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只老虎死了,死于本可避免的饥饿、疾病,死于曾承诺给予它们幸福生活的安居之地,死在臭气熏天的铁丝网和水泥房里。如果仔细探察,还可以断定,它们死于一整套完全失效的机制。

这套为保护野生动物而设立的机制,被11只老虎的死亡从头到尾全盘否定了。它选定的管理者,以缺乏资金为由削减食物和医疗,甚至有人说,饿死老虎是一场为要挟政府而策划的阴谋;它指定的监督者不闻不问,在此问题上形同虚设,甚至居然满心委屈,并令人惊讶地声称,自己已经“仁至义尽”了;而它的法律,对于如何保护这些被圈养的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甚至没有提及。

发生在沈阳森林野生动物园里的风波是属于老虎的悲惨,也是加诸这个社会之上的羞辱。

对这些处境凄惨的动物抱以再大的同情和怜悯都不足为怪。这不只是因为我们正处于一个传统虎年的开头,也是因为,对于那些我们愿以最大努力保护的动物,我们都不能提供起码的生存权,这是对整个社会效能的一种强烈讽刺。

这不只是属于老虎的悲惨,关于老虎的故事都与人有关。我们关注这个新闻,除了为山林之王的黯淡生命感到惋惜乃至悲伤,还为其中所勾画的世相感到失望、羞愧、担忧。

不妨直说了吧。我们担心,导致老虎无端而死的这套潜规则,同样在影响着这个社会里的每一个人。我们担心,老虎所承受的这些危险,人也同样或多或少地承受着。


事实上,每一次与老虎有关的新闻,背后都是人的影子。虚假的华南虎照片让人愤怒,不是因为老虎被冒名,而是因为人在制造谎言,因为地方政府为逐利或避责而隐瞒真相。人们担心的不是一张假照片,而是政府部门的诚信缺失。

这一次也是如此。老虎的不幸让人悲伤,一个失效的社会体系则让人恐惧,尤其是当我们发现,通过沈阳11只老虎之死所暴露的问题,似曾相识地发生于社会许多领域。

在沈阳森林野生动物园里发生了如下事情:饲养者的权责被经济利益异化,以保护老虎为名,这里建立了一系列旅游、游乐设施,不仅如此,巨额收入“被老板拿去还债、还欠薪”,而政府每天下拨的饲料费,大部分成为电费、餐费,或者领导的车费;监管者的权责被有意或者无意地漠视,他们任由11只老虎先后死亡,一直等到员工因维权将消息透露给公众,才急匆匆地开始调查;至于老虎们──它们是被“绑架”了,成为牟利的工具,成为一个象征,而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被保护者。如果报道属实,它们死后还被做成了虎骨酒。

这套从管理到监督的体系如果完善,并且得到正常运行,这一切原本是不会发生的。但如今,这套用于保护东北虎的制度被异化了,而使其异化的因素──经济动机对责任感的侵吞、监管冷漠导致的行政冷漠,以及个人道德的沦落,同样也是让人所生活的这个社会深受其苦的那些不完善事物的根源。


因此,即使冒着不当关联的风险,我们也要吁请整个社会,尤其是社会的管理者们进行反思:这个社会某个角落所出现的问题,是否产生于更深厚的背景?

必须承认,11只东北虎死亡的新闻之所以如此被关注,是因为它触及了我们的痛处。我们的孩子正在欢天喜地地观看《喜羊羊与灰太郎之虎虎生威》,我们的年画和邮票上印着老虎的图案,我们以老虎作为祝福送去吉祥,但就在离我们不是太远的地方,老虎正在被折磨,这实在太让人难以接受。

除此之外,在一个我们比以前更加期待和相信尊严、阳光、公正的时刻,这些老虎的命运让我们有些不安。因为在同一个社会里,东北虎的命运映射着人的命运,社会制度异化,老虎遭殃,人也难逃其害。

