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裸奔”维权,有必要对此百般挑刺吗

2015-12-14  第022期

自退休官员毕国昌自曝“被三亚城管欺负得只剩裤衩”以来,该事件已经过去了一周,但还没有结束。近日,一则名为《最新视频铁证!扒开毕厅长的丑陋嘴脸!》的文章在网上再次引起热议。文章用多段监控视频证实,毕国昌当天在自行车与衣物被城管扣走后,并非如其自述的“虚弱地走到市政府”,而是打车前往市政府,并在过程中回过一趟家。毕国昌也承认自己存在说谎行为并向公众道歉。 [详细]

维权确该实事求是,但放大维权者缺陷不提倡

没有人会否认,即便是维权也应该明明白白,但更不应收获认同和提倡的就是放大维权者的缺陷,甚至为维权者设置隐性的“道德标准”,仿佛私德有亏,就不配维护自己的正当权益的做派。

本质上来说,一套正常的维权体系下,普通公民和维权者本无需在维权上“花心思”甚至是“不择手段”。就此而言,毕国昌式维权得以发生,不过是整个社会对于正常维权渠道信任度不够的一道缩影。 [详细]

更值得追问的是,监控画面如何泄露

事件后续曝光后,人们的第一追问,应是那些针对维权者的监控画面是如何被精心剪辑并被曝光的?显而易见的是,如果维权者是被公权力“起底”,其所折射出的“报复”心态,或将可能作用到每一个人的身上;如果个人的行踪可以随意被披露,可能被曝光的又何止是毕国昌?所以,这样的后续曝光,其实令当地相关部门陷入了更大的被动之中。 [详细]

实质上,毕国昌夸大遭遇,仍属于“弱者的反抗”

平心而论,尽管毕国昌在维权过程中,有虚饰夸大的成分,但这并不能掩盖三亚城管执法方式上的简单粗暴,也无碍于毕国昌是一个受害者的事实。

毕国昌在公共空间撒谎的确不对,但他为达到维权目的,编造夸大其遭遇,也是为了制造一些眼球效应,以更快实现其维权目的。作为有多年媒体工作经验的媒体人,他深知一介平民在遭遇公权不公对待时维权的艰难,所以,他用“裸奔”来引起注意,用说谎来夸大自己的遭遇,本质上,这仍属于斯科特所说的“弱者的反抗”。 [详细]

于当地而言,要挽回形象有更重要的事做

即使面对这样一起双方有错的事件,似乎也不该“各打五十大板”,更多的板子还是应该打到公权一方的身上。如果政府部门或明或暗地使用不当手段,其对社会氛围的毒化,和对公民权利的伤害,将远大于一位退休老人的不当行为。 [详细]

改正错误的方法,不是努力寻找对方的错误,不是“反转”,而是反思。于当地而言,要挽回掉分的形象,更重要的是尽力修复自身旅游环境、维权环境、法治环境上的不足。 [详细]

为何普通百姓遇到类似事情,不是通过正常渠道维权,而需要依靠噱头,以近乎受辱的方式来实现舆论倒逼?这才是真正热爱三亚的当地政府、相关部门以及当地人最该思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