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现金赌场app下载:|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西岸时评> 最新原创 > 正文

高中生“造”论文能力何来?

2015-02-12 07:27:05?寒风?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孙劲贞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北漂高中毕业生李朋阳仿冒知名医学杂志制作假刊,3年间以帮发论文为名骗取全国884名医生200万余元。昨天,李朋阳及其3名亲属因涉嫌诈骗罪在顺义法院受审。多名医生向记者表示,目前晋级职称“唯论文”制度存在很多弊端,希望尽快推进职称制度改革。(2月11日 人民网)

评职称花钱发表论文,早已不再是秘密。这种造假,其实是彻头彻尾的抄袭。为什么论文买卖能够大行其道,长年不衰?据相关数据统计,72%的文章是全文抄袭,24%的论文为部分抄袭,只有4%的文章不存在抄袭。一名高中学历的人,竟然能把“发表论文”之事玩的如此轻车熟路,让多人高等学历人员受骗,这种结果不得不让人膛目结舌,学术市场的“乱象”,让我们看到的不仅是这名高中生的造假“能力”,还可以看到那些不学无术者挖空心思发表文章的那些“能人”虚伪面孔。

笔者认为,高中生做论文“生意”如此火爆,主要原因有三:首先,我国事业单位在评职称时有硬性要求,有无论文的发表直接影响职称挂钩,发表论文只能说是由于利益的驱使,与做学问几乎无关。职评部门要的只是论文发表或获奖就可以“过关”,这样就促使那些不学无术的人想到了用钱“发表”,这种“一个行骗,一个受骗”的事,就自然形成了;其次,现在大学生也有论文发表的相关规定,才能获得学士、硕士或博士学位,这给期刊提供了巨大的市场,为论文造假者直接提供了“市场”;最后,打击力度不够。一些剽窃他人作品和成果者虽然被揭发出来了,但对他们的打击力度还不够,有一些只是被革职、撤职,压根没有拿法律来压制他们。多种原因久而久之形成了学术论文抄袭、剽窃、造假现象严重。

论文造假市场的红火和行骗者的屡屡得手,折射了科研群体急功近利、焦虑浮躁的不良心态;数量庞大的论文造假市场公然行骗,暴露了法律法规监督监管的真空;可见,改革过分依赖论文评职称的考核制度以刻不容缓,改变以论文数量、论文发表期刊级别等为主要评判依据的职称评定模式是当务之急,只有多管齐下,才能真正的杜绝论文买卖及造假现象。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