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现金赌场app下载:|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专题 > 正文

[散文]柘荣溪口“考古”行

2014-06-16 23:16:51?周贻海?来源:百花文艺网  责任编辑:陈颖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浙江奉化溪口因出了个国民党总裁蒋介石而闻名遐迩,而宁德市历史文化名村——柘荣县乍洋溪口却鲜为人知。乍洋溪口最初引起人们兴趣的是袁氏宗祠里有一块国民党代总统李宗仁题写的牌匾,此外又发现了蒋光鼐、萨镇冰、杨树庄等国民党省部级高官的原始匾额。溪口由此轰动了,省内外游客络绎不绝,人们不禁将这里的溪口与奉化溪口联系和想象了起来。为揭开乍洋溪口与国民党之间“莫须有”的关联之谜,有一年夏天,柘荣县政协委托我和游刃、陈拂岫、庄秀敏、赵冬银等作协会员与文史委委员一行前往乍洋“考古”,了解溪口与国民党的“不解”渊源,我们得以阅读这里的景物、人物和风物。

“一径竹荫云满地,半帘花影月笼纱。鱼翔浅底明如镜,鸟鸣苍穹绿如兰。”这阙七绝一直被用来酿造乍洋的真山真水真性情与溪口的古桥古风古文化的。乍洋是生态柘荣的“竹海茶乡”,溪口则是锦绣乍洋的人文古村,素有“十里翠竹、万担茶乡”之称,系宁德市历史文化名村之一。

溪口的袁氏始祖源于唐代,由河南迁徙而来,崇文习武、耕山种地、诗礼传家已历40多世。仅仅是溪口袁氏宗祠里那些斑驳沧桑、耿介拔俗的古牌匾,就足以隔着岁月的屏风,将既往的陈年旧事娓娓道来。“三条路,四枯井”;“武秀才、文举人”;“李宗仁、萨镇冰”......与纯朴憨厚的老农促膝畅饮村醪佳酿,酒酣耳热之际便有了源源不断的精美传说与玄妙生趣的风云逸事,宛如那条亲昵昵环绕在村边的大小竹溪一样,曲曲弯弯清清亮亮明明澈澈汩汩咚咚。

“三条路”早已草莽丛生,但延伸历史的三行石阶依然能将古代文官武将衣锦还乡时的繁华显赫与洋洋得意浓缩其中。据乡贤袁亦柳、袁宗开介绍,“三条路”中最宽敞、最中心的一条为官道,两旁的则是供部属仆从行走的便道;在古代只有中了状元、探花和榜眼前三甲的孺人武士才有资格走这样风光十里八乡的“三星路”。“四枯井”不枯,其实是官道旁的“饮马井”,前后四口浅井而已。武秀才们早已驾鹤西去,但他们当年练功行武的旧石锁依旧寂寂躺在厅堂里听风沐雨。文举人并未给我们留下一些不朽的诗作,只有那些挂满堂屋的“文魁”牌匾,隐隐透露着这儿原本书香门第。已经有很多乡亲讲不清楚李宗仁、萨镇冰等国民党高官与袁氏宗族的关系,但袁氏宗祠里那些龙飞凤舞、力拔太姥的墨宝真迹却分明喻示着百年国民党与乍洋溪口的历史渊源并不简单。

在一个年代久远的宗祠里遗留几多尘封历史的传家墨匾并不稀奇,但一些民国政要诸如李宗仁、杨树庄、蒋光鼐、萨镇冰、何宜武等人的赠匾齐聚一祠的时候,就不免有些耐人寻味了。溪口村的袁氏宗祠里,就同堂悬挂着他们不同年代题写的匾额。关于这些已经斑驳古朴但仍历历传神的字匾来历,溪口村里的老老少少们大都无法追溯历史予以明晰,但是对民国代总统李宗仁题写的“世泽绵长”的贺匾,却普遍赞同是当时此地的国大代表袁登久进京参加国民大会时向李德邻先生讨得。但那时大江南北的国大代表何其之多,为何李大总统惟独赠字予他?对这一疑问,更为风趣的说法是李宗仁将乍洋溪口与蒋介石老家奉化溪口混为一谈。我想,即便果真如此,那么前后三任的福建省长杨树庄、蒋光鼐、萨镇冰的题字难道也以讹传讹,步其尘后吗?笔者并不愿意如此苟同。溪口牌匾成了人文美丽、迷雾重重的考古悬疑。

据《袁氏宗谱》载,溪口的袁氏始祖于唐朝由河南迁徙而来,迄今已历40多代,繁衍子孙两万多人。翻开溪口袁宗的历史,就不难发现此族原本英雄辈出、代有贤人光宗耀祖。但柘荣的袁姓更喜欢把“皇明开国功臣”袁天禄作为自己的更有代表性和有说服力的祖宗来加以叩拜。袁天禄,字礼文,号东山,福宁州柘洋人,元至顺二年(1331)出生。史载,当时常有“寇盗”骚扰乡邻,袁氏家族组织“泰安社”武装守护乡里(迄今双城镇上城村尚“泰安宫”神庙古迹)。袁天禄身材魁梧,以文武双全而知名,曾著有《东山集》(东山即为太姥山脉主峰东狮山)。随着袁氏兄弟保境安民的功劳厚积,元政府升袁天禄为中顺大夫、福建省参政和行省左丞;长兄袁德文为福宁州尹,二兄袁深文为福宁州同知,三兄袁安文为泉州路同知、昭信校尉,五弟袁达文为福宁州臼巡检。袁氏五虎,威震福宁,并逐渐江山坐大(宁德、古田、连江、罗源、福州均为势力范围)。元朝末年,烽烟四起,朱元璋、陈友谅等农民起义军部迅速发展,战火逼近福建。当时有不少部下力劝已经是福建义兵征行元帅的袁天禄另起炉灶,袁天禄审时度势,为免乡土遭受兵祸,遂密遣古田县尹林文广携带福宁州地图,秘密归降朱元璋。朱元璋对袁天禄的归附大加赞赏,赐书褒嘉。袁天禄以他的识时务者为俊杰,实现了“正欲保境以安民己也”的愿望。

“至正二十七年正月,朱元璋召见袁天禄。天禄于四月到达集庆(今南京),十月被授为江西行省参政。但尚未赴任,即于同年十一月十六日暴卒于集庆,年仅三十七。其妻郑氏失榇归里安葬。袁天禄以归附之功,名列明朝开国功臣之中。”袁天禄的二哥袁深文归顺明朝后官至济宁左卫军、临清右卫军,曾经帮助朱元璋执掌“京杭大运河”的帅印。后来告老还乡回到溪口,围墙筑城,颐养天年,78岁卒。目前,溪口村里的竹溪古城墙遗迹尚存。据《袁氏宗谱》记载,袁天禄的侄孙,也就是溪口袁深文的孙子袁政,于明朝永乐十五年举茂才,转任湖南临武县两路巡检。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