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时间昨日晚7时,诺贝尔评奖委员会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揭晓了今年诺贝尔文学奖的得主——生于罗马尼亚的德国女作家赫塔·穆勒。这是连续三年一名欧洲人获得诺贝尔文学奖,预计将再次引发人们对该奖关于授予欧洲作家的争议。

描写无依无靠群体

诺贝尔文学奖评委称其“以诗歌的凝练和散文的率直,描写了失业人群的生活”。“我认为她的作品总隐藏有一股难以置信的力量,她的写作风格非常独特。”诺贝尔文学奖评委会常任秘书长皮特·恩曼评价说,“即使你只读了一半,你也会立刻知道这是赫塔· 穆勒的作品。”此外,恩曼还表示,读穆勒的作品能感觉到她有故事要讲述,这源于她自己作为罗马尼亚少数民族的成长背景,也来自于她对国家、对家庭的审视。

作为第12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女作家,穆勒将享有文学奖1000万瑞典克朗(约合140万美元)的奖金。在得知获奖后,穆勒发表声明说:“我非常吃惊,现在仍然难以置信,无法言及更多。”

欧洲人霸占文学奖

在结果公布前夕,评选人之一的瑞典皇家学院常任秘书恩隆德表示,评审小组在评选得主时过于 “以欧洲为中心”。自日本作家大江健三郎于1994年夺奖后,诺贝尔文学奖几乎都由欧洲人拿下,仅两届例外。在穆勒获奖消息出炉之前,外界认为今年的非欧洲作家夺奖热门人选包括秘鲁的略萨、美国的罗思和奥茨、以色列的奥兹及叙利亚诗人阿多尼斯。

而人口占世界五分之一的中国,至今仍无国民夺奖。作家余光中去年说:“不要把诺贝尔文学奖看作世界文学奖,把它当作西方文学奖就比较好一些,因为它主要就是给西方语系”。

父亲曾当党卫军

今年56岁的穆勒生长在一个讲德语的罗马尼亚家庭,其父母都是讲德语的罗马尼亚少数族裔。她的父亲在二战期间曾经在党卫军服役,母亲在二战后被关进劳改营。特殊的家庭背景无疑给她以后的创作带来不小的影响。

作品遭封杀

1982年,穆勒在罗马尼亚发表了第一部文学作品——名为《低地》的短篇小说集,描写了罗马尼亚一个讲德语的小村庄的艰苦生活,在出版后不久遭到了罗马尼亚当局的审查和删减。

1984年,这部短篇小说集的未删减版在德国得以发行,受到德国读者的热烈追捧,许多读者一口气将这本书读完。由于多次在书中对罗马尼亚政府提出批评,并且担心秘密警察的侵扰,穆勒和丈夫于1987年离开罗马尼亚移民到德国并一直居住至今。

享誉德国文坛

穆勒在德国文坛享有极高的声誉,她的作品获奖无数。她擅长描写罗马尼亚裔德国人在苏俄时代的遭遇,她的作品总能从内心出发,并带着较为浓重的政治色彩。穆勒的大部分作品都以德语写成,不少作品被翻译成了英语、法语以及西班牙语。她的小说《绿梅树的土地》还获得10万欧元的大奖。


德国八个作家得诺奖

1902年狄奥多·蒙森,代表作《罗马风云》,被称为“今世最伟大的惊世巨匠”。

1908年鲁道夫·奥伊肯,代表作《精神生活漫笔》,辩解并阐释一种理想主义的人生哲学。

1910年保尔·海泽,代表作《特雷庇姑娘》,在他漫长而多产的创作生涯中,达到了充满理想主义精神的境界。

1912年戈哈特·霍普特曼,代表作《群鼠》,其在戏剧艺术领域中有丰硕多样的出色成就。

1929年托马斯·曼,代表作《布登勃洛克一家》,称为“在当代文学中具有经典地位的伟大小说”。

1972年海因利希·伯尔,代表作《女士及众生相》,兼具有对时代广阔的透视和塑造人物的细腻技巧。

1999年格拉斯,代表作《铁皮鼓哈里》,在嬉戏之中蕴含悲剧色彩的寓言描摹出了人类淡忘的历史面目。

2009年穆勒,代表作《绿梅树的土地》,作品总能从内心出发,并带着较为浓重的政治色彩。 (本文来源:重庆晚报

' />

德国女作家赫塔·穆勒(资料图)

