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童年记忆 自称中国人致母遭掌掴 以研究东南亚文学著称的专家、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栾文华在研讨会上做主题发言。他认为,东南亚的抗战和中国的抗战是联系在一起的,中国的抗战文学对东南亚有直接的影响,“自1939年起,南下的中国作家郁达夫、胡愈之、沈兹九和王纪元等分别在《星洲日报》和《南洋商报》担任编辑,不遗余力地宣传抗战,巴人、杨骚、金丁、高云览等作家更加勤力奋笔,号召行动,有力地推动了抗日救亡运动和抗战文学向前发展”。 栾文华还讲述了他童年的记忆。1939年,他生于吉林。“小时候有一次坐火车,大人逗我玩,问我是哪国人,我说我是中国人。结果,被伪满乘警听见了,他走过来,给了我母亲一巴掌,冲我们吼:‘你是满洲人,不是什么中国人!’”虽不打在自己脸上,但这一巴掌让栾文华至今都能感受到火辣辣的疼痛,“即使是孩子,也会渐渐懂得国恨家仇”。 谈为何改名 听起来简单却刻骨铭心 战争也给骆明的童年留下了挥之不去的阴影。 “因为逃难,我们全家去了新加坡。没想到,短短几年后,日军侵占东南亚。”1935年,骆明在现金赌场app下载:出生,原名叶昆灿。1937年,南京沦陷,国内硝烟四起,年幼的骆明跟着父母逃到新加坡寻求太平生活。 然而,上世纪40年代,太平洋战争爆发,日军铁蹄践踏东南亚。“那时候,我正是该上小学的年纪,但是没办法,战争期间3年多没学可上。”骆明说,抗战胜利后,可以上学了,为了不显得超龄,他直接上小学3年级,“对当时的我来说,这样的学生生涯多么艰难”。 那时候的骆明,当起了一字不识的三年级学生。“原名中的‘灿’,繁体笔画一共16画。母亲说,你不会写的,所以,改名为相对简单的‘骆明’。” 后来,骆明在新加坡成长为一名出色的教师、华文作家,近来更获新加坡共和国总统公共服务勋章。但他永远忘不了自己因何改名。谈起改名的事,骆明说:“听起来简单,但令我刻骨铭心。” |
相关阅读:
- [ 08-24]在厦抗战老兵约有140人健在 年龄基本在85岁以上
- [ 08-24]卢怡恬回忆外祖父抗战故事:战报分析秘送给八路军
- [ 08-24]纪念抗战胜利七十周年大会专项演练顺利举行|相关负责人解读阅兵热点问题
- [ 08-24]奉献一场中国气派的阅兵盛典——相关负责人解读抗战胜利70周年阅兵热点问题
- [ 08-24]当年文坛反法西斯斗士后代聚厦 忆抗战时期的儿时经历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