窥视“熏腊肉”致“雾霾”的微麻心理
2015-01-21 14:21:06?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孙劲贞 我来说两句 |
分享到:
|
中国的雾霾归咎于熏制腊肉四川省达州市环境保护局一名官员说,该市自1月份以来“持续不散的雾霾”应归咎于当地人对熏制腊肉的偏爱。媒体报道,其言论已促使城市管理人员“突袭和强行关闭”该市的腊肉工厂。(1月19日 人民网) 自古以来,熏制腊肉都是南方人民“筹年货”过春节的一种方式,由此产生了熏制腊肉产业链也不足为奇,这样腊肉工厂在一定程度上还有助于市场资源的优化配置,解决了腊肉供应、批量销售、劳动就业等方面的问题。可达州市竟然把“熏制腊肉”当成制造雾霾的“元凶”处理而强行关闭,不经让众人“大跌眼镜”。 倘若这种无视基本常识和规律找“替罪羊”的方式只是偶尔出现一次,那么把这样的“笑谈”归咎于官员素质低下的某种“巧合”也并不是说不过去,关键是多次出现还屡禁不止,更有毒瘤扩散的感觉,比如:河南烧秸秆的农民,北京的流动烧烤摊点等等。 以笔者看来,出现这样的可笑做法,无外乎肇事官员抱有以下几种微麻心理: 一是盲目追求功绩的“上位心理”。国务院办公厅于2014年5月27日印发《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情况考核办法(试行)》。此举意味着,为强化监督管理,加快改善空气质量,我国将正式对各省(区、市)人民政府《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情况实施年度和终期考核。而部分地方为迎合中央要求甚至出台了雾霾治理不善影响来年工作经费的规定。在这样不唯GDP论英雄的当下,官员为提高个人政绩,追求“上位”,留下做官“好印象”,盲目寻找“挡箭牌”也就不足为奇了。 二是推脱环境治理责任的“侥幸心理”。雾霾治理纳入年度和终期考核,对于踏实肯干、狠挖根源、埋头治理的领导干部来说只是一项简单的任务而已,而对于视中央规定于无形,将治理工作慵懒散浮拖至年终的官员来说,临近考核只能以“找推口”、“寻替代”的方式来推脱个人责任,殊不知这样的“侥幸心理”只能是无奈之下的“小九九”,哪能瞒天过海,只不过徒增笑料罢了。 三是拿着鸡毛当令箭挑战民众智商的“微醉心理”。虽然“群众路线”、“八项规定”、“反腐倡廉”活动成效着实明显,但并未从根本上根除个别官员的“官本位”思想、“特权”思想。个别官员想当然的以为民众的思想还停留在“满清奴役时期”,认为利用手中职权“忽悠”民众切实可行,殊不知这样做法好比拿着鸡毛当令箭却没弄明白鸡毛是“谁给的”,只会造就拿着令箭当鸡毛的愚蠢下场。 只不过,奋斗、进取、改革、突破、创新过程中的中国,遇到大困难、巨挑战、宽沟壑是正常的,倘若全民族心往一处想、力往一处使,没有什么能够拦住智慧的中国人民。只是“挂云帆”过程中出现类似“熏腊肉”致“雾霾”的小插曲,我们亦不可长久“心塞”,提醒了、解决了、了然于心了,不妨微微一笑,因为我们“济沧海”的中国梦想还在远方,切不可因噎废食、因小失大。 |
相关阅读:
- [ 01-16]空气污染别老从百姓身上找原因
- [ 01-15]“熏腊肉致霾”,这个帽子扣大了
- [ 01-15]不应让熏腊肉系罪魁祸首张口就来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