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暑:在蝉鸣与汗水中照见生命的本真
2025-07-08 11:29:49?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孙劲贞 我来说两句 |
小暑至,蝉始鸣。当第一声蝉鸣刺破夏日的沉闷,人们才惊觉,原来盛夏早已悄然降临。小暑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一个节气,此时太阳到达黄经105度,天气开始炎热但尚未达到极致,故称“小暑”。农谚云:“小暑大暑,上蒸下煮”,道出了这个时节特有的闷热与煎熬。在这个被汗水浸透的节气里,我们或许能从最朴素的生存状态中,重新发现生命的本真。 小暑时节,大地上演着一场无声的生存戏剧。农人头顶烈日,在田间挥汗如雨;建筑工人在灼热的钢架上劳作,汗水滴落瞬间蒸发;外卖骑手穿梭于热浪之中,只为将一份餐食准时送达。这些画面构成了小暑时节最真实的生活图景。当现代人困在空调房里抱怨天气炎热时,那些在户外坚持工作的人们,用最朴实的行动诠释着生命的韧性。 小暑的“暑”字,从日从者,本义即为烈日下的行人。这个字的构造本身,就蕴含着人与自然最原始的对话。古人面对酷暑,不是逃避而是适应,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消暑智慧:摇蒲扇、饮凉茶、食苦瓜、卧竹席……这些看似简单的应对之策,实则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动体现。明代医学家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详细记载了各种清热解暑的药材,体现了中医“天人相应”的整体观。相比之下,现代人依赖空调制造的恒定低温环境,某种程度上切断了与自然节律的联系,也弱化了身体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小暑时节,或许我们应该学习古人的智慧,适度接受炎热,让身体记住与自然相处的本能。 小暑如同一位严师,用炎热考验着每个人的耐心与毅力。在这个节气里,生命呈现出它最本真的样貌——没有矫饰,无需伪装,只有汗水见证下的真实劳作与生活。俄罗斯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在《卡拉马佐夫兄弟》中写道:“爱生活本身甚于爱它的意义。”小暑时节的意义,或许就藏在那一片此起彼伏的蝉鸣中,藏在农人黝黑脸庞滚落的汗珠里,藏在你我面对炎热时依然前行的脚步中。 当夕阳西下,小暑的一天接近尾声,空气中仍弥漫着白天积蓄的热量。但这热量中,已悄然孕育着对凉爽的期待。小暑告诉我们,生命的美好不仅存在于舒适中,更蕴含在对逆境的克服里。正如那破土而出的蝉,经历了地下的黑暗,才更珍惜阳光下的歌唱。小暑时节,让我们在蝉鸣与汗水中,重新发现生命最质朴的力量。(刘纯银) |
相关阅读:
![]() |
![]() |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