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现金赌场app下载:|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专题 > 正文

[散文]古镇长卷皆画意

2014-07-25 08:52:40??来源:百花文艺网  责任编辑:陈晓青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时光映衬在土墙上,留下岁月斑驳的痕迹。那些风云变幻的往事,欲语还休的情节,不过是时光长河中偶尔激起的水花,转眼之间,便逝去了踪影…… --题记

引子

历史上,地僻东南的福建曾被中原人毫不客气地称为“蛮夷之地”,至西晋以后,由于大批中原汉族移民为躲避战祸南迁,随之而来的是中原文化便在此的生根发芽。位于福建省邵武市南部的和平古镇,虽然它偏居于闽北边陲的山区,因其坐落于江西通往福建的必经之路上,所以历史上不仅商旅往来频繁,还成为见证汉族文化从中原进入福建后并融入当地文化的积淀和缩影。

和平,古称“禾坪”,意为地势平坦,盛产粮食。这座有着千余年悠久历史和丰厚文化底蕴的小镇,在沉默多年后,于2007年被评为福建省最美丽的乡村之后,在短短的时间里便声名鹊起。国家旅游资源评定课题组负责人、福建师大旅游系主任袁书琪教授对和平古镇的评价为:“一处全国罕见的城堡式大村镇”。而全国著名历史名城保护专家阮仪三教授也认为:和平古镇的建筑保留得不错,整个建筑格局,建筑的风貌遗存基本完整,价值比较高,文化积淀深厚。

在我看来,每一座城镇,都有其独特的一面。和平古镇就是一曲饱含了南武夷乡土气息的山歌,从遥远传唱至今;它不仅是一颗古朴的明珠,从远古璀璨到今天,更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博物馆和山水音画的长卷,在这幅画卷里,沉淀的历史,独特的人文景观和乡土文化使得其中的画意显得更加韵隽意长。而要成为一幅值得典藏的画卷,往往需要品鉴的人用心去体会和领悟,同时投入自己的真情去勾勒,才能使一幅充满历史沧桑的画卷赋予更加鲜活的生命。这种感受需要你把自己融入其中,在行走中发现,在探索中发掘,在思索中领悟,从而真正达到从外在到内在本质的延伸。

在旧时光的风景里凝固

我平常喜欢于行走中观赏沿途风景。在我眼里,自然的山水、风土人情、古老的村落,常常折射着充满地域特色的风情画卷。在绝大多数时间里,我们都是为生存的目的而匆匆行走于世间,对于身边的风景常常漠视,即使有闲暇的时光,也往往会去追求远方那一抹靓丽。其实只要你放慢自己的脚步,做短暂的驻足,稍加留意身边的过往,那么,随着四季的轮回,你就会发现,所有的风景都会随着时间演换出万种风韵,并常常变幻出不同的色彩和心情。

其实,美好的事物往往是在不经意间发现的。和平,听着这名字,就有一种平和安详的诗意。古镇说来也多次去过,却往往都是匆匆而去,匆匆而回。在一次带着悠闲心态前往和平古镇的路上,我用一种欣赏的目光、一种闲适的心情慢慢地走近它,从而发现了古镇真正的魅力所在。

从远处眺望古镇,其市井的喧嚣和其他地方并无二致。一路迤俪而行,一幅山林村野长卷便渐次展现眼前。初始,水田成片,阡陌纵横,田园风光清丽。于渐行渐近中,山峦、农田、小桥流水和错落有致的民居,渐淡渐浓地勾勒出一幅典型的江南农村小景。白云和天空衬托着的民居,没有缭绕的烟雾,没有幽远的钟声,只有洁净的空气在我的身边弥漫着,连同那种平静的、无欲无念的心境。在那层层叠叠黑瓦灰墙的古民居群中,那些高低错落的马头墙上,你可以清晰地看见隐藏在暗处的深绿色苔痕。岁月流逝的痕迹,就藏于午后阳光斑驳的阴影之中,如蔓草般柔韧,展现出抑扬顿挫的变化,如一幅凝重长卷里的中国画,一派古朴、一袭凝重,像一页尘封的历史,潇潇洒洒地漫卷在田野,这画卷仿佛是掩映在青绿山水间的音符,轻轻拔动,便可使你的心灵怦然。

怀着一种宁静而朴素的心境,我的脚步首先抵达的是连接古镇区南北城门的一条长600余米的青石板路,它是古镇最初的主街,街道随形就势形成“九曲十三弯”,宛如一条腾空欲飞的青龙。古街两旁分布着近百条纵横交错呈网状的古建卵石巷道,或长或短,或宽或窄,高墙窄巷,古朴幽远。当今中国古建筑学泰斗、清华大学教授陈志华和省建筑设计院院长、总设计师黄汉民以及省建委高级工程师林萌新等专家学者都不约而同地评价这条古街,他们说:“和平镇保留如此完整的古街区,全国少见,堪称‘福建第一街’”。当我行走其间,就犹如一段远古的故事穿越时空的大门,微笑着向我走来。穿行于古镇青石板和鹅卵石铺就的纵横的小巷,浅浅的凉意便会从脚底沁上来,一丝丝向上蔓延,随着脚步的节拍变幻着并衍生出一份闲适的心情。步入其中的小巷,若遇着无人居住的旧宅,你从窗口望去,在沉寂的黑暗中,总会有一线浅浅的光,小心翼翼地渗过窗棂,在地上散落出别致的花样。有些民居的木质大门,朱漆在风雨的侵蚀下已经辨不出颜色,布满岁月的痕迹,让人浮想联翩。或许,这扇门的背后,会不会留有一段与众不同的故事?这院落的主人是故去了,还是背井离乡了呢?若只是飘落他乡,还会偶尔惦记这儿么?在异地他乡,还会做思乡的梦吗?时间成串滑落而留下断裂的声响,让人不得而知!也许已经逝去的已永远无法考证,而未来想象也无法从中追寻。这一切,或许只能让自己的想象,随门轴吱呀作响的弦声,在些许苍凉的意境中,回味着停留在历史深处的袅袅余音。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