中新网10月8日电 瑞典皇家科学院8日宣布,德国作家赫塔·穆勒获得2009年诺贝尔文学奖。

个人简介

赫塔·穆勒1953年8月17日生于罗马尼亚,是德国的小说家,诗人,散文家。她曾在提米索拉大学修读德国文学和罗马尼亚文学。1976年,穆勒开始在一家工程公司担任翻译,由于她拒绝和国家安全部门合作,1979年失去工作。随后,她通过在幼稚园教书以及做德语家教谋生。1987年,穆勒与她的丈夫离开德国,在随后的日子里,她获得德国以及海外诸多项目资助。如今她居住在柏林。穆勒于1995年荣膺德国写作与诗歌学会成员,以及其他一些荣誉。1997年她退出德国笔会(她曾加入民主德国分会)。她的作品描绘了罗马尼亚下层人民的凄惨生活,穆勒嫁给了另一位小说家理查德·瓦格纳。 处女作1982年在罗马尼亚用德语出版,并成为禁书,一时引起广泛争议。代表作品有《我所拥有的我都带着》、《光年之外》、《行走界线》、《河水奔流》、《洼地》《那时狐狸就是猎人》等。 中文译本有《风中绿李》(台湾,时报出版,1999)。

' />

?瑞典皇家科学院10月7日宣布,万卡特拉曼-莱马克里斯南(Venkatraman Ramakrishnan) 、托马斯-施泰茨(Thomas Steitz) 和阿达-尤纳斯(Ada Yonath)因对“核糖体结构和功能的研究”做出突出贡献而获得2009年诺贝尔化学奖。

新华网10月7日报道 瑞典皇家科学院7日宣布,美国科学家文卡特拉曼·拉马克里希南、托马斯·施泰茨和以色列科学家阿达·约纳特3人共同获得今年的诺贝尔化学奖,其中约纳特是自1964年以来首位获得诺贝尔化学奖的女科学家。

瑞典皇家科学院常任秘书贡诺·厄奎斯特首先宣读了获奖者名单。他说,拉马克里希南、施泰茨和约纳特因“对核糖体结构和功能的研究”而获奖,核糖体是进行蛋白质合成的重要细胞器,了解核糖体的工作机制对了解生命具有重要意义。

随后,化学奖评选委员会主席贡纳尔·冯·海伊内和评委莫恩斯·艾伦贝里通过投影仪图片展示,分别详细地介绍了3名获奖者的成就。他们介绍说,生物体每个细胞中都含有脱氧核糖核酸(DNA),基于DNA上携带的信息,核糖体便能合成蛋白质,如血红蛋白、免疫系统的抗体、胰岛素、皮肤中的胶原蛋白等。这些蛋白质在生命中具有不同的形式和功能,它们在化学层面上组成并控制着生命。因此,有关核糖体结构和功能的研究能够被迅速应用到实际中,没有核糖体存在,病菌就无法存活,当今医学上很多抗生素类药物都是通过抑制病菌的核糖体来达到治疗目的的。

他们说,3名获奖者通过独立的研究工作,分别采用X射线蛋白质晶体学方法绘制出3D模型来体现合成核糖体的成千上万个原子的位置,他们绘制的模型已被广泛应用于新抗生素的研制,以减少患者的病痛和拯救生命。

在记者招待会上,厄奎斯特拨通了约纳特的电话向她表示祝贺。约纳特在接受媒体现场电话连线采访时表示,获悉这一消息时她非常高兴,从来没想到自己能获此殊荣。她说,虽然自己的研究成果在生命科学中很重要,但仍有许多未解之谜等待科学家们继续寻找答案。

拉马克里希南1952年出生于印度金奈,施泰茨1940年出生于美国威斯康星州,约纳特1939年出生于耶路撒冷。他们将平分诺贝尔化学奖奖金1000万瑞典克朗(约合140万美元)。

获奖者简介:

拉马克里希南1952年出生于印度金奈,目前持有美国国籍。拉马克里希南1971年在印度巴罗达大学获物理学学士学位,1976年在美国俄亥俄大学获物理学博士学位,1976年至1978年在加州大学圣迭哥分校获生物学研究生学位,1978年至1982年在耶鲁大学化学系做博士后,1982年至1999年曾先后在美国橡树岭国家实验室和布鲁克黑文国家实验室等工作,1999年至今在英国剑桥大学MRC分子生物学实验室工作。

施泰茨1940年出生于美国威斯康星州,1966年在哈佛大学获分子生物学和生物化学博士学位,1967年至1970年在英国剑桥大学MRC分子生物学实验室做博士后,1970年至今在耶鲁大学工作。

约纳特1939年出生于耶路撒冷,1962年在希伯来大学获学士学位,1964年在希伯来大学获硕士学位,1968年在魏茨曼科学研究所获X射线晶体学博士学位,1970年她组建了以色列第一个蛋白晶体学实验室,目前在魏茨曼科学研究所工作。约纳特曾因细菌抗药性方面的研究于2008年获欧莱雅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联合设立的“世界杰出女科学家成就奖”。(来源:新华网 作者:和苗 吴平)

