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现金赌场app下载:|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西岸时评> 民生巷议 > 正文

宪法日培育宪法信仰的文化符号

2014-12-05 09:17:14?王琳?来源:京华时报  责任编辑:林雯晶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守宪者享有宪法红利,违宪者必遭宪法惩戒,当这样的个案常态化出现在我们身边,这才是“宪法日”最生动和最鲜活的宣传材料。】

昨天是中国第一个“宪法日”。法官们在宣誓,学者们在宣讲,学生们在读宪,路人走过街头,被塞了一张宪法宣传单;更多的人刷了一下朋友圈,不经意的碎片化阅读,却知道了此前从未关注过的宪法的前世今生。

这是一种润物无声的文化培育。“宪法日”就是培育宪法信仰的文化符号。缺乏法治传承的中国格外需要这样的文化浸润。知宪、尊宪、守宪、护宪,一切从“知”开始。媒体的一项社会调查显示,在1197名受访者中,完整读过宪法的仅15.7%,完全没有读过宪法的有33.2%,读过但未读完的占到51.1%。

读过宪法的值得鼓励,没读过的也无须批评。列宁曾说,宪法是一张写满公民权利的纸。如果它仅仅是一张纸,凭什么强求公众读宪、守宪?当宪法不仅仅是一张写满公民权利的纸,而更是保障公民权利实现的治国重器,再看看哪个公民不愿读宪!

这就是依宪治国的一体两面。一方面,当权益遭受国家权力不法侵犯时,公民应具有运用宪法和法律维权的意识;另一方面,宪法也应在具体适用中成为每个公民享有权利、履行义务的根本保证。宪法面前人人平等,权利面前同样人人平等。每个公民都有追求权利的自由,都应该为享有权利而奋斗,同时又应享受司法对于权利被侵犯的有效救济。

权利无保障的地方,就是宪法荒芜的地方。在宪法理论上,选择依宪治国,也是公民给自己选择了一种生活方式。宪法的核心内容就是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公民权利并不是国家或政府的恩赐,而是公权力存在的合法性依据。权利是权力的基础,权力又是权利的保障。

减少公众对宪法的疏离感,第一要务就应让公众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上,切实感受到宪法的生命。宪法意识并不是天生就有的。它需要播种,也需要培育。

宪法与公权力的运行方式和公民的生活方式也都息息相关。每个人对于宪法的维护都有一份责任,也都是一份义务。单个公民权利的维护与实现,实则昭示了国家前途与人民命运。只有人人起来知宪、尊宪、守宪、护宪,宪法的生命之光才能照亮中国前进的道路。

宪法日的各色活动中,有铺天盖地的鲜红。这是喜庆,更是警示。守宪者享有宪法红利,违宪者必遭宪法惩戒,当这样的个案常态化出现在我们身边,这才是“宪法日”最生动和最鲜活的宣传材料。

“一切违反宪法和法律的行为,都必须予以追究。”这是执政党和国家最高领导人的庄严承诺。依宪治国前行的脚步,就是违反宪法的行为谁来追究,依何程序追究,如何追究等等。这些激活宪法实施和适用的具体举措,已无从回避。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