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现金赌场app下载:|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西岸时评> 最新原创 > 正文

古诗词进小学教材切忌过犹不及

2014-09-12 15:48:35?余明辉?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林雯晶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在第30个教师节来临之际,国家主席申博体育:来到北师大看望师生时表示,很不赞成把古代经典诗词和散文从课本中去掉,认为“去中国化”是很悲哀的。经典应该嵌在学生脑子里,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基因。昨天,北师大语文教育研究所所长任翔表示,非常赞同习主席“要把经典诗词嵌在学生脑子里”的观点。她透露,目前已经通过教育部审查的北京版语文教材,将会大幅增加古诗文的内容,小学学段篇幅将达到100篇,古诗文占全部课文比例达到15%以上。其中,小学一年级的古诗文,由之前的个位数篇幅增加至22篇。(北京青年报9月11日)

作为具有5000年优秀文明的中华民族,古诗词可谓其优秀文化的精华和代表,学生尤其是中小学生从小就熏陶、学习一部分优秀的古诗词,不但对了解我国优秀的文化历史、提升文学素养有帮助,而且也对认同中华文化、增强爱国基因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就此而言,北京版新编中小学语文教材,古诗词不但保留甚至增加,是必须也是必要的,也是值得肯定。

但凡事都有度,一嘴吃不了胖子。古诗词保留、回归中小学教材,也应是个循序渐进、适度进行的事物,理应与学生的实际情况相结合,不能盲目过多过快增加。

首先,要与学生的实际接收能力、身心发展特征相适应。一方面,小学生尤其是刚入学的一年级小学生,可谓思想上还是一张白纸,在具体的认字、理解上还很弱;另一方面,作为古诗词,作为中华文化的精髓,虽然一些古诗词在大人看来,读起来朗朗上口,意思意境的理解上也问题不大,但对于孩子,这却有一定的难度。如此,北京市中小学语文教材增加古诗词,尤其是小学一年级,一下子由原来的几首一下子增加到22首,学生的学习理解是有困难的,值得探讨。

比如小学一年级的古诗词《锄禾日当午》,对以前的孩子和在农村生长的孩子可能理解的相对要快要容易,但对现在的更多城市孩子来说,连基本的秧苗、小麦和韭菜都难分清,你让他如何有效理解农民伯伯劳动的辛苦,以及珍惜粮食的意义?强而为之,岂不有拔苗助长、囫囵吞枣之嫌?

事实上,像这样要求小学一年级学生仅古诗词就要掌握诵读二十多篇的,此前的很多地方也都出现过,只不过是以课外阅读背诵的形式出现居多。但从老师总体反馈的意见看,这确实有点太多太重,不但增加老师的教学量,更重要的是学生记忆理解都有困难,成为一定程度上无法完成的任务。

其次,增加学生学习负担。此前,不管是苏教版、人教版等版本的小学语文教材,古诗词都在七八十篇左右,事实也证明,这样的古诗词总量控制是基本恰当的,既能满足传承古文化精粹的需要,又不增加学生的学习负担。但现在北京的此类教材一下子大幅增加到了100篇左右,这固然加强了汲取古文化精粹,但同时也明显增加了学生此类知识点的学业负担,还可能打乱与其它知识点的平衡关系。

今秋上海一些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材,删除包括全部古诗词在内的“瘦身”动作,之所以获得了不少人的支持,并不一定是人们同意其删除古诗词,而是其背后凸显的减负学生学业的思维。语文教材“瘦身”,就是从根本上有效减少了老师要教授的知识点,减轻了学生要学习的篇幅和内容。这反映了社会一定程度上的情绪、渴望和需求。

因此,古诗词进义务教育语文教材,确有必要,适当增加,也未尝不可,但千万要把握好其与学生理解力,与其它知识点,以及减轻学业负担之间的平衡关系,否则过犹不及,不但不一定能达到教学的目的,相反还会伤害我们总体的素质教育、教改“瘦身”计划等,届时将可能是得不偿失的。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