沈阳森林野生动物园里的乱象必须得到整治,以还东北虎及其他所有动物应有的生存品质,这是不言而喻的。我们希望,调查的结果是透明和公正的,有责任的人受到适当的惩罚,而不是诿过和掩盖;一个能够从根本上施加保护的机制能被建立、完善,并有效运行。

只有通过这样一次具体的实践,我们才有理由相信,其他领域即便尚存在着不完善,也终会一一改变。

' />
沈阳森林野生动物园老虎成批死亡,动物园员工称死虎被制成虎骨酒,来重要客人以及过年过节,领导会拿出来请客送礼。(3月14日《新京报》)

虎骨酒可是好东西,一般人现在是有钱也没地方买去,有能力喝到骨酒的人,那是要经常“创造条件”喝的,所以,为了制成虎骨酒,动物园的老虎必须得经常死亡。要这么说,老虎就不是饿死的,动物园出现成批老虎死亡之事,也绝不是缺钱的结果。

尽管“东北虎具体死亡原因尚在调查中”,但动物园管理方已经证明,老虎是饿死的,其直接证据是,死去的老虎常年吃的是鸡架,牛肉是几乎没有吃过的。只是,老虎吃不到牛肉,也未必就是动物园缺钱,如果动物园管理方“虎口抢食”,那在各种“保护”措施之下,老虎是抢不过人的。

不光东北虎挨饿,也不光沈阳市森林野生动物园有老虎死亡,这些年野生动物园动物死亡现象多有发生。为什么每年长假期间,动物园的动物特别累?因为游人多,表演过于频繁。动物成了演员,成了动物园赚钱的工具。

建野生动物园,主要目的在保护,其次才是科研。但很多动物园现在的“保护”,已经变成了观赏,通过让游人观赏谋利。为了增加观赏性,以吸引更多游客,就得在动物身上不断地开发。这种开发实际就是虐待。饥饿与虐待并“举”,不要说其它动物,连老虎都顶不住了,“自愿”将虎骨献出,供人制成虎骨酒。

沈阳市森林野生动物园是如何“保护”动物的?目前我们还不得而知,不过,沈阳市政府秘书长张景辉3月14日在新闻通气会上说,将“拨付700万元用于解决森林野生动物园老虎非正常死亡问题”,其中“500万元专款用于救助现有老虎等野生动物,200万元用于恢复园内正常管护”(3月14日中新网)。张景辉的表态,已经明确地告诉公众,沈阳市森林野生动物园的管护一直以来是不正常的,要不怎么会说“恢复园内正常管护”?对于不能“正常管护”的野生动物园,需要调查一番。如果不能正常管护,如果有领导还想喝虎骨酒,那仍在受“保护”的东北虎可能还得死。

' />
动物种群有多寡之分,想必大家是有共识的。但像大熊猫与东北虎那样落差过大的贵贱之分,还是让人生出许多歧义。倒不是二者都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而是从珍稀角度看,东北虎并不比大熊猫多几只。所以,沈阳森林野生动物园那些可怜的东北虎被活活饿死后,不由让人想起春节从美国回来的大熊猫“泰山”,“贵公子”不仅一下飞机就得到众星捧月般的待遇,还享受到了30平方米的“豪宅”。至于要为另两只送往台北的“国宝”起名,就差发动全国人民了!

眼下,随着媒体报料,东北虎死亡的真相不断呈现。有说承包方是为了要挟政府出钱,有说长期经营亏损缺少虎粮,有说喂养费挪给员工发了工资。虽然沈阳市政府也作了亡“虎”补牢,但还是让人对此事背后的混沌解释表示费解。为什么在同一个野生动物保护体系里,大熊猫会如此高贵,而东北虎却那般卑贱?其实,翻阅一下大熊猫的受宠履历,就可看出其中端倪,从公元685年武则天送给东瀛两只大熊猫开始,它就受到了举国伺奉的待遇,特别是1972年尼克松访华后,国人对大熊猫“政治明星”般的特殊情结就更添了一层。

