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现金赌场app下载:|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西岸时评> 教育讲堂 > 正文

扭转乡村教育被边缘化的局面

2014-07-23 15:17:02?徐  娟?来源:光明日报  责任编辑:林雯晶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甘肃省宕昌县去年输转劳务工10万人,向省外输送劳务移民3000多人。青壮年纷纷离开乡土,老人、孩子孤独留守,这样的现状在西部乡村比较普遍。原本基础薄弱的乡村教育正在逃离大山的大潮下苦苦支撑,学校和村民们之间的疏离感在加剧,逐渐沦为乡村社会的一方“孤岛”。

在全国1000万中小学校教师中,乡村教师占到846万,正是这超过80%的乡村教师撑起了我国基础教育的天空。然而,正如有关报道披露的那样,基础不稳、队伍流失、人才断层等问题,近年来一直困扰着农村教育。

去年,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发布的《中西部地区乡村教师工作和生活状况调查研究报告》指出,目前我国的基础教育在农村地区存在严重短板,乡村教师群体面临物质与精神双重困境,基本福利待遇缺乏保障,“重物轻人,重生轻师”的现状使他们长期缺乏关注,人才队伍流失严重。调查发现,我国的乡村教师年龄普遍偏大,40岁以下就可以算作“年轻教师”。有人曾经发出这样的疑问:不远的将来谁来执掌农村教鞭?

近年来,光明日报、中央电视台等中央主流媒体连续开展了“最美乡村教师”评选活动,这些教师的事迹打动了无数人的心。然而,感人的事迹却无法缓解他们面临的困境:与城市教师相比,广大乡村教师的生存状态、生活环境、工资待遇、精神生活不是用一个“差”字可以概括的。不要说寻找伴侣、生病看病这样的大事,有时甚至连吃上一碗热饭、喝上一杯干净的水、过上一个双休日等平常人看来再普通不过的小事,对他们来说也是一种奢求。

不论是“最美乡村教师”还是报道中接受采访的普通乡村教师,在谈到为什么能够长期默默坚守时,给出的答案是如此惊人的相似——舍不得、放不下这些农村孩子。那么,有没有可能让这些乡村教师留下来,不仅仅是出于这样一个比较高的精神层面的追求,而是出于这个职业的吸引力,哪怕是世俗眼里物质方面的吸引力呢?

改善800多万乡村教师的生存和工作状况,是农村教育发展的基础,更是千百万农村孩子的前途命运所系。这需要各级政府把更多的心思花在解决困扰农村教育的实际问题上,把更多的气力用在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上,尽快缩短城乡教育差距;需要捐资助教的企业、单位和个人,把目光更多地投向农村教育和农村教师,尽最大的努力,锲而不舍地改变乡村教师的生活状况;更需要通过全面深化教育体制改革,不仅使乡村教育成为孩子们心中的“灯塔”,而且成为乡村文化的高地,从根本上扭转被边缘化的局面。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