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现金赌场app下载:|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西岸时评> 时政观察 > 正文

印尼议会大选启动大改革时代新进程

2014-04-01 21:08? 李卓辉 顾时宏?来源:中国新闻网  责任编辑:林锦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中新社雅加达4月1日电 (李卓辉 顾时宏)2014年是印尼的政治年,全国从首都到乡村,到处贴满政党旗帜、竞选者头像。

印尼全国1亿8500多万选民,将于4月9日投票选出四级议会候选人,然后于7月9日直接投票选出正副总统,领导国家进行未来5年(2014年至2019年)改革建设工作。

印尼将何去何从?今年4月9日是首个关键性抉择日,7月9日是前途关键日。是迈向大改革新时代,还是在原地停滞不前?这两个投票日具决定性作用。

参加大选的全国性政党有12个,亚齐特区另有3个地方小党,共有15政党派代表竞选。全国参选中央国会的各党候选人有6675人,参选地方代表理事会议员的各省代表有940人,参选33省议员的各党候选人约25680人,参选地方自治县市级议员的候选人有约218000人。全国参加竞选的“政治精英”多达25万人,可说是全面参与、影响广泛,对提高国民的政治意识与改革进程具有重大的积极意义。

国内外最关注的是国会选举结果,因为这关系到印尼总统候选人提名与未来国家的改革进程。此次国会选举,具有下列四大特色:

一是参选政党大减,政治日益成熟。改革后3次大选,1999年6月大选有48个合格政党参加,2004年大选有24个政党参选;2009年大选又增为34政党;今年2014年大选,降为12个政党,这是“精简政党、节约开支、政治成熟”的表现。

二是国会门槛更高,当选政党减少。2014年大选,只有取得3.5%选票的政党才有资格进入国会,否则,其候选人即使得票多也被淘汰,12个参选政党中,可能有5个或6个政党无法取得3.5%选票门槛而被淘汰,国会、省县市议会政党将减少。回顾过去大选,1999年6月大选,48个政党只有6大政党取得2%以上选票,42政党被淘汰;2004年大选,24政党仅7个政党达到2%门槛,2009年大选,34政党参选仅9个政党取得超2.5%选票名槛而进国会,25党出局。这次门槛提高到3.5%,没有民众支持的政党将走入历史。

三是伊斯兰政党选票全面下降。根据民调,5个参选的伊斯兰色彩政党选票将大为降低,其中公正福利党党首严重贪污,得票率将从7.8%下跌为3.2%,国民使命党4.5%、民族复兴党4.9%,团结建设党可能少于3.5%,星月党只有0.5%,全部伊斯兰政党得票仅在12.8%之20.4%之间,即使得到20%,也比2009年总得票率29.1%下跌了35%。

四是反贪腐亲人民政党及其政治新星受到民众广泛支持。数十个民调结果说明,执政党民主党由于党内高层、部长和议员涉嫌贪污,其他一些大党也贪腐严重,影响支持率。民调指出,苏西洛的民主党在国会大选中得票将从2009年的20.85%下跌为10%左右,失去第一大党位置。斗争民主党因反贪亲民及其政治新星佐科威(雅加达省长)广受人民支持,得票率可能达到28%至30%。老牌大党从业党最多只能从2009年的14.45%上升到18.5%,而大印尼行动党,虽野心勃勃要取代民主党而名列第三位,但能否有足够的支持率实成疑问,因为苏西洛总统正以其掌政优势大力争取选民支持。4月份最后一周是关键性决战时刻。

今年4月9日,印尼全国选民186576617人将在33省545647个投票站参与投票,据称由于有佐科威、余世甘、莉士玛等政治新星走上政治高层,可能有70%至80%选民踊跃参与投票。选举结果将于5月7日至9日由选委会正式公布,当选各政党议席要到5月12日至17日才知晓。

根据规定,政党或其联盟要取得25%选票或20国会议席才可提名一组总统候选人,如果斗争民主党取得28%选票,可直接提名而无须找其他党联盟,但为加强声势和执政地位,显然有更多政党联盟更好,如果斗争民主党联合两三个较小政党结盟支持佐科威组合角逐总统,那么7月9日总统大选最多只有3对候选人竞争,可第二组能是从业党及其联盟(巴克里与副手)、第三组可能是民主党联盟或大印尼行动党联盟,就看此两党的得票率谁占优势,如果民主党靠苏西洛总统声誉取得12%以上选票,它可以联系国民使命党、民族复兴党、建设团结党等组成联盟,提名一对总统候选人,这样,布拉波沃将军就面对难题,要么与从业党结盟,要么与苏西洛结盟,但最多只能屈居副手。

因此,在当前斗争民主党领先群雄的时局下,不论是从业党、民主党、大印尼行动党还是威兰托将军的民心党,都必须全力以赴争取4月9日国会大选取得12%以上选票,才有望以联盟方式提名一对总统候选人,否则,只有支持新当选的国家领袖开展大改革运动,领导印尼走向廉政革新、大力建设、造福民生的新时代。(完)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