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现金赌场app下载:|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西岸时评> 民生巷议 > 正文

公共社会中的“旁若无人”

2016-01-18 09:19:04?马建红?来源:北京青年报  责任编辑:林雯晶   我来说两句

  漫画/曹一

据报道,前几天有一名女子在上海地铁吃凤爪,骨头随地乱扔。乘客指责其行为不文明,结果却反遭辱骂。而当央视采访该女子时,她的回应是,她没有故意扔垃圾,她的行为既没有打破文明尺度,也没有打破治安管理制度,也就是说她没有任何错。

严格说起来,这女子的话还真不好反驳,因为“文明尺度”是不易把握的,类似于英国衡平法史上的“大法官的脚”,“衡平法与一个人的良心是一致的,这个人就是大法官。它有多宽,衡平法就有多宽,它有多窄,衡平法就有多窄。即使他们确定了衡量标准,也只有这么一种,我们称其为‘大法官的脚’。”衡平法带有很强的个人性,而我们日常所谓的“文明”,也带有很强的个人性,就像在地铁里吃凤爪或吐痰,有人会认为“不文明”,也有人认为是小题大做。但这些并不能说明她在公共场所中这种“旁若无人”的生活态度的合理性。

其实,现实生活中这种“旁若无人”的现象多了去了。记得有一次在学院图书馆查资料,许多同学在安静地看书,偶尔有同学轻声说说话,也影响不到别人。但是这时书架那边却有较大的电话铃声响起,铃声过后,让人更不爽的就是机主毫无顾忌地大声讲电话,电话内容是在约“中午和谁谁吃饭”的事,那声音,那动静,就和在自己家里或在车水马龙的大街上一样“旁若无人”。我最初也和学生们的反应一样,期盼着该男子尽快挂断电话。可过了好几分钟,那人还在不停地大声讲着,而且并没有要停下来的迹象。我实在忍不住,走过去说了几句,“请你讲电话声音小点儿好不好,大家都在看书呢。”男子看了看我,没吱声,把书放书架上后打着电话走了。

像在公共场合嗑瓜子、吃味道比较重的食物、随地吐痰或丢垃圾、大声讲电话等情形,几乎随处可见。这都是只顾及自己享有做某事的权利,而忽略了在公共社会中权利行使应有的界限,没有养成“你挥舞拳头的自由止于我的颌下”的最低限度的规则意识。

国人的这种“习性”倒不是今天才有的,而是其来有自。一百多年前,来自美国的传教士明恩溥(Arthur H.Smith),在其著名的《中国人的素质》一书中,就曾以《缺乏公共精神》为名,专章论及于此。他用白描的手法,把一百多年前中国人的生活展现在出来,让今天的读者仍觉置身其中。比如他说有人想装卸货物,便把马车停在马路当间,任何想要使用这条道路的人,只能等他干完才能再往前走。如果一个农夫碰巧要砍倒一棵树,就会让这棵树横躺在路上,赶路的人只能等着他砍完搬走。现如今我们的大城市里已经没有了马车,不过,我们有时候会被堵在生活区中比较狭窄的路上,并没有什么严重的事情发生,只不过堵路的汽车司机下车买煎饼果子去了。

明恩溥描述中国大多数城市当之为街的狭窄通道,无不为各式各样的手工作坊所阻塞。“杀猪的、剃头的、流动的食摊、木匠、箍桶匠,还有其他各种手艺人,都各自在路边安营扎寨,随着大都市的生活节拍一起跳动。”明恩溥描述的许多“手艺”在今天已经消失,不过“营业方式”可还是一仍其旧,许多人肯定见过沿街商铺摆在门前的烧烤炉,也见过加工铝合金门窗者在门前切割电焊的场景。和一般老外写中国时只着皮毛而搔不着痒处的书不大一样,明恩溥的刻画和描摹可谓入木三分,让人觉得尴尬,却又不得不佩服他观察的敏锐与精准。如果这本书中的篇章是在如今的网络时代发表的,那作者一定会被中国网民好好“修理”一番。

书后的附录中就有社会学家李景汉先生于1936年写的评论,他说最早看的《中国人的素质》是日文译本,在许多页的空白处,“有不少铅笔写的批评,其中大部分是别的读者在读时发生的反感,还恍惚地记得有‘胡说’和‘放他娘的……’等类的话”。这也难怪,“因为我们是一个比较最讲面子的民族,遇到别人直白地指出我们的弱点时,我们少有受得住的。”只是看看当下凤爪女、电话男的行为,我们也只能深自感叹国民性改造之艰难。

值得欣慰的是,我们今天已有很多人能站出来谴责凤爪女或电话男,而这并不是怕外人笑话,实在是因为觉得这种“旁若无人”的行为,已越来越为社会生活所不容,虽然仍有人对此“不以为意”,但在众声谴责中终究难保颜面。毕竟,公共生活必得有公共精神始能维持。

马建红(法学博士)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