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现金赌场app下载:|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西岸时评 > 民生巷议 > 正文

对违规卖货“打板子”更要“开方子”

2025-07-10 09:42:27?作者:谭敏?来源:广州日报  责任编辑:孙劲贞   我来说两句

为加强直播电商监管,综合整治“内卷式”竞争,保护广大消费者和经营者合法权益,近期,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公布了一批直播电商领域典型案例。其中,海南聚广众达电子商务咨询有限公司虚构履历卖课被罚200万元。

你以为可以复制的成功模式其实很可能是演出来的。海南聚广众达电子商务咨询有限公司玩的套路并不新鲜,走的依然是“虚假成功人设+承诺陷阱”的老路子。该公司打造出“成功创业者”人设,声称能帮助学员“月入过万元”,并信誓旦旦承诺“一个月赚不回学费全额退款”。低成本、高收益、无风险,碰上这样的好事谁不心动?然而,所谓的专业讲师只是随机指定的男员工,所谓的成功学员案例也是伪造的截图。用户一旦付费后,发现课程内容名不符实,“退款承诺”自然也难以兑现。这种“画大饼”式的营销套路,往往就是利用消费者的信任和渴望“低成本高回报”的心理来赚钱。

类似套路在直播电商领域并不少见。应该说,直播电商的崛起在拉动消费、促进就业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部分商家为追求流量和利益,玩起了各种伎俩,有的带货主播虚构产品功效,有的知识博主夸大课程效果,甚至还有一些机构专门培训话术,教主播如何“制造焦虑”“逼单”。这些行为不仅损害消费者权益,严重扰乱市场秩序,也透支行业信誉,破坏直播电商的健康生态。对此,监管部门重拳出击,既是对违法者的震慑,也是对行业健康发展的有力护航。

直播电商的快速发展,离不开宽松的创新环境,但如果缺乏有效监管,就容易导致“劣币驱逐良币”。网络经济是眼球经济,同时也是信任经济。酒香也怕巷子深,直播电商靠讲故事来吸引流量,本身并没有问题,但故事必须是真实的、承诺也必须是有效的。因为,消费者会基于对主播和平台的信任而下单,也会因信任的消失而离开。靠虚假故事、欺骗手段来收割流量,与竭泽而渔无异。唯有诚信经营、真诚服务,才是市场不变的制胜法则。

因此,治理直播电商乱象,一方面需要建立长效的监管机制,让平台承担起主体责任,通过技术手段对虚假宣传等违规行为进行识别和监督,并加大对违规商家的打击力度,保护守法商家和消费者。另一方面,也呼吁从业者诚信合规经营,共同呵护健康行业生态。监管与自律并举,直播电商方能行稳致远。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