可以说,正是这种偏离正常思维甚至接近狂热的大熊猫保护轨迹,让我们看到了它与东北虎截然不同的命运。如果进一步深究的话,这倒不完全是我们身边缺少一部好的野生动物保护法,而是那种盲目的“国礼”自大情结,造就了过头的“大熊猫热”,已经让大熊猫出现了另类的基因变异。而大熊猫“吃独食”的体制内保护,客观上也形成了对其他野生动物的怠慢和冷落。设想,如果东北虎也是位“政治明星”、“外交使者”,我看沈阳方面绝不会轻易让其承包出去,沦落到饿死的地步。


一个地方政府没钱养东北虎当然可怕,但一个泱泱大国只能依赖大熊猫作为“文化输出主义”来满足虚荣,实际上是对中国文化的一种矮化。我们经常在很多场合看到了成年人对大熊猫的“放大”作用,以至让孩子在幼小记忆中,只储存了一个“国宝”。

说穿了,无论是政府还是企业,无论是外交家还是个人,在对待野生保护动物的角度里,常常是放大了其政绩观,而忘记掉了它的本能属性。在这里,我们不仅看到了两条动物保护主义的不同标准,也看到了人们在特定环境下那种保护野生动物的功利心和虚荣心。

为什么北京奥运会吉祥物就应该是大熊猫?为什么世博会的城市明星还是大熊猫?我们是不是还应该得出这样一个答案:在每个人的心里,能不能都有自己的“国宝”标准。家燕可以是“国宝”,麻雀可以是“国宝”,泥鳅为什么就不能是“国宝”?

否则举国保护大熊猫的这种变态心理,将会让我们失去更多的东北虎和其他珍稀动物。这不仅仅是一场动物界的“虎死猫欢”。

(作者系中国房地产研究会研究部主任)

' />
3月14日,沈阳市政府首次召开媒体通气会,就沈阳森林野生动物园死虎事件表态,拨款700万元救助剩余老虎。有动物园资深员工称,死虎事件起于故意饿死老虎要挟政府买单。

中国笼子里的老虎有6000只左右。他们的生活境况比野外的可能还要悲惨。不知道为什么,自从1993年中国签署了不再生产和销售虎制品、取缔虎制品贸易之后,中国仍旧出现了不少民营虎场。民间环保组织“野性中国”负责人奚志农因此很是怀疑,这些打着保护老虎旗号,大量养育、繁殖老虎的某些民营资本英雄们,骨子里可能打的是卖虎骨酒、销售老虎皮的主意。

而要实现这一点,就必须让老虎成为“公共困难”。那么,有一个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大量地繁殖老虎。老虎这东西不是那么好养的,有些人确实也为此倾家荡产。

成群的表面上代表老虎利益的人,虎视眈眈地坐在政府官员面前。一手以利诱之,一手以情软之,强烈要求政府解除禁令,开放虎禁。于是,就有负责决策的政府官员天真地相信,要想保护一个物种,就要让“养殖品”以替代物的面目大量出现。

但是,任何一个物种只要存在经济价值,养殖品再多,也挡不住人们捕捉“野生物”的冲动。即使没有人捕捉,老虎在中国已经找不到它合适的栖身之处。

因此,负责保护老虎的政府部门,与其妄想中国野外还可能出现老虎,与其假装在保护野生老虎上有一些功劳,不如干脆把民营虎场的所有老虎收归国有。可能猛一看耗资巨大,但实际上,最终成本是低廉的。

收归国有之后,要毫无商量余地、面色铁青地宣布:已经执行十多年的“虎类贸易禁止令”永远不可能开闸,甚至有可能越来越严格。这样才可能打消那些成天蠢蠢欲动想着“发虎财”的邪念,才可能让那些笼子里的老虎,过着相对像样的生活,不至于饥寒交迫。

