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现金赌场app下载:|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专题 > 正文

八闽第一关——光泽杉关

2014-06-16 19:01:46?王建成?来源:百花文艺网  责任编辑:陈颖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闽北光泽县的杉关,如屏障雄立于闽西北与赣边界上,史称“瓯闽西户”“其冲要推闽陆道第一”,为闽赣要道。由西北入闽第一关,在福建省地方志的关隘条目上排列首位。自古以来是最大的一个关口,称之为“全闽第一关”。现已是福建省文物保护单位。

光泽地处有“福建屋脊”之说的武夷山脉北段,从闽江溯源而上素有“一滩高一丈,光泽在天上”之说。境内山势险峻,岭重嶂迭,险岌崎岖,壑谷幽深莫测。哑口而成关势,不假人力而成。著名的杉关位于光泽县止马镇以西6公里的杉岭处,依杉岭而设,建在山脊之上,要道为关口,地势险峻。左有猪石山,右有黄狗山,东北西南杉岭山脉走向,绵亘巍峨,呈现铜墙铁壁之势。据清光绪版《光泽县志》记载,杉关始建于唐广明元年(公元880年),至今已有1100多年的历史。为其“控四周之上游”“控江右而扼瓯越”“枕江闽之界之冲,凭全省金瓯之势”而建关。初建关“岭高道狭,仅容单骑”。到明洪武年(公元1370年)“增雉堞,悉以石门,而阁其上”。清咸丰七年(公元1857年)毁于兵燹。清光绪四年(公元1878年)复建。两翼关墙高四五米,下宽上窄,长约1500米,大多利用山体为基础,条石垒砌,外侧十分陡峭,内侧比较平缓易登,有的地段有蹬道。墙上有墩口,墙内有站道,都为防守遮挡和观测关外之用。关内都有小路通往关墙和关门。关门当道而设,道宽约5米,有铁皮圆钉包裹厚板产让启闭,门后横杠石卡。关门建筑木石结构,为二层关楼,两旁门墩上有关房,与关楼相接,坡形瓦顶,高高耸立,雄踞山口,令人生畏。关内为闽地,地势险要高峻;关外为赣境,地势渐平缓。一看就是用兵之地,易守难攻,进可攻,退可守,大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清闽北名士柯钦锦游此关而题“表裹江闽”而赞其险要。关门侧墙上至今镶的“闽西第一关”的石匾是乾隆34年(公元1769年)而立,气派雄伟。关立于杉岭,四周杉树成林,郁郁葱葱,故有杉关之称。风啸杉林,四壑起应,如伏兵千万,更增添关的威势。从赣地向关内仰视,关门立于山顶路口处,两翼高大关墙沿山脉延伸,连绵壮观,气派雄伟,如一道天然的屏障护卫着八闽大地。

杉关自唐朝以来都是八闽军事要塞,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历代战火不熄。明朝《儒学改建碑记》云:“闽于方域,东西垠也。宸山襟海,另开局面。从北而来,必由三关:中为大关,则崇安当之;东为小关,则浦城当之;西为杉关,光泽当之。而川、湖、江、广,从杉关为优。则光泽咽喉之地也。”史料记载宋朝的韩世忠、元朝的王溥、明朝的张楷、清朝的许贞等许多著名的将领所部都奉命镇守过此关。明朝朱元璋使大将胡廷瑞从陆路督师入杉关,定闽中。从南宋绍兴元年(公元1131年)至康熙十五年(公元1676年),封建王朝凭据杉关镇压农民起义军就达10多次。宋朝的范汝为、元朝的陈友谅等农民起义军皆由杉关入闽,打击统治者。清同治三年(公元1864年),太平军三千余人出闽,经崇仁,绕金陵,出杉关而入江西。1922年吴佩孚一部驻杉关四个月之久,以防守福建江西等地。1933年中国工农红军扼据杉关,出击江西黎川洵口守敌,歼灭国民党一个师。闽中三年游击战争中,由黄立贵、吴先喜率领的闽北独立师出入杉关杉岭一带,牵制了敌人大批的兵力,给予敌人沉重的打击。

杉关历经一千多年,历代不断修葺加固,保护完好。直到1934年修建闽赣公路时,从此关贯穿而过,将关楼拆而复建。1955年修鹰厦铁路时,有妨汽车运输器械不便而拆除关门,两翼城堞尚存。后多次公路改造,关上关门仅存关口和两门墙遗址,两翼沿山脉走向的关墙的有近千米保护完好,但长满了草木青苔,标志着年代的久远。唯有那乾隆年间立的,镌刻着楷书“闽西第一关”字样的,长约1.4米、宽0.56米、厚0.21米花岗岩石质的大石匾和民国29年县长熊家驹立的“杉关”行书字样的大石匾镶嵌在关墙上,让人景仰此关当年的雄风和传奇色彩。而今不断有人来此游览,凭吊这八闽古战场的风采。站在关口,漫步在关墙道上,抚摸褐色的墙石,俯瞰关外内,油然从心中升起一种豪迈,一种君临天下的感觉。可以想象在那久远兵革战乱,当年统治者如何凭借这里的险势,争夺自己的利益,巩固自己的政权,让人民饱受这战火的煎苦。

杉关,自古以来既是军事要塞又是闽赣两省南来北往的陆行交通要道。而今天的杉关,仍是闽赣两省的交通要道,著名的阳杉公路和黎光公路都通过这里。为两省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作出巨大的贡献。两省边境人民仍旧习性相通,民俗相近,语言相同,相互交流,互通有无,促进两省的经济社会事业的发展。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