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现金赌场app下载:|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欢欢喜喜闹元宵 > 元宵节习俗闹元宵 > 正文

老北京元宵习俗-那些你不知道的元宵事儿

2017-02-07 15:09:43?张善培?来源:北京晚报  责任编辑:蔡秀明   我来说两句

2 灯节催生各种习俗

元宵节除“观灯”外,另一与观灯有关的雅举风俗就是“猜灯谜”, 它也叫“打灯虎”,曾是一项十分有益的文化活动,深受广大群众喜爱。猜灯谜始于汉代,据说是由李广射虎的故事引申而来。逛灯猜谜的人从灯笼上取下谜目(谜语)纸条辩猜,叫“打灯虎”,猜中谜底很不易,犹如老虎难以射中一样,故猜中时也称为“射中”。笔者还记得民国年间,在大栅栏内的同仁堂瑞蚨祥等商铺前都有猜灯谜活动,猜中有奖。那时有商铺曾挂出告示:猜中者“奖苹果三千”,而有一猜中者去领奖,却给的是插着三根牙签的一个苹果,成为当时的街头笑谈。

1949年后,上世纪六十年代之前,悬花灯、猜灯谜的活动,多在劳动人民文化宫及中山公园等群众游园活动中举办,游人众多,热闹非凡。上世纪八十年代后,每逢元宵佳节,在一些公园内和大商场前都曾举办过悬花灯猜灯谜活动。

在旧时,每逢元宵节,北京城乡各地的社火、踩高跷、跑旱船、击太平鼓、舞狮、舞龙灯、小车会、大秧歌等百戏表演,也是节日常见的活动。在过去,北京一些乡镇还有自发组建的花会,元宵节时,他们常奔赴城内或邻村“走会”表演,比如通州的龙灯会,其历史非常悠久,早在清代道光年间,就已有“走会”表演的记载。近几年,延庆、平谷、昌平、顺义等区县的民间花会还沿袭着古老走会民俗,经常在春节和元宵节到前门天街、北海公园等灯会上出演跑旱船、耍龙灯、跑竹马、踩高跷、舞狮等社火演出,深受人们的喜欢。北京这些乡镇的传统社火也被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如今越来越受欢迎,在正月十五元宵节这天,这些习俗在前门大街、大栅栏、鸟巢、三里屯等场所都会有表演。

老北京的灯节还有“催灯梆”和“灯政司”两大景观。明清时灯市非常热闹,直至深夜仍人山人海,官府怕人多闹事,预先雇用10个小叫花子组成梆子队,叫他们在三更时打五更的梆,从灯市的一头走到另一头,不停地敲梆,以误导人们早散市,当时人们管他们叫催灯梆队。梆子队可敲出曲牌,人不散梆声不停,看灯的人转而看敲梆的人,灯市未散,反添一景。

另一景是乞丐们的“灯政司”。明清时,在正月十五这天,京城的叫花子几乎倾城而出,在丐头的率领下,组成一列“仪仗队”。队前有叫花子打着响鞭开道,后面跟着手持讨饭竿子的乞丐,再后面是一片乌合之众,个个手中拿着讨饭的竹筒,狠命地敲。后边还有四个人,手举“纠察”、“弹压”、“回避”、“肃静”的小灯牌和一个写着“灯政司”三个大字的大灯牌。灯牌后面就是用个破椅子充当大轿,让八个叫花子抬着的乞丐头。这位“灯政司”老爷八面威风,指挥叫花子们哪儿热闹就去哪儿,对店铺指手画脚。店家怕招惹是非,赶快扔钱,叫花子们一哄而上捡钱抢钱,灯市里留下一片混乱。1949年后,乞丐这个群体由政府收留,并进行了劳动安置,“灯政司”的习俗也逐渐消失。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