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现金赌场app下载:|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西岸时评 > 时政观察 > 正文

考古成果及时转化 殷墟新馆提供范本

2024-03-05 10:01:35?作者:张晓玮?来源:光明日报  责任编辑:蔡秀明   我来说两句

【文化评析】考古成果及时转化 殷墟新馆提供范本

近年来,基于大遗址考古发现与研究成果的考古专题类博物馆渐次涌现,成为将考古成果及时博物馆转化、考古成果及时为公众所共享、考古成果大众化传播的重要手段。2月26日,以殷墟大遗址考古发现为展陈的殷墟博物馆新馆正式在河南安阳对公众开放。殷墟大遗址也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有文献可考,为考古发掘和甲骨文所证实的商代晚期都城遗址。作为首个全景式展现商文明的国家重大专题博物馆,殷墟博物馆以全新的设计展陈带给观众更为深刻的参观体验,为中国考古专题博物馆提供新的范本。

殷墟博物馆聚焦“伟大的商文明”,呈现全新展陈维度与叙事视角。展览立足新发现新成果,以考古揭示的商文明构成多元维度,以实物背后的人物故事为叙事逻辑,实现物与人的双向互动。“长从何来”“子何人哉——殷墟花园庄东地甲骨特展”,透物见人见事见精神,体现了新馆以人为本的展陈视角,在传递历史信息、厚植历史滋养的同时,给公众以历史情境的体验,从而唤醒历史自觉意识、增强文化自信。“探索商文明”则是对近百年来数代考古人不懈求索商文明精神的致敬,是以有温度的叙事唤起公众对考古人的共情,是博物馆以人的视角和人的参与实现展览的社会化效应的新示范。

新馆展陈以考古人扎实的田野发掘和学术研究为基础,同时离不开对遗址历史内涵的深刻把握,离不开对遗址价值的有效提炼。近百年的考古工作,取得一次又一次的新发现。考古写史,信而有征。殷墟考古发现与研究成为建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考古事业的极富成效的实践。展陈将考古学、历史学、古文字学等最新成果全面梳理,集中呈现了中国学界对于商文明研究的系统认识,同时,站在人类文明发展史的角度阐发商文明的重要地位,是提升中国学术话语权与影响力的直接反映。公众在全方位领略商文明的伟大成就的同时,感受到中国学术界利用中国材料讲好中国故事,提高中国表达国际传播力的积极探索和努力,从而提升自身的历史自觉与文化自信。

如何让观众近距离地感受三千多年前的商代文明,感受中国考古的无限魅力?新馆的建成开放及时为殷墟考古和研究成果提供了全新的平台,打通了殷商考古出土文物从发掘现场到考古研究机构再到博物馆的时空路径。一方面是殷墟考古成果的有力呈现,有助于博物馆深化对考古成果的认识、解读、阐释和传播;另一方面也拓展了遗址公共服务空间,为实现殷墟大遗址和世界文化遗产高质量保护及发展提供坚实基础。殷墟博物馆致力于打造一个集保护、收藏、展示、研究、宣传多功能为一体的商文明博物馆,并以殷墟为起点和基石溯源商文明脉络,以故事趣味、沉浸体验结合人工智能、多媒体等技术,赋予文物、文献、甲骨记载等多元化表达方式,使商文明在观众面前可读、可见、可触,实现让考古成果博物馆转化,让博物馆里的“文物活起来”,并真正走近大众。

将考古成果及时向公众传播与分享,是考古工作者的责任与义务,也是考古工作的应有之义。进一步提升全社会全民族的历史文化滋养离不开考古工作,考古成果如何及时有效传播,及时对公众分享与互动,是近年来中国考古与博物馆界努力探索的重要方向。考古成果的博物馆转化是文化遗产保护成果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重要途径。殷墟博物馆的建成和开放将成为一个良好的契机,以此为出发点,持续推动科学发掘、文物保护与学术研究,推广优质文创产品,开发公众考古实践活动,搭建精细化服务平台,开创中外文明交流新机遇。

殷墟博物馆作为安阳新地标,为提升当地其对考古与历史的认知,拉近其与文化遗产的距离,使其由衷地产生自豪感和荣誉感,以及对文化遗产的发现、保护等均具有积极意义。该馆也将与同处殷墟世界文化遗产地宫殿宗庙遗址、王陵遗址、考古文旅小镇等形成集群效应,对现有安阳博物馆、中国文字博物馆展陈提供极大补充,形成展示和传播地域文明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汇聚地。以塑造殷墟文化品牌为抓手,探索考古遗址公园建设和文旅产业融合发展,在促进考古事业发展和文化遗产保护的同时,助推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助力历史文化名城建设,不断开创传播中华文明新范式。

(作者:张晓玮,系故宫博物院考古部副研究馆员)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