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南芗剧与台湾歌仔戏交流初探
www.fjsen.com?2009-11-05 21:32? ?来源:福建艺术
我来说两句
闽台人民不但语言相通,而且习俗相同,每当婚丧喜庆、社火神诞、民间节日期间,一些“歌仔馆”里清唱艺人,便吸收车鼓、采茶等形式,手持乐器,走出馆舍进行踩街演唱,于是出现了一种新的形式叫“歌仔阵”。随后,他们又从四平戏、梨园戏中吸收角色化妆和有关剧目,在晒谷场或街头空地上用草索圈地表演一些小节目,当时人称“落地扫”。从“歌仔馆”到“歌仔阵”再到“落地扫”,标志着“歌仔戏”从曲艺向戏剧剧种的发展。
比较普遍的看法认为,台湾歌仔戏正式形成于清末及民国初年。据《台湾通志》记载:“民国初年,有员山结头份人歌仔助者,暇时以山歌遣兴,所唱歌调,每节四句,每句七字,即[七字调],传授门下试为演出,名曰‘歌仔戏’。”
台湾学者陈建铭这样描述早期歌仔戏:“全是男演员,旦角穿上女人的花彩裙,化上浓妆,头包一条红头巾,丑角鼻梁涂上‘鸟屎白’,小生常用一把扇。”
相关新闻
更多>>视频现场
相关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