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遏制人情消费> 相关报道 > 正文

人情消费多礼重情意轻 经济负担 精神污染?

www.fjsen.com?2013-06-26 16:53? 吴礼建?来源:齐鲁网 我来说两句

  结论

  交流单一性的揭露者


  婚丧嫁娶、节日送礼本是一种民俗文化,但随着社会的进步,物质生活大大提高,很多人把这种人情消费当成了攀比,变成了要面子。这种风气的形成,原有的“礼尚往来”就成了人情消费的负担。

  据调查,人们进行人情消费的对象主要是:朋友(71.0%)、亲戚(67.1%)、长辈(51.8%)、同事或同学(48.1%),还有领导(28.1%)、老师(17.1%)及一切社会关系(21.7%)等。这正好反映了当下亲朋好友之间的交往过多依赖于人情消费,把人情消费当成了拉近距离、维持感情的一根“万能纽带”.这是把以前简单的礼尚往来的民俗文化进行扭曲化,把人情消费泛滥化,更是人际交往方式单一的瓶颈化特征。

  种类繁多的人情消费,比如婚嫁送礼、逢年过节送礼、同学同事聚会、压岁钱、生日寿辰、祝贺乔迁、看病求医、职场打点、升学拜师等,看来是体现出人际交往的复杂性,但这一复杂性的层面下,都通过送礼来完成,正说明了当下社会的浮躁,对人际的交往,人与人之间感情的维持都没有耐心。本需要时间来完成的人际交流和感情维持,也快节奏地、简单地通过人情消费来完成。

  在这样的情况下,人情消费这种简单而又有面子的做法,自然就会成为解决亲朋好友之间交流方式出现单一性的“万能之法”.于是,人情消费就戴上了负担的“枷锁”.

  要想改变人情消费成负担的现状,从“大力宣传节约、简化精神,提倡礼轻情意重;倡导朋友、亲戚之间互免礼节费用;严肃党风政纪,狠刹腐败式人情往来;遏制节假日礼品奢侈包装现象;培育一些打理礼节事务的社会组织,对群众人情消费进行合理约束和引导”等方面来做,也只能治标不治本,还得从个人观念的改变开始,同时拓宽人际交往方式的渠道,来减轻人情消费的重荷。吴礼建
  • 责任编辑:林洪熙
  • 打印
  • 收藏
  • 【字号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
页面无法找到_申博体育_现金赌场app下载--在线*官网@
 
页面没有找到,5秒钟之后将带您进入首页!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