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西岸时评> 民生巷议 > 正文

别拿“正在调查”敷衍舆论监督

www.fjnet.cn?2013-07-29 15:15? 张枫逸?来源:光明日报 我来说两句

拿“正在调查”敷衍舆论监督,极大损害了政府部门的公信力。出现问题并不可怕,关键是正视问题,汲取教训,不断修正我们的工作。

据7月26日媒体报道,一些近期的舆论监督事件大部分最新进展都是“正在调查”,“正在调查”已成为一些地方和部门应对媒体和公众监督的“万能回应”。

在社会关注的热点事件发生后,有关方面大都会第一时间站出来表态“正在调查”。起初,我们会欣慰于这种雷厉风行的态度,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正在调查”却往往成了不变的现在进行时。每当公众问起,一些部门都是这一外交辞令,究竟有没有调查、进展到哪一步,人们不得而知。直到新的热点新闻出现,转移了公众视线,有关部门的调查便跟着舆论关注一起悄然退潮,而事件真相和问责追究也就没了下文。

拿“正在调查”敷衍舆论监督,极大损害了政府部门的公信力。出现问题并不可怕,关键是正视问题,汲取教训,不断修正我们的工作。有关部门的“一拖二慢三糊弄”,看不到其深刻反思和实质努力,无疑会让公众感到失望。如果说负面事件的发生对公众是第一次伤害的话,那么调查结果三缄其口,事件真相雾里看花,无疑会造成第二次伤害,并进一步损害政府部门的公信力。

“正在调查”之所以成为“万能回应”,一方面在于舆论监督追求短平快,缺乏持久力。在一些热点事件中,舆论监督呈现“新闻后浪推前浪,前浪忘在沙滩上”的快餐模式。于是,一些地方先用积极回应敷衍民意,然后玩起拖延战术,只待舆论监督随着新的热点事件出现而转移,深陷舆论漩涡的当事人即可淡出焦点全身而退。对此,媒体有必要经常回顾跟踪事件处理,多杀几个“回马枪”,提高舆论监督的专注度和持久力,打消一些部门的侥幸心理。

同时,与涉及安全生产责任事故、公共卫生事件等调查有明确的规定时间相比,对于涉及政府部门职能、官员个人问题的舆论监督事件,目前尚无规定要求在一定期限内给出调查结论。这就给了一些部门拿“正在调查”来敷衍公众的制度漏洞。因此,必须规范相应的回应制度,对期限、内容予以明确,建立舆论监督处理的督察机制及进展公示制度,对办事拖拉、借故推诿的单位进行问责。

此外,很多时候舆论监督都指向一些部门和人员的失职渎职,牵涉到责任追究问题。但在现实中,一些问责处理机制未真正发挥作用,当事部门“既当被告、又当法官”,从一开始就决定了调查的指向是“捂盖子”,而非“捅篓子”。唯有强化问责追究,建立由第三方参与的调查机制,避免一些地方和部门自说自话,自查自纠,才能确保责任追究到位,制度堵漏到位,让舆论监督走出“烂尾”之虞。

  • 责任编辑:王丽云
  • 打印
  • 收藏
  • 【字号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
页面无法找到_申博体育_现金赌场app下载--在线*官网@
 
页面没有找到,5秒钟之后将带您进入首页!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