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区“拉皮条”是创意还是恶俗?
2015-01-08 16:54:15?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孙劲贞 我来说两句 |
分享到:
|
景点创收不能靠“求包养” 符向军 景点创收“求包养”背后,是逐利的浮躁与冲动,是对流行习惯的低劣模仿,是自身创意枯竭的表现,说到底,是景区经营管理水平低下的反映。 诚然,以各种营销手段提升旅游收入、提高景点利润,对景区经营来说无可厚非,但自然人为景观尤其具有丰富历史文化底蕴的国家著名景点,属于国家重要自然资源,不仅是地方旅游创收的极好源泉,也具有极大的社会公益性质,兼具营利与公益是这些著名景观的本义所在,利润之外,为公众提供实惠出游休闲乃至文化教育的好去处,也是这些景点的重要功能。 不仅如此,著名景点也是一个地方、一座城市对外展示的绝好窗口,其文明、进步、发展的水平与程度,都能透过这扇窗体现出来。这就决定不能因为出于对经营利润的无限追求,而搞过度营销、创意,乃至哗众取宠,甚至迷失了道德底线,沦入假恶丑的低俗化泥潭。相反,越是优质、著名的景区,越要追求信达雅、高大上,以过硬的软、硬件设施,以令人流连忘返的自然人文美景,以叫得响的历史文化内涵与品牌,吸引八方游客。 说到底,市场经济就是人文经济、法治经济,商业化营销离不开文化、道德、法律的考量制约,景区之美离不开人文、法治的“真善美”,只有依法规范、有序运营,以质量和服务取胜,旅游景点才会越来越美,才会受到越来越多的游客青睐欢迎。 |
相关阅读:
- [ 11-05]把根留住,才能美得独一无二
- [ 10-03]旅游不添堵官方犹可为
- [ 09-28]门票涨价宜辩证看
- [ 09-26]取消黄金周不如先取消专家
- [ 09-25]少林寺为啥不能要钱
- [ 09-19]景点扎堆涨价,是抽刀断水之举
- [ 06-25]“去哪儿”张冠李戴卖门票景点也要反思
- [ 06-20]让“僧尼同寺”,谁有“建定了”的权力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心情版
相关评论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