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专题> “走基层 转作风 改文风”活动> 媒体行动·基层系列报告 > 正文

宁化丁坑口村:“叶超英的娘家来人了!”

www.fjsen.com?2012-04-09 08:54? ?来源:东南网 我来说两句

东南网-福建日报4月9日报道 记者 项裕兴 通讯员 俞祥波 张丽(京力)

“叶超英的娘家来人了!”6日,宁化县安乐乡丁坑口村村支书罗石生很高兴,该村村民叶超英结婚8年了,娘家人首次从江西过来走亲戚。

“我2004年结婚,娘家人一直都不愿意来。”村民叶超英说。

为什么?

“家里穷,连住的地方都没有。当初谈对象时,我不敢让家里人过来看,看了肯定不同意这门婚事。”

叶超英娘家在江西吉安。2003年,在福建打工的她与宁化安乐乡小伙方上春好上了。婚后生了一个男孩,两人还领了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随后一起外出打工。

“挣的钱不多,又挂念孩子,想回家里干,可又一时找不到赚钱的门路。”2008年,方上春夫妇萌生返乡的想法。恰好乡里的计生干部和村干部走访,了解情况后,建议他们开豆腐皮加工厂。

“方上春的叔叔会做,他自己也掌握了技术,叶超英又勤劳持家,肯定成。”安乐乡党委分管计生的陈彬副书记回忆说,作为独男户,方上春是计生扶持对象,政府尽量帮他致富。

缺资金,方上春自己借一部分,村里除了帮他申请计生小额贴息贷款外,还到处帮他筹措挪借;用水量大,村里贴钱并协调各方,新装一条600多米的水管到户;建沼气池,协调申请补助资金1万多元……

方上春的豆腐皮加工厂很快建了起来,为了更好地利用豆渣,在计生干部支持下,又建了一个养猪场,豆子做成豆腐皮,豆渣用来养猪,猪粪排入沼气池,沼气用于生产生活,一条完整的绿色产业链形成了。

如今,方上春每天要用掉75公斤豆子做原料,产出50公斤豆腐皮,年销售额超过20万元。此外,养猪场一年出栏量在70头左右,也是一笔不小的收入。

方上春富了,罗石生说:“该请娘家人过来,他们看到你这样的生产致富势头,肯定高兴。”于是,叶超英正式邀请娘家人来走亲戚。

看了豆腐皮加工厂、养猪场及一家子铆足的干劲,叶超英的母亲康大妈很高兴:“原来超英把这个家藏着掖着,我不放心,现在心里的石头终于落地了。生产势头好,又有村、乡和县里的计生扶持,以后一定会更好。”

“妈,您不会不开心了吧?我和上春还计划赶紧把房子盖起来,您就在这多住段时间吧。”叶超英的话,惹得在场的乡村干部和康大妈笑出了声。

  • 责任编辑:黄丽红
  • 打印
  • 收藏
  • 【字号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