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现金赌场app下载:|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西岸时评> 民生巷议 > 正文

让领不到高温津贴的人发声维权

2015-07-15 08:48:07?段久惠?来源:长江日报  责任编辑:林雯晶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连日来,全国不少地区相继迎来高温。按国家规定,用人单位安排劳动者在日最高气温达到35℃以上时露天工作,以及不能将工作场所温度降低到33℃以下的,应当向劳动者支付高温补贴。然而调查发现,很多一线露天作业工人,尤其是建筑工、农民工,很多没领到甚至不知道高温补贴。(7月13日新华网)

出现这种现象,原因并不复杂。比如在建筑施工单位里,由于工程一层层承包,用工责任人就难以界定,再加上按现有的管理办法,企业不执行津贴制度的惩处措施太抽象笼统,所以,如果责任人不发放高温津贴,也不会受到严厉处罚。而在监管层面,由于政出多门,安监、人力社保、卫生等多部门多头管理,很难明确责任主体,更不用说具体监督中还要能保证有大量的人手调配。

高温津贴制度落实到位,当前公共管理部门的主动监管水平还要再提升,但更不容忽视的是,得让高温津贴的切实利益关联人——高温作业的工人劳动者,能够发声维权,争取自身合法利益。

在现有的维权渠道里,劳动者可以通过工会组织、人力社保部门、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或其热线等举报申诉。如果这些渠道能够畅通,无疑将大幅度降低高温津贴发放的监督成本。但现实情况往往是,这些渠道做不到高效回应和解决劳动者尤其是一线工人的诉求。工人领不到高温津贴,除了自己维权意识淡薄之外,更重要的是维权渠道窄、成本太高。更何况,在劳资双方中,劳动者仍处于相对弱势地位,可能高温津贴没讨来,先被迫丢了饭碗。

毫无疑问,一项法规、制度公布并发挥效用,离不开管理部门的主动督管,但相反,如果认为一项良政的执行,仅仅依赖管理者自上而下推行就能生效,也是一种包管包办的管理思维。那些领不到高温津贴的人如果能够渠道畅通、发声维权,和管理者在对等互动中实现良管良治,才是“不损害国家法治形象”的法治思维。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