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现金赌场app下载:|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西岸时评> 民生巷议 > 正文

雾霾来了,人人都有“原罪”

2015-12-10 09:24:02?砚林?来源:中工网  责任编辑:林雯晶   我来说两句

中国俗语说“法不责众”,笔者知道此文题目与这样的理念相距甚远,简直是背道而驰。恰逢大家都在找雾霾产生元凶的时候,笔者跳出来说:“别找了,人人都有份。你有罪,我有罪,大家都有罪。”把雾霾的罪魁祸首摊到每个人头上,这简直比《皇帝的新衣》里那个小男孩更可恶。

雾霾不是第一次来,上周已经来过一次严重的,环保部门发出了橙色预警。大家对雾霾狠得牙痒痒,正好没地儿出气,自然是把环保部门一顿臭骂:空气这么差,为什么不发红色预警啊?骂完了,照样开车上班,照样滴滴打车,若问为什么不坐公交车不坐地铁,回答说“这不是雾霾大吗?”至于环保部门的解释,那是没人听的,君不见那条环保部门解释不发红色预警原因的新闻下面,评论都关闭了不敢开么,简直是被骂到闭门思过,好像环保部门一闭门思过,雾霾就不来了似的。

这次雾霾又来了,而且比上一次更凶狠,于是北京市应急办在12月7日18时发布空气重污染红色预警,实施机动车单双号限行。然而开骂的人并不见减少。橙色预警时,环保部门就推荐公众多使用公共交通工具或者步行,有些人充耳不闻;现在红色预警了,强制实施单双号限行,不得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更是得罪了这些人。君不见一百多万人等着摇号买车呢,可没见这么多人表示为了让北京空气好转,决定不参加摇号了。说明白些,为治理雾霾作贡献,到别人身上是推荐低碳出行,到自己身上就难了。

为什么到自己身上就难?因为在大气污染这件事上,每个人都认为自己是受害者,但却看不到自己兼具着“施害者”的身份。雾霾来袭,我们每个人不只是“吸尘器”,更是“制造机”。前面说的机动车尾气是一个因素,空调、电梯等电器使用是一个因素,供暖期集中供暖更是一个因素。机动车要使用石化产品,供电和供热企业要燃煤,这些都是雾霾产生的重要来源。然而,我国能源供给大部份依靠化石燃料,这是化石能源型经济阶段的残酷现实,不可跨越,只能接受,除非放弃屋里冬季供暖,放弃现代化工业制品的使用。

可是,许多人忘记了身上的原罪,偏执的以雾霾受害者自居,对着雾霾尽情吐槽尽情喷。然而辱骂和恐吓毕竟不是战斗,雾霾到底是来了,又当如何?键盘侠们依然是没有电梯不上楼,没有空调的房间待不住,出门不关灯不关电脑不拔插座。假如有人告诉他为减轻雾霾作点贡献,立刻会被反问:“我这点电算得了什么?”一个人虽少,上千万人的城市聚拢起来就多了。我们不能一边享受最现代化、最便捷、最舒适的生活,却忘记了这些都需要负担生态成本,人人享受的每一项现代服务,都有能源消耗在背后作支撑,这就是经济学上讲的机会成本,鱼与熊掌不可兼得。只有过一种低碳环保的生活,以珍惜资源为使用手段,以节约为美德,以简朴为崇高,才能稀释原罪。

北京集中了全国最优秀的人,各行业精英,智商最高、情商最高的人聚集在不到一千平方公里的市区,也就横竖各三十余公里的范围。雾霾却把所有人带入博弈论中的“囚徒困境”,因为每个人都带着“原罪”却不肯承认,指责的枪口是朝外的,至于对自己的反省和责难,要么轻描淡写,要么说“别人也这样我干嘛不这样”。所以双输多输,“囚徒困境”无解,雾霾靠这样的态度和方式,肯定是治不好的。

说的形象点,少开空调、少用矮层电梯、短距离出行采用步行或自行车、少燃放烟花爆竹、不在户外烧烤,这些统统都是别人的事,自己则是心里琢磨着买个大排量SUV,坐在里面痛骂北京雾霾多么严重,或者搞搞雾霾行为艺术,获得廉价正义感。这些行为不仅于事无补,简直是罪不可赦了。

红色预警启动时,动车单按双号限行、中小学停课、企事业单位实行弹性工作制,这些不是雾霾带来的“福利”,而是原罪带来的“惩罚”。承认雾霾下每个人都有原罪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当雾霾笼罩城市的时候,大家都认为自己是干净的,就像“皇帝的新衣”一样漂亮。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