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成都商报》报道,成都三原外国语学校开办了一个特殊的班级——“少年MBA全球企业精英班”,11人的超小班,一年学费7万元,毕业后入读美国高校,目标直指“培养未来的企业领袖和行业精英”。

撇开贫富差距的问题不论,这个另类的班级传递出几个耐人寻味的信号。

一是“富二代”并非如很多传媒渲染的那般不堪。虽则富二代中飙车的、吸毒的等耽于骄奢淫逸生活的为数不少,但很多富一代其实非常重视对下一代的教育,也颇有成效。比如成都这个“富二代”班里的小孩,家里开煤矿的刘亦假期在老爸公司打扫办公室,一个月才给他600块钱;家里开燃气炉厂的曾宇在暑假找老爸拿钱,却叫他自己赚,于是他留在爸爸厂里剪铁片,早出晚归,一个月给了他1600元。从这些做法可以看出,富一代并不短视,富二代也并非“阿斗”。

二是素质教育的价格其实是非常昂贵的。让很多网友称羡不已的是,这个 “富二代”班因为不用参加高考,不必受制于应试教育,于是语文课上的是象形字并要求熟读和理解四书五经,体育课上学的是长拳,劳动课学的是中国烹饪技术。一切尽量按学生的兴趣与职业发展需求开展,挺像“素质教育”。而等待他们的,却是入读美国排名前100位的高校的前景。轻松而有效的素质教育也受了,优质的高等教育资源也能得到。

三是中学教育由于民办学校的存在,真正出现了培养目标上的“分流”,而这种“分流”无疑打了通行的应试教育一记耳光。说实在的,就目前的教育生态而言,应试教育是最能保障教育公平的。只是在高考存在的前提下,能不能从这些非应试学校的教学中汲取点有用的东西呢?考试制度不变,但考试内容分明是可以适当调整的。照理说来,许多专家研究编写的教材、搭建的知识框架应该是“最优化”的,可为什么那些不受应试羁绊的学校更注重国学的教学?

' />
9月1日,成都三原外国语学校开办了一个特殊的班级,“少年MBA全球企业精英班”,班上学生的父母都是成功人士,这个班也因此被称为“富二代”班。这个班一年学费7万元、毕业入读美国高校、全班只有11人。课程设置也轻松得让人羡煞,语文课学习象形字并要求熟读和理解四书五经,体育课学长拳,劳动课学中国烹饪技术。(10月25日《重庆晚报》)

这让我想起另一个新闻。9月30日的《中国青年报》有一篇报道《一所学校两个娃》,报道了福建大山里一所只有两名学生的村小的故事。这所小学也是小班教学,每个班只有一个学生,二年级的何国香和一年级的何国华。谁也不知道,这一所村小会在什么时候消失。

事实上,在过去几十年时间里,随着中国劳动力从农村向城市的转移,中国农村子女的教育越来越呈现出风雨飘摇的疲态。随父母进城的民工子女,很难进入当地正规中小学,只能因陋就简就读于民工子弟学校。即便勉强被吸纳进城市正规学校,也由于城乡经济鸿沟的存在而很难融入新的生活。至于那些依然留在乡间的孩子,教育环境更是每况愈下。

城乡的教育割裂已经是第一重不公平了。而眼下,诸如少年MBA班这样的教育实践,更以其一骑绝尘的超现实水平,呈现出第二重的不公平。公众的担心和意见能否成为中国教育自省的契机?至少在目前,还没看到这样的迹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