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现金赌场app下载:|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西岸时评> 民生巷议 > 正文

以不动产信息登记推进政务透明化

2014-01-29 07:49? 梨梦舟?来源:北京青年报  责任编辑:林锦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中国的房子究竟掌握在哪些人手里?到底该不该交房产税?在房子这些年来成为民众最为关心的一个问题时,公众舆论对不动产信息登记的期望,已有相当时日。据媒体报道,国土资源部日前回应了社会的关切,根据中央编办发布的通知,该部地籍管理司将加挂不动产登记局牌子,预计在今年6月底前出台不动产登记条例,逐步建立不动产登记信息公开查询系统。

不动产信息的登记和可查询为什么重要?已故历史学家黄仁宇曾用一句话:中国缺少“数目字管理”,来评价从古到今中国在国家治理中的主要弊端。“数目字管理”直接与信息透明相关联,近些年来,在涉及土地、房产、政府支出、官员收入等事项时,社会对政府屡现质疑之声,国家在“数目字管理”上的不健全,往往被社会解读为政府有意掩盖真实信息而使“暗箱操作”得以可能,造成民众对政府的不信任。

回应质疑的最好方式是透明化。一个有着良治特征的政府,在该公开的事务上要尽可能公开,让民众最大程度享有知情权。在民众的知情权有意无意被忽略的情况下,误解和谣言是很难禁止的。一方面,官员利用手中权力进行寻租的情况可能真实存在,只要政务信息不透明,公权私用、以权谋私的情况就很难避免;另一方面,即使政府在落实善治、其实在为民众谋利时,也会因为信息不对称,而使政府的作为有可能被舆论曲解。

无论从提高政府工作效率,还是从消除社会疑虑的角度,加强“数目字”管理、提高政务公开程度、建设透明政府,都是必要的。近年来社会舆论对“房事”的持续关注,一个重要原因是公众十分怀疑:房价的屡屡升高,到底是缘于公民对住房的刚性需求,还是土地交易中的“暗箱操作”和房产买卖中的投机?舆论接连曝光的“房哥”、“房姐”们,动辄拥有数十甚至数百套住房,且“碰巧”不是政府工作人员,就是与政府有关的“内部人”,这无疑加深了公众对政府在土地和房产管理中的负面印象。

“房事”能不能管好,不仅关系到芸芸大众能否“安得广厦千万间”、实现安居乐业,还关系到中国未来能不能更好地管理经济、长久保障国家良性发展。在一个国家的经济中,房地产业所占比重如果过大,绝不是件好事情。上世纪90年代初以来日本陷入“失落的二十年”,其源头和肇始便是“房地产泡沫”,2007年的美国次贷危机同样与住房有关。

中国这些年来房市的“繁荣”,居民的住房需求只是因素之一,国际国内投机资本介入房地产,也是不容忽视的重要因素。今天在中国很多城市,新建起来的豪华小区,夜晚灯光仅有星星点点、稀疏零落的场景并不少见,尤其在二三线城市,有买者而无住者的情况,更为严重。它与不透明的房产信息结合在一起,带来的消极影响至少有三个:实际需要住房者买不起房子;国家无法对房地产市场和宏观经济实施准确调控;投机性资金进入房地产后形成的“有毒”资产会推高金融风险。

中国仍处在城市化进程中,在未来相当长时间内,中国老百姓都不太可能把眼光离开房子和土地。国家决定推动不动产信息登记,这是朝政府良治迈进的很好一步,也是消除公众疑虑的积极举措。在这条消息公之于众之时,有说法认为,由于技术环节的局限,未来在短时间内完全准确、齐全地掌握所有公民的所有不动产信息,并对公务人员的相关信息依法公开,恐怕还有难度。这种担心是多余的。在互联网和大数据时代,只要坚决排除某些利益团体的干扰,对包括房产在内的公民财产进行统计、登记和部分公开,实现“数目字管理”,在技术上已毫无难度。

只是有利于中国未来的事情,都应当以坚强的决心奋力推进。不动产信息登记既已立意实行,就不可缓行,要让民众在具体进程中看到中国的盈盈希望。中国改革如今已进入2.0时代,必须面对和化解近年来民众对公权力的不够信任。在设立中央改革领导小组和国家安全委员会后,大幅度改进政府治理、有效建立民众与政府的良性互动,相关的制度条件正逐渐建构。民众宜对政府有更大信心,政府也应向善治方向做出更多努力。

梨梦舟(北京学者)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