' />
沈阳森林野生动物园被曝有11只老虎死亡,惊动各方。初看上去,与园方经营不善有关,结济拮据状况下,人虎争食,将原本用于喂养老虎的拨款挪作他用。实际上,这是把老虎当猴耍的利益驱动下的必然悲剧。

发生老虎的非正常死亡事故,沈阳不是第一个,也不会是最后一个。2007年年底,一只东北虎在湖北宜昌三峡森林野生动物世界被杀害,案发前,已有7只老虎死亡,其中3只是因为饥饿致死,另外4只则死于打架或生病(2007年12月27日CCTV《第一时间》)。中国林科院野生动物保护首席专家楚国中说,投资野生动物园曾呈一窝蜂状态,我国已建立野生动物园80多家,有的一地就有三家以上,武汉的大型动物园一度激增至7家。而有数据表明,美国这样的动物园只有10家。

这些野生动物园多是民营资本介入,以追逐利润为目的,在恶性竞争中,已失去保护、科研的本来意义,只有“开发利用”。为赚钱,不仅建设上因陋就简,一些动物园还无所不用其极揽客,如活体喂食、动物表演等危险性项目层出不穷,动物园成了马戏团,跟街上耍猴把戏的差不多。动物福利得不到保障,安全也没有保证,咬死管理员或游客的悲剧不断发生。去年11月13日,沈阳野生动物园就发生一起老虎伤人事件,伤人的两只老虎被营救人员击伤后死亡。可这不是意外的结束,而是噩梦的开始,随后的封园整改期间,居然接连死了11只老虎。


动物园本是一项公益事业,奇怪的是,一些地方为了让野生动物园生存下去,竟将收入状况良好的国有动物园划归入不敷出的民营动物园,个中玄机耐人寻味。

如作为重要招商引资项目的昆明野生动物园,营业仅12天便因秩序混乱、动物死亡而发布了停业整顿公告。经营了51年的昆明动物园,每年上缴的利税并不菲,经营得挺好,政府却一度要关掉它。沈阳的这家野生动物园也是将原来的沈阳动物园给吞并了,老园以动物入股,占15%股份。

中科院院士吴良镛等4位专家曾呼吁,“城市动物园是一项社会公益事业,是一座城市具有生命力的博物馆,向市民特别是青少年开展科学技术普及教育,是动物园的重要功能之一。”可是,为了片面的经济利益,将动物园的公益属性当猴耍,会发生怎样的结果就可想而知了。

类似的将公益与社会责任当猴耍的不仅是动物园,一些地方为“甩包袱”,将原本属于政府道义范围内的事,如教育、医疗等也推向市场,将好端端的公办医院、学校一卖了之,不愿拨款扶持,反而变相从中渔利。江苏如皋市郭园镇一名4岁的幼儿园学童在“校车”上被挤死,园方为了节省费用,雇用的“校车”严重超载。当公益被漠视,只有效益没有责任时,以灾难形式出现的惩罚教训在所难免。

11只老虎之死不仅是园方的责任,那些批准负有监管之职的部门,都应被严加问责。

' />
从去年12月到今年2月底,沈阳森林野生动物园11只东北虎成批死亡,此外,其他动物亦大量死亡,仅1月份就有近20只其他动物死亡。日前,国家林业局官员实地查看剩余老虎,并表示要查因追责,为剩余老虎订食谱。(3月14日《新京报》)

控股该园的民营企业经营状况艰难、老虎被饿死,是当地有关方面的初步解释。但是,从该园有关负责人说目前还剩动物50种518只,与“动物资产明细表”显示现存动物59种1253只明显不符;从必须封存的死虎最终制成了虎骨酒;从赶赴当地的国家林业局官员被动物园以下雪路滑、园区危险等名义推托不让入园的种种信息看,老虎死因或许远没有“被饿死”那么简单。与这些扑朔迷离的细节相比,更大的谜团隐藏在老虎之死的背后。

谜团之一,近年来动物园全年收入均在1400万元至1700万元,政府每年投入300万元,而动物园一天的喂食费用约1万元,收入和投入应该足够支付经营成本。但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动物园不但缩减动物“口粮”,还大面积拖欠员工工资。所以,每年不顾动物和员工死活的大笔收入流向了何方?

