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西岸时评> 民生巷议 > 正文

应对舆论勿“雷语”,方能少些“次生灾害”

www.fjnet.cn?2013-03-27 17:01? 然玉?来源:新华网 我来说两句

近日有网友发微博称,3月22日,云南昭通一名盲人乞讨者被城管殴打并推入水中,伤者满脸血迹跪在水渠中的照片也在网上流传甚广。25日,昭通市昭阳区相关部门称已成立调查组,6名相关领导及城管人员停职接受调查,分管副区长向伤者公开致歉。一位官员透露,调查尚未完成,暂可确认的是,是乞讨者把自己弄伤并跳入水渠的。但据一段现场视频,盲人乞讨者和群众称是被城管所伤。(3月26日《南方都市报》)

又是一起城管纠纷!众声喧哗之中,当地的处置不可谓不及时,只是那句“乞讨者自伤后跳水”的辩白略显诡异。试问,若城管果真无甚过错,相关人员又何必停职的停职、道歉的道歉呢?即便真相未明,但围观者至少可以断定,此事中涉事城管存有履职失当之嫌。只有先明确这一“判断”,再来试图还原当时场景,才能彰显起码的诚意和信服力。以此量之,就“危机应对”的水准而言,昭通有关部门或许还有待提升。

事实上,大众天然同情弱者,且多信奉“在石头与鸡蛋间,支持鸡蛋”的逻辑。每当城管与平民发生矛盾,大家总是不自觉地站在“平民”一边。在此般国民心态下,城管极易成为舆论场内的“弱势群体”,并总会面临着更严苛、挑剔的目光审视。明乎此,昭通城管在自辩的过程中,本应更加慎言、拿出更多实据才是。单单一句“乞讨者自伤、跳水”口说无凭,不仅不足以平息事态,且像极了是对民意的又一次“挑衅”。

发生在昭通的疑似“城管打人”案例,姑且不论是非缘由到底如何,仅仅剖析职能部门的“发声措辞”就很有价值。长久以来,为何城管与民众关系紧张?当然,执法模式的简单、粗暴是一个原因;除此以外,是不是也与其偏执、坚硬的话语方式有关?此次事件中,在未给出任何证据的前提下,一位官员以不容置喙的口吻宣称,“可确认,是乞丐自伤、跳入水渠”;另一名官员,则义愤填膺地表示,“别有用心者炒作”……

此言一出,定会伤人一片。凡此种种,字里行间所流露的浮躁情绪,丝毫不见对等沟通、寻求谅解的节制与包容。其实,每每曝出城管丑闻,有关方面的不当发声,已经一再演变成“次生灾害”,令得本已心怀不满的民众怨怒升级。此次,昭通城管与盲人乞讨者纠纷的善后处理,竟又一次陷入了“粗鄙语言的陷阱”之中。其后果是,当地“及时处置当事人”的诚意遭遇无视,围观者反倒揪住那几句“不负责任的回应”穷追猛打。

见证了太多城管与平民之间的纠葛,公众不得不承认的一点是,城管方面在处理相关事件时,行动层面确乎比以前迅速、积极了不少。但执法行为的规范化,必得与“话语的文明化”相称。毕竟,只有有温度、有担当、讲逻辑的发声路径,才能真正为城管的危机应对加分。新华每日电讯

  • 责任编辑:唐丽萍
  • 打印
  • 收藏
  • 【字号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
页面无法找到_申博体育_现金赌场app下载--在线*官网@
 
页面没有找到,5秒钟之后将带您进入首页!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