' />

信息时报讯 据《中国日报》报道,北京时间10月6日下午5点45分许,2009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在瑞典皇家科学院揭晓,被誉为“光纤之父”的华人科学家高锟、拥有美国和加拿大双重国籍的威拉德·博伊尔和美国人乔治·史密斯三人共同获得这一荣耀。

“他们为日常生活带来许多实用的创新,为科学探索提供了新工具。”评奖委员会在声明中说。评委会说,高锟因为在“光学通讯领域的光传输方面的突破性成就”获得今年诺贝尔物理学奖一半奖金500万瑞典克朗,博伊尔与美国人史密斯因发明“成像半导体电路”而分享另外500万瑞典克朗。

光纤理论引发通信革命

评委会指出,早在1966年,高锟就在一篇论文中首次提出用玻璃纤维作为光波导线用于通讯的理论。简单地说,就是提出以玻璃制造比头发丝更细的光纤,取代铜导线作为长距离的通讯线路。这个理论引起了世界通信技术的一次革命。随着第一个光纤系统于1981年成功问世,高锟“光纤之父”美誉传遍世界。可以说,高锟的研究为人类进入光导新纪元打开了大门。

诺贝尔奖评委会这样描述说:“光流动在细小如线的玻璃丝中,它携带着各种信息数据传递向每一个方向,文本、音乐、图片和视频因此能在瞬间传遍全球。”

星光耀眼与邓小平获评“亚洲风云人物”

据新华社电高锟1933年在上海出生。1949年随家前往香港。1954年赴英国伦敦大学攻读电机工程,并于1957年及1965年获学士和哲学博士学位。从1957年开始,高锟即从事光导纤维在通讯领域运用的研究。1987年10月,高锟从英国回到香港,并出任香港中文大学第三任校长。从1987年到1996年任职期间,他为中文大学罗致了大批人才,使中大的学术结构和知识结构更加合理。在与内地科技界的交流合作中,他主张“一步一步把双方的联系实际化”。高锟于1996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

由于他的杰出贡献,1996年,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将一颗于1981年12月3日发现的国际编号为“3463”的小行星命名为“高锟星”。2000年,高锟与邓小平一起被《亚洲新闻周刊》选为“二十世纪亚洲风云人物”。


昔日艰辛曾为推销理念四处奔走

信息时报综合报道在高锟1966年提出光纤理论时,几乎无人相信世界上会存在无杂质的玻璃,而行为及思想常常出人意表的高锟却坚信自己的理论,他像传道一样到处推销他的信念,他远赴日本、德国,甚至美国大名鼎鼎的贝尔实验室。对于自己相信的东西,他很固执。终于在1981年,经过他的不懈努力,第一个光纤系统面世。

从此,比人的头发还要纤细的光纤取代了体积庞大的千百万条铜线,成为传送容量接近无限的信息传输管道,彻底改变了人类的通讯模式。高锟此前在接受采访时说:“我心里觉得一个人有这样子的好运,能够做一件前所未有的事情,而且做出来的影响是非常非常大的……我感觉很满足。”

家庭生活他爱科研更爱妻子

高锟与妻子黄美芳感情甚笃

信息时报综合报道光纤,是高锟人生中最大的成就,也是改变了他一生的一项实验;而另一项萦绕他一生的实验则是甜蜜的爱情。日前,高锟正忙于写自己的传记。在接受采访时,他表示:“我的传记第一个章节就是写我和太太结婚的情形。”

一提及太太黄美芳,高锟更掩不住满脸的幸福和满足。只要一有机会,高锟就对太太赞不绝口。“你看我每次讲座的电脑程序及幻灯片都是我太太帮我准备和设计好的;对我的演讲很有帮助。记得我在1966年宣读论文时的电脑幻灯片也是太太帮我做的。”

据悉,高锟夫妇现有一子一女,如今都在美国硅谷生活和工作,夫妇两人每年都会抽空到美国探望他们。 (来源:信息时报 作者:王裳)

' />

香港中文大学前校长高锟1996年在“高锟星”命名典礼上。资料图

pic_81.jpg

高锟、威拉德·博伊尔和乔治·史密斯(从左到右)3人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N据新华社电 中新 钟荷

瑞典皇家科学院6日宣布,将200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英国华裔科学家高锟以及美国科学家威拉德·博伊尔和乔治·史密斯。瑞典皇家科学院常任秘书贡诺·厄奎斯特在记者招待会上说,高锟在“有关光在纤维中的传输以用于光学通信方面”取得了突破性成就,他将获得今年物理学奖一半的奖金,共500万瑞典克朗(约合70万美元);博伊尔和史密斯发明了半导体成像器件——电荷耦合器件(CCD)图像传感器,将分享今年物理学奖另一半奖金。