谜团之二,去年12月动物园的这块土地一度进行过拍卖,恰恰就在去年12月之后的三个月内,动物园内大批动物相继死亡。联想到当前罔顾人命的暴力拆迁,不得不让人心生狐疑———老虎之死,与老虎所生存的这块土地即将变更用地性质、甚至进入商业开发的视野,到底有没有干系?

谜团之三,这所动物园虽然是民营企业控股,但是国有股份依然占有15%,而且是以动物入股。既然如此,当地有关政府部门对入股的国有资产做没做充分的保护?政府有关部门到底是不作为,还是与动物园控股者存在暧昧关系?

资本无良,在这起事件中已经有了血淋淋的表露,其不过是老虎被饿死的表象。这些谜团,应该是事件调查的重点,也是揭开事件真相的必由之路。

' />
14日上午,沈阳市政府召开新闻通气会,沈阳市政府秘书长张景辉表示,东北虎死亡具体原因尚在调查中,为避免该园野生动物继续出现非正常死亡,市政府在国家和省有关部门的领导和指导下,已采取一系列措施予以应对,其中包括拨付700万元用于解决森林野生动物园老虎非正常死亡问题。700万元的拨款,有500万元专款用于救助现有老虎等野生动物,200万元用于恢复园内正常管护。(3月14日中新网)

东北虎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且属于濒危的国宝级物种,国内野生种群的数量更是可怜的个位数。因此,11只东北虎死亡的消息给国人带来的震惊和愤怒可想而知。当然,此次沈阳市政府的事后应对倒是一点不滞后,事故调查、补救措施、召开新闻发布会等等进行的可谓有条不紊。但是,笔者以为诸如700万拨款这样的补救措施虽然迅速得力,却也未必就能掩盖当地政府及相关部门在动物保护及管理上的失职,也未必就能消除民众对于珍贵东北虎非正常死亡的质疑和愤怒。

如同那些接二连三且令人痛心疾首的矿难一般,我们一次次看到的是矿难救援组的奔波和领导的事后问责,虽然如此却不见矿难减少,民众也就难免疑问,事故后的积极应对态度为何就不能转化为对事故的有效预防。同样的是,这700万拨款对于那些尚处危险之中没有死去的老虎固然是雪中送炭,但对于那11只已经死去的国宝,难道不是来得太晚了吗,而这又是谁的责任?

事实上,据媒体报道,沈阳森林野生动物园因经营不善导致对野生动物管理保护不力现象的发生在前几年已经出现,动物园因为资金缺乏甚至沦落到不得不让工作人员带着老虎上街乞食的尴尬境地。然而就是这样一个经营状况不善,难以维持动物饲养的动物园却并未受到当地政府和动物保护监管的部门的重视,直到11只东北虎死亡的消息曝出并引起轩然大波时,政府和林业部门等相关单位方才开始积极行动。那么这样的事后积极行动,在笔者看来无疑是“功不抵过”的。

在国家颁布的《城市动物园管理规定》中对动物园的硬件设施做了明确规定,凡是不符即需整改。但遗憾的是,相关部门对沈阳森林野生动物园对动物保护不良状况和硬件上的匮乏显然有些视而不见。试想,倘若动物保护部门、动物园的管理部门能够及时发现动物园在动物保护上的不力并给予援助,想必11只东北虎相继死亡的悲剧也就不会发生了。

古人云:亡羊补牢,犹未迟也。但是,如果能够建立起预防机制避免事故的发生,那岂不是更好?700万的拨款固然可以救护尚存的老虎,但是要避免老虎死亡事故的再次发生,政府和野生动物保护部门都是任重而道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