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西岸时评> 最新原创 > 正文

“不向福建人提供贷款”是以偏概全的错杀

2015-07-31 09:10:44?于文军?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林雯晶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来自福建的黄先生近日向澎湃新闻爆料称,自己已经落户上海,但因身份证号码头三位数仍是福建的代码350,就被上海的部分银行工作人员拒绝房贷申请。澎湃新闻随后向银行和房产中介多方求证发现,“不向福建人提供贷款”似乎已经成为上海一些银行的“潜规则”。究其原因,可能是在几年前,很多在上海从事钢贸生意的福建人向上海的银行骗取巨额贷款,后来无力偿还,形成大量坏账,让上海的多家银行损失惨重。(7月30日澎湃新闻)

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如果不是因为被一些福建人中的败类骗贷让上海的多家银行损失惨重,上海的一些银行也不可能“不向福建人提供贷款”,实在是被吭怕了,情有可原。曾几何时,一些“老赖”不讲信用,给一些商业银行留下了不容忽视的呆账、坏账,其恶果不言而喻。商业银行不是慈善或公益机构,在承担必要社会责任的同时,更注意把防范控制风险包括贷款风险与追求利润最大化结合起来,防范控制风险是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基本前提,不善于防范控制风险就不可能实现利润的最大化。这既有相关制度规定,也是对过往贷款风险的教训总结。

不过,福建人中的败类不代表绝大多数福建人,因为一些福建人中的败类骗贷让银行遭殃,就对其他福建人拒绝贷款,这是以偏概全的错杀,有失公平,有随意修改市场游戏规则之嫌,最终扰乱的是正常的市场经济秩序,岂不乱套了?谁的孩子谁抱走,账要算到骗贷者头上。银行应当诉诸法律武器向骗贷者追讨;通过征信系统,将骗贷者列入“黑名单”,让其付出应有代价。其实,银行被一些福建人骗贷,自己也难辞其咎,如果银行严格审核把关,扎紧“制度之笼”,骗贷者难以得逞。因而,上海的银行更应当反躬自省,查找自身破绽,堵塞漏洞,从源头上解决骗贷问题。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