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现金赌场app下载:|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最美法官> 候选人 > 正文

吴鸿强:做敢于担当 善于创新的一代

2014-11-25 07:12:31??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黄丽红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吴鸿强,男,1986年10月出生,大学学历,法学学士学位,中共党员,现任沙县人民法院少年审判庭副庭长(主持工作)。2012年以来共审结各类民事案件234件,审限内结案率100%,调解撤诉率77.35%,无信访投诉。先后获得全国法院系统学术讨论会论文优秀奖、第五届“沙县十大杰出青年”、沙县政法系统先进个人,荣立个人三等功1次。

作为一名“80后”法官,吴鸿强思维活跃,敢于创新,成立全国首个少年与家事司法服务中心,打造司法维权与社会参与相结合的“少年家事法庭之友”审判工作模式,拍法治微电影,是“沙县十大杰出青年”、“三明市法院刑事审判工作先进个人”、“三明市法院优秀青年干警”,荣立个人三等功一次;他实说实干,善于总结,撰写的多篇调研文章在国家省市级法院系统学术论文研讨会上获奖。

多一份力量 温暖弱势群体的一生

今年初,一起赡养纠纷摆在了吴鸿强的案头。一位失去老伴的官阿婆半身不遂,卧床不起。五个子女在共同签订赡养协议后二个多月,便以各种理由放弃照顾母亲,并把她送回老家。村里帮官阿婆申请了法律援助。

吴鸿强拿到案件后,第一时间赶到官阿婆家。官阿婆的房子已经塌了一半,单独坐落在半山腰,通往老房子的道路也已杂草从生。房子因无人缴费,停了水电。每日只有大女儿从县城赶下来喂养两餐,官阿婆身体非常虚弱。

这件案子如果简单下判,要求儿女支付赡养费,并不困难。难就难在,这并不能完全解决官阿婆的生存问题。吴鸿强详细了解官阿婆儿女的情况,征求村里和官阿婆亲属的意见后,认为,只有将阿婆安置在养老院才能让她安度晚年。

在当地义工组织的帮助下,吴鸿强为官阿婆找到了合适的养老机构——沙县显密吉祥寺养老院。另一边,官阿婆子女也终于就每个月的赡养费用达成调解协议。

吴鸿强没有就此停下脚步。维老维妇维少是少年与家事审判的核心工作,弱势群体权益的维护,涉及社会的方方面面,仅仅依靠法院一家,难以实现全面有效的维护。这起赡养案件,让吴鸿强更加坚定了“司法维权必须动员社会力量”的理念。

今年4月,吴鸿强主持成立了全国首个少年与家事司法服务中心,积极引导妇联、劳动、义工组织、小吃培训中心、爱心企业、养老院、心理社工机构等10多种社会力量,参与少年家事审判的审前社会调查、社会观护、审后延伸帮教、安置庇护等环节,打造司法维权与社会参与相结合的“少年家事法庭之友”审判工作模式,实现法院与职能部门、社会力量的职能互动、资源共享。

其中,在显密吉祥寺养老院设立的“法护夕阳”维权安置点已安置3名失养失助老人,由青年干警与新生少年共同组成的沙县法院“新航”义工服务队已发展义工41人,其中少年犯11人,开展义工活动20多次;附条件缓刑小吃培训基地,已有6名新生少年参加小吃技能培训;已有3000多名学生在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设立的“模拟法庭法制教育基地”接受法制教育……

多一分思考 改变失足少年的一生

2012年,初来沙县法院少年与家事庭时,吴鸿强遇到了一件特殊的盗窃案件。16岁的被告人小余因多次盗窃财产,被以盗窃罪起诉,证据充分,量刑容易。但小余短短两年多时间里,多达几十次的盗窃记录,引起了吴鸿强的注意。

多方了解,原来,小余十二岁便离开养父母,外出生活。由于缺乏监护,染上盗窃恶习。吴鸿强认为,对于青少年惯犯的矫正,需要长期的监管和帮教,培养他们正常的社会生存能力。如果简单将小余判处监禁刑,短短几个月的刑期后,回归社会的小余可能继续重操旧业。

之后,吴鸿强积极联系本地帮教企业和社区矫正机构,让小余有了一份稳定的工作。据了解,工作近一年来,小余用工资赔偿了被害人的全部经济损失,还定期给养父母汇去生活费。

这个案件让吴鸿强深刻体会到,每一个涉少案件都关系着一个失足青少年的命运,法官多一分思考和努力,也许就能改变他们的一生。

据统计,在吴鸿强跟踪帮教的少年犯中,已有2人考上大中专学校,3人获得沙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颁发的职业资格证书,20多人成功在外经营沙县小吃。

多一点总结 创新审判工作的一步

宋鱼水法官曾经说过“案子没有划上句号之前,我永远是一个学生”,这也是吴鸿强的座右铭。在办案实践中,吴鸿强总是带着这种“学生”的心态不停地思考和钻研。

2012年醉驾入刑,吴鸿强主审了一批危险驾驶罪案件。吴鸿强发现传统以月为单位的量刑方式导致危险驾驶罪只有一至六个月6种量刑选择,面对纷繁复杂的个案,往往难以实现量刑均衡,量刑的困惑该怎么解决?

适值最高院推行量刑规范化试点,带着这样的思考,吴鸿强写下了《醉驾犯罪的量刑均衡之路-----基于量刑规范化视野下的实证分析》一文,对相关问题进行了学理研究和实证分析。这篇论文后来在全国法院系统学术讨论会上获奖。他还积极开展附条件缓刑,犯罪记录封存,未成年人意见征求程序等各项少年与家事审判试点工作,不断推进少年与家事审判制度的改革与创新。

今年,他总结近年少年犯罪案件,监制了一部名为《归来》的迷途少年微电影,参加由省综治委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团省委共同主办,以“携手传递正能量,同心共筑中国梦”为主题的“为了明天——关爱青少年彩虹行动”微电影大赛,获得三等奖。

近年来,吴鸿强撰写的《畅通未成年人犯的回归社会之路----探寻新刑诉法犯罪记录封存制度的运行机制》、《在少年司法的柔性运行中彰显司法的人文关怀》等多篇调研文章先后在国家省市各类学术研讨会上获奖,撰写的40余篇文章也被《光明网》、《中国法院网》、《福建审判》、《三明日报》等各级新闻网站及报刊采用。

?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