当记者问及今年为何择定两个看似不相干的领域为诺贝尔物理学奖归属,评审委员会解释道,当今信息社会建立在通信基础之上,而光纤传输和图像记录彼此关联,“彻底改变了人们的日常生活”。简言之,3名获奖者“帮助塑造了当今网络社会的基础”。

华裔诺贝尔奖得主(不完全名单)

杨振宁1957年物理学奖

李政道1957年物理学奖

丁肇中1976年物理学奖

李远哲1986年化学奖

朱棣文1997年物理学奖

崔琦1998年物理学奖

钱永健2008年化学奖

高锟2009年物理学奖

成果解读

信息时代的基础

“光流动在细小如线的玻璃丝中,它携带着各种信息数据传递向每一个方向,文本、音乐、图片和视频因此能在瞬间传遍全球。”——诺贝尔奖评委会

在互联网中畅游、欣赏高清晰电视转播节目、与千里之外的友人通话,又或者躺在病床上接受胃镜检查,这些事情改变着人类的生活,但人们可曾想到,这一切都要归功于英籍华裔科学家高锟发明的“光导纤维”,即“光纤”。被誉为“光纤之父”的高锟,用他的发明为人类连通了信息时代。

1966年,高锟发表了一篇题为《光频率介质纤维表面波导》的论文,开创性地提出光导纤维在通信上应用的基本原理,描述了长程及高信息量光通信所需绝缘性纤维的结构和材料特性。在争论中,高锟的设想逐步变成现实:利用石英玻璃制成的光纤应用越来越广泛,全世界掀起了一场光纤通信的革命。

今天,光纤构成了支撑我们信息社会的环路系统。如今,利用多股光纤制作而成的光缆已经铺遍全球,成为互联网、全球通信网络等的基石;光纤在医学上也获得了广泛应用,诸如胃镜等内窥镜可以让医生看见患者体内的情况;光纤系统还在工业上获得大量应用,在各类生产制造和机械加工等方面大显身手。

高锟的发明不仅有效解决了信息长距离传输的问题,而且还极大地提高了效率并降低了成本。此外,光纤还具有重量轻、损耗低、保真度高、抗干扰能力强、工作性能可靠等诸多优点。


数码相机的功臣

电荷耦合器件图像传感器则把光转换成电信号,从而引发摄影变革,令小巧便捷的数码相机走入千家万户。——诺贝尔奖评委会

评审委员会6日通知博伊尔这一喜讯,但尚未联系到史密斯。

发布会上,评审委员会拨通博伊尔的电话,令在场记者得以远距离采访这名诺贝尔奖得主。谈及获奖感受,85岁高龄的博伊尔说:“这真令人激动。

不过,这是真的么?”不少记者微笑回答:“是真的。”“我感觉挺好……不过也有些不好——我还没喝晨间咖啡。”博伊尔告诉大家。博伊尔持有美国和加拿大双重国籍。

博伊尔和史密斯1969年联手发明电荷耦合器件图像传感器,即“数码相机的‘电子眼’”。

博伊尔在电话里告诉发布会现场记者,从普通人所用数码相机到较为尖端的火星探测器,“所用都是类似镜头。如果没有我们的发明,这完全不可能”。

焦点人物

天上有颗“高锟星”

高锟1933年生于中国上海。他1965年获英国帝国理工学院电机工程博士学位,次年与乔治·霍克哈姆着手研究以光纤作为通信媒介这一新技术。高锟1987年至1996年担任香港中文大学校长,现就职于英国标准电信实验室并担任ITX服务公司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高锟于1996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由于他的杰出贡献,1996年,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将一颗于1981年12月3日发现的国际编号为“3463”的小行星命名为“高锟星”。他持有英国和美国双重国籍,现常居中国香港。

2000年,高锟还与邓小平一起被《亚洲新闻周刊》选为“二十世纪亚洲风云人物”。

此前他在接受香港媒体采访,被问及“您发明光纤,发现光纤可以做传输介体的这个理论,您觉得这个是不是应该得诺贝尔奖,为什么到现在没有得”时,高锟表示,“这事你要去问诺贝尔奖金的评判人”。高锟说:“(发明了光纤等让)我很满足,我拿到奖没有拿到奖,完全对我是没有什么意思。”香港特首曾荫权6日透过发言人表示,诺贝尔物理学奖是科学界最高荣誉,他与香港市民衷心祝贺高锟获得此殊荣。曾荫权表示,高锟不单是一位杰出的科学家,亦是一位谦谦君子和有承担的教育家,香港能有一位如此出类拔萃的人物,是香港的无比骄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