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1790天没见爸爸了……你什么时候回来?”这是江苏盱眙一名留守儿童的心声。这心声刺痛了盱眙县法院的法官们,促使他们做了一件破天荒的事——给留守孩子的父母下发“督促令”,以法律的名义督促他们常回家看看孩子。 盱眙法官的努力值得一赞,可一纸督促令能有多少法律效力?能为留守儿童带来多少与父母相聚的日子?又能在多大程度上为留守儿童筑起“防波堤”?答案并不乐观。 督促令,是另一种形式的“常回家看看”,只不过看望的对象从年迈的父母变成了年幼的孩子。所以,在很大程度上,这更是一种引导。 留守儿童的问题说了多年,缺少关爱,易受侵害,少年犯罪,诸如此类,无一破解。全国妇联去年发布的数据显示,全国有6100多万农村留守儿童,每5个孩子中就有一个。要维护他们的权益,一纸督促令显然力不从心。有专家建议,通过法律制度的创新为留守儿童筑一道“防波堤”,这固然是一个办法,却恐怕很难治本。根本的办法是,用制度保障孩子能跟父母在一起。无论父母在哪里,孩子都可以在那里正常读书、就医,和本地孩子一样快乐成长。要实现这些,显然还有一段路要走,只希望这段路不要走得太久。 今日主笔 李闻 |
相关阅读:
- [ 05-26]关爱留守儿童不能依赖于督促令
- [ 05-23]防御“色老师”需要社会合力
- [ 05-20]“最美家庭”诠释“最美家风”
- [ 05-19]务工农民幸福指数低缘于“边缘化”
- [ 05-15]以转型升级应对“农民工拐点”
- [ 05-06]农村之痛何时止?
- [ 04-23]未成年人监护干预需程序激活
- [ 04-23]推动全民阅读不能止步立法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心情版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