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专题> 辉煌“十一五”> 民生 > 正文
辉煌十一五·2006-2010:温暖人心的民生答卷
www.fjsen.com?2010-10-18 16:09?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我来说两句

更加关注困难群众疾苦

民间疾苦,枝叶关情。党和政府把更多关注的目光投向困难群众,把更多的财力物力投向民生建设的薄弱环节。

“十一五”开局的2006年,我国全面取消农业税,结束了持续了2600年的种田交税历史,也拉开了之后5年为数亿农民减负增收的大幕。“多予、少取、放活”,好政策如同和煦的春风,催生了大地的活力。从2006年到2009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从3587元增长到5153元,年均实际增长8.3%,比“十五”的平均增速加快3个百分点,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也由2005年的45.5%下降到2009年的41.0%。

还是同一年,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了《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这份9000多字的文件,涉及农民工工资、社会保障、公共服务、权益保护等方方面面,通篇贯穿着一条原则:“公平对待,一视同仁”。从“简陋工棚”到“阳光公寓”,从“流动的花朵”到“进得去,读得起,学得好”,从暂住证、务工证到选民证、医保卡、工会会员证,对农民进城务工的一些歧视性规定逐渐消除。到今年6月底,全国农民工参加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失业、工伤保险人数分别为2950万人、4475万人、1811万人、5876万人。

“十一五”期间,我国全部免除了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并对贫困家庭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并补助寄宿生生活费。“两免一补”,让至少1.5亿农村家庭受益,平均每个小学生年减负140元、初中生减负180元,贫困寄宿生减负500多元,还使大量辍学学生重返课堂。

“十一五”期间,我国贫困地区百姓的生活日益改善,少数民族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加强,而全面落实艾滋病防治“四免一关怀”等措施,更体现出政府执政为民、对人民负责的精神。

“义务教育、公共卫生、社会保障、社会救助、促进就业、减少贫困、防灾减灾、公共安全、公共文化、基础科学与前沿技术以及社会公益性技术研究、国防等公共服务领域的任务,是政府的承诺,各级政府要切实履行职能,运用公共资源全力完成”——“十一五”规划中的这段阐述分量十足、字字千钧。

走过5年,“民生答卷”让我们看到生活的切实改善,体味到党和政府对群众利益的深情牵挂。下一个5年,我们必将描绘出更加精彩的“民生蓝图”。

责任编辑:林洪熙
相关新闻
更多>>视频现场
更多>>囧视频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