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西岸时评> 民生巷议 > 正文

“烂尾新闻”究竟“烂”在哪?

www.fjnet.cn?2013-02-06 15:23? 邓海建?来源:新华网 我来说两句

据媒体报道,2012年的热点事件,官方承诺彻查、整改后,有的案件宣布将公布结果,有的仍在调查中,有的则再无音讯,成为“烂尾新闻”。

所谓“烂尾新闻”,就是指一些地方在处理热点事件时“表态多,后续跟进少;道歉多,问责整改少;调查多,真相公布少”。面对种种棘手问题,一些地方部门“不想查,不敢查,不愿查”,就算迫于舆论压力,表了态、道了歉,也只是一种“消极应付”。一旦公众视线转移,下文也就不了了之。

自信息公开条例之后,政府部门基本告别了“无可奉告”的年代,不过一些地方虚与委蛇的现象依旧存在。2012年的诸多公共事件,但凡涉及权力责任的,几乎难有完美收官。例如山西静乐县县委书记“空饷门”、陕西“表哥”杨达才等,在官方宣布调查后,一直未见调查结果,“烂尾新闻已经成为公共生活中的一朵“奇葩”。

“烂尾新闻”究竟“烂”在何处?说到底,还是在于责任追究机制缺位。一切仰仗“领导”的情绪与关注,一旦时过境迁,分散的舆论形成不了倒逼的力量,再有理的质疑,谁也懒得理。

一些影响恶劣的公共事件,不仅事关民生,更关系到公共利益与权力公信,“烂尾”的结果,只会令制度威信扫地,法律蒙羞。看来公共事件之后,当与应急机制同时启动的,还应有公开透明的问责机制。“烂尾新闻”的背后,不仅要关注主角的命运,更要追究“被烂尾”的责任。

邓海建

  • 责任编辑:唐丽萍
  • 打印
  • 收藏
  • 【字号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
页面无法找到_申博体育_现金赌场app下载--在线*官网@
 
页面没有找到,5秒钟之后将带您进入首页!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