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现金赌场app下载:|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西岸时评> 最新原创 > 正文

“于艳茹悲剧”背后的诚信危机

2015-03-05 07:44:19?张卫斌?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林雯晶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最近,沉默半年多的于艳茹接受《法制晚报》的专访,首次回应此事,称绝对不能接受北大撤销其博士学位的处理决定,目前已正式申诉。2014年8月17日,《国际新闻界》杂志官方网站发布了《关于于艳茹论文抄袭的公告》,引发社会关注。(3月4日大众网)

今年1月,北京大学向媒体通报称,经查实,历史系博士研究生于艳茹在校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存在严重抄袭,于艳茹本人也承认网络举报事实。经审议,决定撤销其博士学位。

对于北大的这个处理结果,不仅于艳茹表示不能接受,并向北大提出申诉。。就连《国际新闻界》主编、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陈力丹也表示有些意外,在国内这样的学术环境下,有些过重。舆论场也分为两派,其中,同情派认为北大对于艳茹的处理过重。学术生态问题重重,学术丑闻一再冲击正道人心,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处理方式只能扬汤止沸,撤销博士学位容易,净化学术生态不易。

的确,于艳茹的遭遇令人同情。去年8月于艳茹博士论文被媒体曝光后,网上“学术混混”、“学术腐败”的骂声,让于艳茹感觉天塌下来了。于艳茹不吃不睡不出门,体重一下子掉了五斤。据今年36岁的于艳茹自己介绍:“还没有结婚,没有正式工作,可以说是无家无业。”现在,博士学位被撤消了,可谓一无所有。这场灾难对其的身心健康、个人名誉、学术前途产生的影响不言而喻。“一个人在夜里哭过无数次,觉得自己为学术理想苦苦奋斗了半辈子,却落得今天这样的悲惨境地,真是痛不欲生。”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于艳茹悲剧是时代的悲剧,凸显的是整个社会的诚信危机。近日被舆论炒得沸沸扬扬的“河南大学生为救2名儿童溺亡事件”,被救儿童家长因为怕担责竟然让小孩撒谎,暴露的也是诚信教育的危机。事实上,某些地方政府、官员、商业领域、学术领域,都不同程度的存在诚信缺失的问题。以商业领域为例,有数据显示,仅江苏一省就有7000多位自然人“老赖”,欠款额最多的高达一亿元,“老赖”的数量之多、欠款额之大,远远超乎人们的想象。

诚信不仅关乎个人道德品格,关于城市形象,关乎国家核心竞争力。诚信危机已经成为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的毒瘤。要让于艳茹悲剧不再重演,需要综合治理,标本兼治。加强对各种失信行为的查处惩罚力度固然必要,但只能治标,不能治本。治本之策是加强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和司法公信建设,重构社会诚信体系。

重构社会诚信体系,诚信教育首先亟待加强。家庭、学校、社会都要负起责任。做父母的,做老师的,还有广大党员干部,都要做诚信的榜样。如果于艳茹从小接受了很好的诚信教育,在博士论文开题之前,导师能晓之以厉害关系,她还敢铤而走险吗?

当然,教育不是万能的,指望教育解决所有诚信问题也不现实。诚信缺失,某种程度上也与我们的征信体系不够完备很有关系。如果能够将偷税漏税、合同失约,以及贪污、行贿、受贿、交通违章等个人不良记录,纳入全国联网的征信系统,对各种失信行为进行有效的监督和约束,必将有助于在全社会形成诚实守信的良好信用环境,从制度的层面减少甚至杜绝于艳茹悲剧发生的可能。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