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西岸时评> 时政观察 > 正文

李克强为什么掀开垃圾箱?

www.fjnet.cn?2013-03-29 10:43? 凌河?来源:解放日报 我来说两句

李克强担任辽宁省委书记的那几年,作出了彻底改造大片棚户简屋的决策,惠及几百万群众。这其中,有一件“小事”、一个细节,当地人始终没有忘记——那就是李克强进了棚户区,往往喜欢掀开那里的垃圾箱,看看人们丢的是什么,看看老百姓究竟生活得怎么样。于是有人就说,对于这样一个省委书记,“谁也甭想糊弄他!”

李克强为什么掀开垃圾箱?因为不想被人“糊弄”!老百姓的境遇究竟怎么样,他们过得到底好不好,坐在会议上听汇报,猫在办公室里看材料,往往不真切,甚至不真实。即便你到“下面”去看,如果走的是踩过点的“路线”,问的是“调教”好的对象,恐怕也不行。但是一个“垃圾箱”却可能是最好的答案,垃圾箱不会骗人,它真实、自然,是一种“原生态”,是一种生活的本相,是我们调查研究常说的 “第一手材料”。从这个意义上说,李克强喜欢“掀开垃圾箱”,既是一种好作风,不嚼“别人嚼过的馍”,一竿子插到群众生活的深层、底层,又是一种警惕性,不沿袭别人安排的“路线”,不轻信那种失真的“汇报”,不受人“糊弄”、不让人摆布。这样一种作风,是我们党做群众工作的好传统,而这样一种警惕,更是对当下某些地方盛行的形式主义的无声批评。

“掀开垃圾箱”,不仅是群众路线的好作风,也是做群众工作的真本领、真能力。我们的领导干部,既要有“掀开垃圾箱”的求实,又要有从“垃圾箱”里看出老百姓生活境况的真实,看出一个地方经济、社会变化的趋势,看出群众的喜恶与追求来。这是并不容易的一件事,我们有些同志,作风不可谓不深入,但是一个“麻雀”放在面前,却看不懂里面的“五脏俱全”,“垃圾箱”掀了也白掀。什么原因呢?缺少一点基层工作的实际本领,也缺少一点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心理学乃至人的行为科学的基本的专业知识,总之,缺少群众工作的真本领——从李克强掀开垃圾箱看问题,我想到了另一位“书记”。40年前,我曾跟随过一位山区的县委书记工作,这位“老农工”、“老水利”出身的七品官,一脚踩到秧田,就知道水温竟是多少,听农民一张口,就知道这话中有话。那年赣中闹洪水,他卷起裤腿下河,一试水温水流,就对于上游哪座坝倒塌,哪个大堤决口了如指掌,所以对于当时“上面领导”的瞎指挥,可以一言“我们不理睬他”——这就是实践出真知,这就是群众工作的真本事。我们要有几万几十万能够看懂“垃圾箱”,能够从中看出问题来的领导干部,因为这是提高执政能力、做好群众工作不可或缺的看家本领呵!

说一说李克强为什么“掀开垃圾箱”,当然不是宣传个人,而是因为这种愿意“掀开”、喜欢“掀开垃圾箱”的作风,在我们有的干部身上是多么地“稀缺”,而从一个“垃圾箱”中可以看出矛盾、看出毛病的眼力和能力,同样也是我们不少同志的“短板”哦。

  • 责任编辑:林雯晶
  • 打印
  • 收藏
  • 【字号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
页面无法找到_申博体育_现金赌场app下载--在线*官网@
 
页面没有找到,5秒钟之后将带您进入首页!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