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现金赌场app下载:|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第一届全国青年运动会> 新闻> 官方发布 > 正文

首届青运会开幕倒计时一周年 福州召开动员大会

2014-12-29 15:45:56?程仁山 曾建兵 叶义斌 陈聪文 刘子豪 唐晓童?来源:福州新闻网  责任编辑:陈玮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18日,青运会进入一周年倒计时。

福州新闻网10月18日讯(福州日报记者 程仁山 曾建兵 叶义斌 福州新闻网记者 陈聪文 刘子豪唐晓童)18日是第一届全国青运会开幕倒计时一周年的重要日子,福州市召开迎接青运会动员大会,对最后冲刺阶段的各项筹备工作进行再动员、再部署、再落实。杨岳、杨益民、周振华等市四套班子领导出席会议,省体育局徐正国局长到会指导。

省委常委、市委书记杨岳在会上指出,全市上下一定要紧紧围绕国家体育总局和省委、省政府的总体部署,以决战决胜的魄力、责无旁贷的担当、只争朝夕的气势、争创一流的精神,扎实做好青运会各项筹备工作。他强调,各级各部门要大力弘扬“马上就办”优良作风,争分夺秒,精益求精,坚决打好赛事筹备攻坚战,以一流效率、精品意识、优质服务、现代理念办好青运会;要乘势借力,共建共享,坚决打好城市发展提升战,以举办青运会为契机,充分释放体育赛事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巨大带动效应,抓发展、促城建、惠民生,加快省会科学发展跨越发展;要加强领导,齐心协心,坚决打好组织保障主动战,落实工作责任,强化协同配合,严格督查问责,确保青运会各项工作如期进行,共同谱写“福之州、青之运”的青春华章。

  志愿者接受“迎接青运会、争当志愿者,共青团义务星期六”主题活动日队旗。

青运会组委会常务副秘书长、省体育局局长徐正国指出,经过近3年努力,青运会的各项筹备工作全面步入规范化轨道,省体育局将加强与福州市的联系沟通,齐心协力推动青运会筹备工作有序开展,为把青运会办成一场精彩、特色、节俭、成功的体育大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市长杨益民总结前一阶段筹备工作,对下一阶段工作作了具体部署。他要求,要全面落实筹备工作责任,全力提速各项筹备重点工作,大力加强场馆、运动员村建设改造,迅速提升重点片区、关键节点的城乡环境面貌,精心策划青运会开闭幕式等重点活动,扎实抓好参赛备战,注重加强市场开发工作,着力营造浓厚的社会氛围。

会议由市委副书记周宏主持。各县(市)区主要领导,市执委会成员单位主要领导等参加动员大会。窗口行业代表在会上宣读了文明服务倡议书。

延伸阅读:

青运会的前世今生

全国青年运动会的前身是全国城市运动会,由于国际奥委会设立了专门面向14岁~18岁年轻人的青年奥林匹克运动会,为了更好地和青奥会接轨,2013年经国务院批准,全国城市运动会正式更名为全国青年运动会。

创办于1988年的全国城市运动会,是每4年举办一次、规模仅次于全运会的全国大型综合性体育盛会。前七届城运会分别在山东济南、河北唐山、江苏南京、陕西西安、湖南长沙、湖北武汉、江西南昌举行。

与全运会不同的是,城运会是以城市为单位组团参加,其主要目的是发现和培养竞技体育后备人才,促进城市体育事业发展,为实施奥运争光计划服务。而由城运会“变身”的全国青年运动会,将是我国奥运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坚持完善竞技体育举国体制的重要环节,是调动青少年训练积极性的有力杠杆,更是衡量我国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

4年一届的城运会被誉为发现和培养体育明星的摇篮。邓亚萍、伏明霞、罗雪娟、杜丽、郭晶晶、刘翔……中国体坛许多响当当的人物,都是在城运会这个舞台上崭露头角,随后逐步奠定巨星地位的。

第一届全国青年运动会是建国以来在福建省、福州市举办的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的大型综合性运动会,届时预计来榕的总人数将超过3万人,开幕式活动演出人员和观众将超过7.5万人。

本届青运会共设26个大项、30个分项、306个小项。作为主赛区及开闭幕式举办地的福州市,届时将承担14个大项、16个分项的比赛项目,承担60%以上的比赛任务。

首届青运会将是2015年度中国水平最高、人数最多、最受瞩目的综合性体育盛会,也是展示福建、福州新形象的一次重机遇。“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福州,不仅有坊巷文化、海洋文化、船政文化等特色文化,还有茉莉花、寿山石雕、脱胎漆器、软木画等代表福州特征的文化产物,相信青运会一定会将福州这些特色文化更好地久远传播。

目前,首届青运会筹备进入倒计时一周年,全市上下正有条不紊、干劲十足地准备着,城市面貌也正在悄然地发生着改变,期待福建、福州在2015年给全国呈现一场精彩的青运会,能给中国体坛带来无数的惊喜。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