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现金赌场app下载:|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西岸时评> 经济论衡 > 正文

【地评线】中国经济发展的美好前景来自哪里?

2018-10-18 17:29:44??来源:南方网  责任编辑:孙劲贞   我来说两句

随着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入,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吸引外商直接投资最多的地区之一。仅2017年,中国就吸引了1310亿美元的外国直接投资。(2018年10月18日《人民日报 》)(漫画:简仁山)

如何理解当前经济运行稳中有变?面对新问题新挑战,中国经济如何实现年度预期目标?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国家统计局局长宁吉喆日前接受记者采访,回应相关问题,指出中国经济一定能保持持续稳定健康的发展。

作为当今世界经济的“稳定器”和“动力源”,中国的经济数据一直以来就备受世界高度关注。当前,尽管面临错综复杂的国内外环境,但中国经济发展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有利于中国经济发展的生产要素条件、市场发展潜力没有变,中国经济的美好前景没有变。

中国经济发展的美好前景来自势好。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进一步深化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持续推进,新业态继续快速增长,新商业模式不断涌现,国内市场发展的活力和后劲将持续释放。放眼现实,我国经济增长质量逐步提升、结构优化升级不断加快、发展动能有序转换,更加令人欣慰的是,新发展理念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日益深入人心,政府和企业行为正在发生积极转变,促进了供求关系出现实质性变化,推动了市场信心逐步好转,经济发展动力不断增强。放眼现实,上半年,多项宏观经济数据的变化都在见证着中国经济的战略转身。比如,上半年,我国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54.3%,高于第二产业13.9个百分点;上半年,我国高技术产业、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分别增长了11.6%和9.2%,均快于整体工业;上半年,我国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0.5%,比上年同期提高了1.4个百分点。

中国经济发展的美好前景来自形稳。近年来,面对经济下行压力,以申博体育: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没有采取“大水漫灌”式的强刺激,也没有沿袭过度投资、消耗资源的传统发展方式,而是通过改革创新,持续调整经济结构,实现了经济增长从过多依赖出口、投资,到更多依靠消费拉动、服务业带动、内需支撑的重大转变,内需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顶梁柱”。这些重大转变,凸显了中国经济质的提升,使经济增长具有更好的稳定性和持续性。总体地看,当前我国经济发展依然延续稳中向好态势,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6.8%,已经连续12个季度保持在6.7%至6.9%之间,主要宏观经济指标稳定运行在合理区间。经济的“大盘”稳,市场预期也在向好,主要国际机构普遍看好我国经济发展前景,认为中国经济显示出强劲发展动力。

今年上半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6.8%,连续12个季度稳定在6.7%—6.9%的区间。

中国经济发展的美好前景来自质优。资料显示,上半年规模以上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7%,比规模以上工业快2个百分点,新能源汽车产量同比增长88.1%,工业机器人增长23.9%,集成电路增长15.0%。战略性新兴服务业、科技服务业和高技术服务业营业收入分别增长18.1%、17.5%和15.4%,分别比上年同期加快2.4个、5.0个和4.5个百分点。特别是随着消费市场持续较快增长,国内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持续增强,成为经济增长的第一驱动力。综观改革开放40年,最终消费支出对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由1978年的38.3%提升至2017年58.8%,40年间提升20.5个百分点,成为国民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资本形成总额对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由1978年的67.0%回落至2017年32.1%,回落34.9个百分点。消费成为保持经济平稳运行的“稳定器”和“压舱石”。纵观改革开放40年,我国消费市场规模持续扩大,消费结构不断转型升级,消费仍将是我国经济迈向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面对当前纷繁复杂的外部环境,中国经济依旧从容自信,游刃有余。有理由坚信,在以申博体育: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在全国人民共同努力下,在各类市场主体的主动应对积极作为下,全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可以实现,中国经济稳中向好态势不会改变。(南方网李建)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