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现金赌场app下载:|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专题 > 正文

记住一座村庄的名字

2014-06-17 00:55:00?卢一心?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陈颖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在中国的土地上,不知有多少座村庄,而一座村庄的名字能够被外界关注并记住,绝非偶然,必有其独特之处。尤溪有个桂峰村,就是这样一个地方。

尤溪是朱熹的故乡。说起朱熹,天下读书人几乎没有不知道的,所谓“北孔南朱”指的就是他。孔是谁应该用不着说的吧?而能够与孔子齐名,足见朱熹的的伟大。桂峰村位于尤溪县洋中镇之东北向,海拔550米,为半高山谷地。四周群山环抱,云雾萦绕,山清水秀,气候宜人,历史上曾被誉为“山中理窟”、“云霞仙境”。2007年,入选中国历史文化名村,从而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参观。

走进桂峰村,你会惊叹于其古建筑所透露出来的古文化品位和层次。因此,可以用一个“古”字来形容和概括,古道、古街、古树、古书斋、古碑刻、古画、古族谱等。据介绍,清代以前的古建筑就有39座,而且,保存还很完整。

不过,尤溪桂峰村也不是一下子就引人关注并被记住的,外界的目光也不是一下子汇聚而来的,而是从历史时空穿透过来。当我们来到桂峰村时,我看见了四下逃窜的河流和山路,而历史就躲在角落里,有的夹在门缝里,还有的藏在墙壁中,以幽远的目光和神情观看和静听我们的到来和脚步声,包括每一位前来参观的游客。历史的呼吸声是厚重和混浊的,桂峰村给我的印象是熟悉和陌生的。

据悉,北宋名臣蔡襄之九世孙蔡长,于宋淳祐七年(1247)承祖训于此避世隐居、耕读传家。非常有意思的是,自肇基以来,桂峰村全村只有一个姓氏,即蔡氏家族,而历史上的桂峰村,人才辈出。据记载,明清两代有进士3名,举人12名,秀才412名。解放后,中专以上达数百人之多。其中大学生107人,硕士7人,教授、工程师多人,难怪有“桂峰无今古,学海有后人”之美誉。

作为名门之后的蔡长,做梦也没有想到,当年,因金兵南侵,小朝廷偏安东南,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自北而南,而择此地而避居隐世,后来,竟会有一条尤溪至福州的官道从桂峰经过。桂峰村因此成了当时尤溪内地达官贵人、商贾小贩和艄排工人往返福州的必经之地和食宿的唯一中转站,这也是桂峰村之所以能够迅速成为繁华之地,并有“小福州”之称的原因。这真是所谓人算不如天算。

屈指数来,自蔡长以来,蔡氏子孙在此已经隐居了760多年了。然而,这里当年的繁华也是有记载的,“四寻客栈五步楼,比屋弦声乐悠悠;梦寐以求寄居地,旅客旋步三回头,”这是当时桂峰情景的真实写照。历史证明,近800年来,蔡氏子孙在这里奉行“耕读传家,经史名世”的祖训,才使文化氛围浓厚起来。蔡氏祖庙拔地而起,蔡氏因此成为方圆百里内的名门望族。整个村落的建筑风格,均依山就势分布于村中的三面山坡上。层层迭迭,错落有致。村中小桥流水,曲巷通幽,真可谓旋踵即景、移步换天。漫步村中,宛如涉足于一片梦中仙境。许多专家学者来桂峰参观后惊叹:“厝厝均有文化,满街都是历史”。这样的记载并非徒有虚名,现保存完好的历史遗迹可以见证。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