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现金赌场app下载:|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专题 > 正文

从穷山村到都市“后花园” ——亲历延平上洋三十年

2014-06-16 17:38:51?于晓雨?来源:百花文艺网  责任编辑:陈颖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然而,住在这人间仙境里的上洋人,却祖祖辈辈过着穷苦的生活。村里很少的几垄土地,金黄的稻子闪着耀眼的光芒。十来个年轻的农民光着脚丫和上身满山野挖笋、找蘑菇。村民说:“粮食不够吃,吃饭靠救济,没法子呀!村民走出大山,再也不愿回来”!这里曾是传说中张果老炼丹的地方之一,这里是传说中神仙“修成正果”的宝地!而生活在这里的农民却祖祖辈辈就从没有摆脱贫困的命运!

我们看到全村都是居住的简易搭盖或木板房或土墩房,门口泥土路上堆满了人粪和猪粪,苍蝇嗡嗡乱叫……小孩子全光着脚。我们坐在农民家里,见周围憨厚的农民个个都光着脚丫,衣衫破旧,有不少还露出黑红的皮肤,全身散发着因几天没洗澡而产生的臭味。中午吃饭,他们拿出煮熟的地瓜,我却两眼含泪,地瓜也没能咽下一口。农民穷啊!他们舍不和吃啊!都拿来给我们解放军吃,我们怎能吃得下……解放这么多年了,为什么我们的农民还这么苦?这是为什么?

一晃若干年过去,转眼到了90年代初期,改革开放的春风也吹到了上洋村这个小山村。这时的我,已从部队转业到南平地方工作。这期间,我经历了入党、提干、转业、择业等人生的诸多转折,而我心中一直牵挂着的上洋村的命运也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此时,我有幸以党报记者的身份多次地跟随四鹤办事处张水源书记跋山涉水、不畏艰险、不怕疲劳、不辞辛苦、没日没夜地走遍峡源峡谷中的山山水水进行勘察、拍照,使我亲眼看到村民那种对开发溪源景区从怀疑到跟随再到肯定的眼神,使我看到从市里到山村的天堑变通途的全过程。于是,我被像张水源这样忠实履行党的方针政策、一心为老百姓造福、谋利益的党的基层干部的行为感动了!从张水源任四鹤办事处书记第一天起,他就被溪源景区的人间仙境而倾倒,他发誓一定要把溪源景区推出来:“是美女就供大家欣赏!”我永远不会忘记,为了有效地把风景区推出,他亲自带上雨衣雨鞋和干粮,连续几天甚至半月都住在上洋村里,当他发现潜藏在万丈悬崖深处的罕见瀑布群后,他是那样欣喜若狂,如同孩子般情不能禁……他亲自拍照、亲自撰文在媒体一发表,他还多次请来文史专家学者和大学教授,召开溪源萧公文化研讨会,增加景区文化含量;他亲自给各个名胜古迹遴选初名,然后再公开向社会征求意见,他不遗余力把三农政策落到实处。溪源景区逐渐推广宣传开来,这位生闽北本地的“养在深闺人未知”的绝色美女,终于大大方方地走到了现代的“T型台上”。

如今溪源仙境,早已成为福建名胜中的“小武夷”,南平人的“避暑山庄”和“天然氧吧”、“祈福圆梦”的神通圣地……我亲眼看到,当年我的那些“穷朋友”如今大都是身家百万或数百万的“山庄老板”,居有别墅或宾馆、出有大亨式的小车,全身都是名牌打扮。当年的袒胸光脚的年轻人,个个都有忙着用旅游环保车接送游客……村书记陈堂春“发福”的身躯看上去像个弥勒:“哈哈……我们这个村过去是守着仙境受穷,今天我们坐在家里赚钱啊!”村民高兴地说“现在旅游开发宣传力度加大后,游客是逐年增多,在没有取消旅游黄金周时期一个星期光门票就进帐50——100万元,取消“黄金周”以后,节假日的收入仍然不减。

我亲眼看到,福建省几家著名的旅游公司的推荐名单上,南平“溪源峡谷”赫然在目。我亲耳听到延平区旅游局长(曾任四鹤办事处书记)宣布:2007年12月溪源峡谷被中央有关部门正式批准为国家3A级旅游景区。为了景区永远的绿色,上洋村还不惜花40万元巨资建起一座现代化的生态污水处理厂,为保证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溪源峡谷声名大振、四海名扬,不仅吸引了省内游客,连附近临省的江西、浙江游客也纷至沓来。真正是“看过的都说好!”福建省原人大常委副主任黄文麟先生在前年不顾七十高龄,亲临溪源景区游览调研,对如此天然仙境十分赞赏,并高兴地与李姓农家山庄的老板合影留念。我从照片中分明看出:黄老那微笑中包含的欣慰和满意。1960年代,中国大文豪郭沫若曾来南平一游,挥毫写下赞美诗句:“舟船无日夕,仿佛在渝洲”。如今郭老若健在再来南平,恐怕一定先选择溪源峡谷,甚至会感慨“胜过在渝洲吧。

30年弹指一挥间!而我所见证亲历的上洋村30年来的巨大变化,却是这个村祖祖辈辈百年梦想啊!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