经有过婚姻。2007年,他花了23万多美元在当地买了房。

库克说,斯塔克并未向他谈过关于国内税收署的问题,是他的妻子说的。圣诞节聚会的时候,斯塔克看起来还好。

但是,近几周来,斯塔克的妻子对父母说,斯塔克越来越怒气冲天,夫妻关系也大受影响。2月18日晚上,为了躲开丈夫,斯塔克的妻子带着12岁的女儿住进宾馆。

但次日上午回来,她们却发现房子已经起火,她们的财产被付之一炬。库克说:“他这样做令我很吃惊,但当人愤怒的时候,就会这样做。”斯塔克的前妻对《洛杉矶时报》说:“他是个好人,虽然与国内税收署有矛盾,但是个好人。我现在非常震惊。”

自述

18日,美国人斯塔克在驾飞机撞楼前在网上发帖,内容摘译如下:

如果你读到这篇文章,你无疑会问:“为什么会这样?”这事情很复杂,由来已久。我从几个月前就开始写……

我们从儿时起就被教育没有法律就没有社会,只能是无政府状态。悲哀的是,我们在这个国家从小时候就被洗脑,相信政府为大家维护正义,作为我们贡献和服务的回报。我们被进一步洗脑,相信这个地方有自由,我们应当准备为国父们提出的崇高原则奉献生命。记得吗,其中之一就是“没有代表就不纳税”。我成年后的岁月就是忘记这一废话。

……我从上世纪80年代初开始陷入真正的美国噩梦……一些朋友向我引见了一些研究税法,特别是研究免税的人。正是这些美妙的免税让那些诸如腐败的教会那么难以置信的富裕。我们小心翼翼地研究法律(在这些高薪、资深律师的帮助下),然后开始做那些“大亨们”正在做的事(除了我们不向政府隐瞒我们的巨大利润之外)。

……正是这样,我明白每条法律都有两种解释,对超富阶层一种解释,对我们这些人另一种解释。作怪的正是那些制定和执行法律的人。


评价

一些斯塔克的朋友对撞楼事件感到震惊。在他们眼中,斯塔克只是一个普通人,从未听到斯塔克谈论政治、税收或政府。

他是一个安静的父亲

帕姆·帕克是奥斯汀民间摇滚乐队“比利·埃利乐队”一名乐手的妻子,她说,大家只知道斯塔克是一个安静的父亲,每年都要去挪威一次,探望女儿和孙子孙女。“我读了斯塔克的网上留言,那似乎是他说话的语气,但我从没听他说过类似事情,”帕克说,“他从来没对任何事情表示过不满,也从未因政府而烦恼……他不是一个孤僻的人,有自己的朋友,和大家谈论的也只是一些普通事。”乐队键盘师兼鼓手切尔扎说:“斯塔克为人正直,不抽烟,不喝酒。他有才华,关心一些正常人关心的事情。我从不知道他处于某种崩溃的边缘。在人群中,他是那种不爱说话的人。”

“他撞大楼不是为了杀人”

“我知道他与税收署有麻烦,因为他们让他的储蓄打了水漂。这正是他驾驶飞机撞那栋大楼的原因,不是为了杀人,而是为了摧毁税收署大楼,”斯塔克妻子的继父库克在俄克拉何马州的家中接受电话采访时说。

反思:美高收入者中出现不满

一位美国记者说:“他在网上说,现政府只救助大企业,像他这样的小业主难以生存,只能用暴力回答税务署。总之,他恨政府。”不过,该记者强调说,他毕竟拥有自己的飞机和房产,未必真的像他自己说得那样无法生存下去。还有人认为,斯塔克拥有私人飞机,应当是现政府认定的高收入人士。政府实施的对高收入者增税,以部分补贴中低收入人群医疗保险等的做法,激起了部分高收入人士的不满。这个事件显示,这种不满开始表面化。专题供稿新华社 中国日报 杨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