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蹲式窗口”不只是一个窗口问题

2017-04-20  第058期

随着《人民的名义》的热播,剧中被达康书记批评的光明区信访局低矮的窗口给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而在现实生活中,不少“蹲式窗口”最近也浮出了水面,先是郑州市社保局办事大厅被报道窗口设计不合理,以至于办事民众“站也不是,蹲也不是”,后是湖南株洲火车站派出所的制证点,因窗口距离地面80厘米,办事群众不得不蹲在地上咨询。

透过办事窗口 群众看到的是政府形象

都说艺术源于现实,又高于现实。但是,从最近接连出现的“窗口事件”来看,现实远比戏里更“精彩”。想象一下,一个成年人在公共服务窗口或蹲或跪,个人的尊严跌份不说,职能部门或政府的形象是不是也由“窗口”变“创口”了呢?[详细]

冰冷的玻璃隔断,隔开了办事群众与职能部门的距离;低平的窗口设计,矮化了政府在人民群众心目中的形象。有部门解释,这样的高度符合国家相关标准。但可想而知,这些窗口背后的服务思维,却不符合人民群众的需求。[详细]

蹲式窗口长期存在 说明公共管理服务太粗糙

蹲式窗口长期存在,表明服务单位和办事群众之间,缺乏一种稳定的意见表达机制,以及一种有效的受理反馈机制。双方没有良性互动,百姓即便感受到不适,也无法下情上达;就算讲出来、说出去,恐怕也难以对现实产生影响和作用。久而久之,大伙儿没地儿说也就不愿说了,加剧了部分公共部门维持现状的惰性,导致公共服务水平的下降。[详细]

要整改的不只蹲式窗口 还有“蹲式窗口”思维

“蹲式窗口”虽然火了,但只是政务窗口的一种表现形式而已。只要政务窗口的角色没有摆正,就能在很多方面都让群众感到为难。当前,在向服务型政府转变过程中,很多政务窗口不断转型,甚至提出了办理时限、办事结果、办事评分等具体措施,但跟一些社会化服务比起来依然差得很远。[详细]

现在,吸取“蹲式窗口”这样的教训为时不晚。但最重要的是,蹲式窗口不只是一个窗口问题,要透过它去提高整个公共服务的意识,才能让教训不在历史中延续和重演。[详细]

从现实来看,蹲式窗口还只是“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的一个注脚而已。希望城市管理者能执着于服务细节的完善,在公共服务的供给上精益求精,真正做到为人民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