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西是中央苏区的半壁江山和经济中心
www.fjsen.com?2011-04-25 13:15? 吴升辉?来源:福建党史月刊    我来说两句

在丛山之中的小山城,创造出中央苏区“红色小上海”。军阀统治时期“农辍于耕,工失于肆,商罢于市,百业凋零,金融纷乱”的山城汀州,自从福建省苏维埃政府在这里成立,并实行“搞好经济工作,建立产业银行,继续办好闽西银行。鼓励群众自办各种信用合作社,以支持生产的发展和办各种合作社”之后,一跃成为商店林立、市场繁荣、航运发达的“红色小上海”。这里有一大批的公营工业,有红军被服厂、中华织布厂、红军斗笠厂、汀州弹棉厂、四都兵工厂、濯田炼铁厂、熔银厂、造船厂、熬盐厂、樟脑厂、砖瓦厂、石灰厂、造纸厂等等,支撑起中央苏区的骨干工业体系。这里有造船、农具、织袜、铸锅、雨伞、油布、烟丝、染布、陶器、制糖、榨油、锡纸、硝盐、樟脑、竹器、木器、砖瓦、缝衣、竹篓、造纸等各种各样的生产合作社,生产着各种丰富苏区生产生活的产品。这里有中华苏维埃银行福建省分行、闽西工农银行、对外贸易分局、粮食合作社、消费合作社,保障和促进着经济快速的发展。在战火硝烟的年代里,占据中央苏区经济中心的地位。

在贫瘠的土地上,创造出中央苏区的“乌克兰”。地处武夷山麓的宁化县,低山、丘陵、盆地占全县总面积的96%,素有“八山半水一分田”的说法。历史上由于土壤肥力差且水利资源缺乏,严重制约农业的发展,当地农民只能以“地瓜当饭饱”。苏维埃政府发展农业的政策,鼓励恳荒的法令、整顿水利的措施,以及耕田队、劳动互助社、犁牛合作社等,焕发出农民极大的生产积极性。宁化原有荒田达2万多亩,在苏维埃政府“完全消灭荒田”的口号下,荒田迅速大部化为良田,粮食产量大幅度提高,成为中央苏区征集粮食的重点县,享有中央苏区“乌克兰”的美誉。就从1934年宁化县的征粮情况便知宁化得此美誉是当之无愧的。1934年2月,根据中央“开展收集粮食的突击运动,为解决粮食而斗争”的号召,中央粮食会议将宁化划为开展收集谷子突击运动的区域。仅用一个月的时间,宁化县就收集粮食3万多担,现金37万元,成为中央苏区收集谷子最多的县份之一。同年,在中央苏区开展的节省三升米捐助红军的群众运动中,下达给闽赣省3400担的任务,结果仅在宁化就征集到7480担,泉上和彭湃分别完成4000担和19000担,占闽赣省总任务量的60%。随之,在中央苏区秋收借谷60万担的运动中,宁化仅用一个月的时间就完成3400担。本身并不富裕的苏区人民,以“愿自己节省一些,借给红军,使他们吃饱饭,打胜战”的无私精神,创造着支撑着中央苏区的物质供应。

责任编辑:黄丽红
相关新闻
更多>>视频现场
更多>>囧视频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